楊玉慧
春節(jié)是中國人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而年夜飯無疑是每個家庭最重要的一頓飯,親友相聚,家人團圓,在我們沉醉于暖暖親情的同時,更要注意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本文就由營養(yǎng)師揭秘健康密碼,教您如何吃好年夜飯,讓我們及家人平平安安過大年。
【二分天下——細中有粗】年夜飯的主食是極容易被忽視的,這一錯誤觀念在今年一定要改正了,因為主食不僅可以給我們提供碳水化合物,是身體最清潔的能量來源,而且對于難以避免的飲酒,主食還起到解酒解毒、保護肝臟的作用。為此,主食一定要吃,而且最好在喝酒前就吃一點。按照傳統(tǒng)的飲食習慣,主食都是最后才上,所以營養(yǎng)師建議在開席的涼菜中,增加“涼拌土豆絲”、“桂花藕片”等含淀粉多的食物。另外,主食的種類也要多樣化,做到粗細搭配。日常飲食中,我們推薦主食中粗糧占1/3即可,而年夜飯這一餐,我們建議增加粗糧的比重,最好與細糧平分秋色。
【三三原則——葷素搭配】大部分中國人是從物質(zhì)匱乏的“苦日子”過來的,所以很多人還抱有“吃好=大葷”的觀念,也有不少人覺得大魚大肉才有面子。其實,回顧我們曾經(jīng)吃過的那些年夜飯,許多人都有這樣的印象:素菜一上來就被搶光,而剩下的往往都是肉菜。所以,在點菜或者做菜的時候,不僅要從經(jīng)濟角度考慮,更要從健康角度,做到“營養(yǎng)均衡,食物多樣”,要遵循“三三原則”,即三分葷菜、三分蔬菜、三分菌藻類。其中葷菜包括畜肉、禽肉、魚蝦肉等三種不同種屬的肉類,餐桌上也盡量呈現(xiàn)不同的肉食菜肴,比如一個清蒸魚,一個栗子雞,再加一個白灼蝦,就是很好的搭配。
【四種烹調(diào)方式】食材的加工方式非常重要,傳統(tǒng)采用的烹調(diào)方式是:煎炒烹炸,屬高溫烹調(diào),容易造成營養(yǎng)素不同程度的損失,尤其是炸制的食品,使用過多食用油,高溫下會生成苯并芘等有害物質(zhì)。我們建議年夜飯少一些煎炒烹炸,多采用新的四種烹調(diào)方式——蒸煮燉拌,減少烹調(diào)油用量,做出來的菜肴口味清淡,色澤清爽,也較好地保留了其中的營養(yǎng)素,保持了食材本身的風味。
【六點以前吃】這里指的是下午六點。雖然叫做“年夜飯”,但是不要真的要半夜才吃,或者吃到半夜。幾點吃飯是由身體說了算,一般來講,胃的排空時間為四個小時,如果中午12點吃飯,那么到下午四五點鐘,胃是空的,身體的血糖水平也降低,人會明顯感覺到餓,如果離開飯時間還早,那么我們很容易就會吃各種各樣的零食,等到真正開飯的時候,又吃不下了。所以,即便是在假期,即便是在除夕,也盡量不要打破日常規(guī)律。如果睡得比較晚,可以準備一些水果、酸奶、烤紅薯、蒸南瓜等作為零食和加餐宵夜。
此外,年夜飯還要因人而異,家人團聚往往都是有老有小,有的牙齒不太好,有的則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因此,要以清淡為主,協(xié)調(diào)多方要求。
祝大家都能過一個平安、美滿的春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