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勇
法國《沙爾利周刊》遭到恐怖分子襲擊,12人死亡。它被認為是對別人的宗教信仰進行漫畫式諷刺而惹禍。于是,“他們是否有這樣的言論自由?”引發(fā)爭論。
教皇方濟各一世認為,言論自由是基本人權(quán),但它也要有限制,侮辱別人的宗教信仰,或拿別人的信仰開玩笑,屬于挑釁行為。
英國首相卡梅倫不同意這個說法。卡梅倫說:“我認為在一個自由的社會,人們有權(quán)利冒犯他人的信仰?!?/p>
誰說的有道理?恐怕并不如看上去那么清楚。我想,如果一個人馬上表態(tài)站在教皇或卡梅倫一邊,可能是他本來就愿意這樣去想。換句話說,可能是在用心理思維。
我注意到了卡梅倫先生的用詞:冒犯。
不錯,他用的是“冒犯”,而不是“傷害”。
按照英國政治哲學家密爾的說法,自由的邊界是傷害,你不能傷害別人。我能夠補充的是,好像也不能傷害自己。比如,我想自殺,當消防員同志阻止我這樣干時,我不能說他干涉了我的自由吧?
但“傷害”有時候很難界定。
當年,肖傳國策劃錘擊方舟子,他傷害了方舟子。但當初方舟子質(zhì)疑韓寒“代筆”,他算不算傷害了韓寒?
有一件事,讓我發(fā)現(xiàn),密爾還有漏洞。
情況是這樣:有一個患有“被迫害妄想癥”的人,被別人傷害過,說要“奴役”她,于是有了嚴重的心理問題。她在網(wǎng)上看到了我寫的一本書,悲劇的是這本書前面有“奴役”兩個字。于是,她的恐懼轉(zhuǎn)化為恨,全發(fā)泄在我身上了,在微博里對我大肆謾罵。似乎滅了我才能治好她的病。
要說我因為書里有“奴役”二字就傷害了她,我真是比竇娥還冤,而且實在有些荒誕。不過,“奴役”二字確實刺激到了她,把她拖回到那種恐懼的心理處境了。
問題是,這算傷害嗎?
如果算的話,那么,在她面前,我就沒有發(fā)表“奴役”二字的言論自由,我必須照顧她的心理。而在邏輯上,情況就非??膳铝恕绻粋€人對“中國”這個詞害怕得發(fā)抖,那么我們?nèi)绾卧谒媲胺Q呼我們偉大的祖國呢?
人類可以有千奇百怪的感情、心理、信仰,你要想不“傷害”他們,只有一個結(jié)果,就是取消你的任何自由,甚至不以這種方式存在。
看來要對密爾的漏洞修補一下:當我們的自由,讓另一些人非常不爽時,可能是傷害,但也可能不能定性為傷害。因為該負責的,也可能是他們特別的心理感受,而不是我們的行為性質(zhì)。要讓我們有照顧他們的感情、心理、信仰的義務,它們得是自然的、正當?shù)摹?/p>
回到前面的問題,可以看到,只要不是以暴力(暴力的行為和侮辱、誹謗、謾罵、歧視等攻擊性語言)的方式,一個人是可以發(fā)表他對某些被別人認為是神圣的事物或存在的不同看法的。因為別人認為一種事物很神圣,他并沒有義務要和別人保持同樣的看法,或有同樣的感情。
在這個意義上,卡梅倫先生沒有用錯詞—是在冒犯。
假如一個人冒犯了我們,我們有認為他的這種冒犯也是一種自由、從而社會有成全這種自由的義務嗎?有時候有的,假設我瘋狂崇拜蘇格拉底,但有人在罵他,我之所以有這個義務是因為我明白,蘇老師和我的崇拜都沒那么偉大。
但如果是真的被很多人正當?shù)伢w驗為神圣,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比如宗教信仰。無論是從道德上,還是功利上來說,自由的邊界還是必須有所尊重、有所敬畏,否則可能就會變成嚴重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