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白
大概二三十年前我們聽歐美流行音樂,那主要是因為我們自己沒有合格的流行音樂,所謂音樂在那時只是一種“幻聽”,既非藝術本身,也遠達不到人們對流行元素的追求。如今我們依然在歐美那幾十年前的音樂里不能自拔,那就可以說明某種意義上我們的落后,而且,對于這種落后從無形到有形的變化更值得人們?nèi)ゾ趩省?/p>
去年Lou Reed剛剛?cè)ナ罆r,國內(nèi)也有一大批音樂人出來悼念,那是對前人走過足跡的一種懷念,也是對藝術這個可以在手上把玩的東西的一種原始尊重。在國內(nèi)流行音樂圈里,像左小祖咒這樣的音樂人都受過Lou Reed的影響。如今已經(jīng)成為搖滾師、巨星的左小祖咒,也曾經(jīng)說過:“無論老李影響了多少牛人,他的音樂始終跟主流音樂排行榜扯不上關系。”雖然在歌詞和音樂上,都能發(fā)現(xiàn)Lou Reed對左小祖咒的影響,但在更多的方面,他顯然沒有本事對我們這里的音樂人產(chǎn)生真正的影響。比如對排行榜或者名流榜之類的態(tài)度顯然沒有更多地影響我們的音樂人。不信你看看正襟危坐的汪峰,再看看剛剛抖掉一身土渣就穿上國際名牌西裝的左小祖咒,哪個不是以功成名就的名流自居,所謂音樂家、流行音樂在他們那里更像是個工具。
《穿越火焰》是Lou Reed的歌詞全集,收錄這位地下音樂教父各個時期的全部歌詞創(chuàng)作。既然被稱作美國地下音樂教父,就不應該僅僅是因為早年參加的“地下絲絨”樂隊的這個名字,還應該是一種對藝術的態(tài)度和常年履行的行為操守。你不能既要當?shù)叵陆谈福忠敭斉蓟蛘咝〕?。那不科學。
所有藝術到最后,都是玩兒赤誠的玩意兒。你說你炙熱燃燒,你說你騷成一條狐貍,你說你變態(tài),你說你扭曲到只想賺錢,你說你已經(jīng)從沒有安全感到如今的安全爆棚,你說你在地下感到壓抑也要上來喘口氣或者跟主流的混蛋們喝個交杯酒,你說你腦門上頂著“藝術”二字,你說你的那些沒人看的作品的爹叫卡夫卡,你說你生前不得志是你的墓志銘……無論怎樣對面對生活,面對你的伙計們,面對你臺下的觀眾,你的作品是否是帶著一身赤誠勁兒,總可以讓人一眼即知,那既唬不了人,也不會讓人輕易走了眼,那是鑒定藝術作品是否有價值有意義的唯一標準。
正如“你穿越火焰,他燃灼你的嘴唇……”這樣的意象,從來沒有固定所指和可以指代一切一樣,Lou Reed許多歌詞都不應該做闡釋方向上的理解,如果能走進他所營造的奇特語境、怪誕空間,進而了解他在規(guī)定動作里的不同念頭的表達背景,那已經(jīng)是最富有善意和智力的閱讀了。
Lou Reed的文學意象,更多通過詩意來表達,而呈現(xiàn)這種詩意的素材又常常包羅萬象。比那些傳統(tǒng)詩人更接近詩意的是Lou Reed這種美國街頭文化、地下藝術、叛逆文化先驅(qū)式人物,他要比那些僅僅靠酒精和女人就能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詩人更有力量,更接近一個時代所能觸及的底部真相。所謂底部的生活,不一定是眾生之下的那種卑微和拙劣,也可以是一種實驗精神指導下的不妥協(xié)。
跟Lou Reed相比,很多所謂寧死不屈或者倒在資本主義金錢至上的商業(yè)規(guī)則面前的藝術家,都沒什么意義,而后者簡直就是又丑又輕佻的小丑,他們拿沒出息的自己沒什么辦法,而對于物質(zhì)文明又表現(xiàn)出無能為力和甘愿稱臣的腐朽相。
如果相信主流的那些危險告知、有害物宣傳文案,那么你很難想象Lou Reed這樣的人會活到七十多歲,從生命前沿開始禍害自己,也從罪惡和不可抗拒的尺度上做深遠的嘗試,這之后還能跟很多人一樣度過這么多年,這簡直是奇跡。
跟同時代的Iggy Pop、David Bowie相比,Lou Reed的歌詞更具文學性,他是那一代音樂人中真正將歌詞寫成詩歌的人之一。跟詩人兼The Doors樂隊主唱Jim Morrison也不同,Lou Reed更像是一個清醒時參加搗亂儀式的巫師,他絕對準確地洞察了一個時代藝術的真相和可能抵達實現(xiàn)的大眾文化邊界。
跟加拿大的民謠宗師級歌手Leonard Cohen也不同,Lou Reed更容易傾倒在自己營造的狹長叛逆空間中,而Leonard Cohen更像是一個娓娓道來講述那些邏輯不通只有聰明意象的故事的老人,即便反叛和忤逆也被深深地隱藏在他那永遠不動聲色的文學意象中了。Lou Reed愿意付出更多力氣去關注那些不安分的靈魂,在他的歌詞中,總是可以找到怪異的影影綽綽的形象,他們哪怕在歷史或者個人記憶中只是一閃而過,那也算是為一代人、一代躁狂不安的心靈,留下了證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