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吳軍
每年春天,燕子呢喃的時候,在鄉(xiāng)間的原野上,野菜轉(zhuǎn)眼間就是青青一片了。這時,野菜尤其鮮嫩,滋味也是極好的。
其實,野菜就是那些喜歡生長在鄉(xiāng)間的田壟和溝渠邊的青菜。春天到來的時候,野菜長得格外水靈而肥嫩,一棵棵的野菜藏在原野里,像是藏起來的珍寶。挖野菜時,仿佛是深山尋寶一般,有趣而且要用心去尋覓。把野菜連根帶泥挖起來,回到家后,放到清水里洗干凈,或爆炒或涼拌,野菜就變成了難得的美味,吃起來非常解饞。
野菜是可以一物多吃的,除了炒和涼拌外,野菜還可以燒湯,滋味極美。有一道用野菜做出的佳肴叫野菜排骨湯,是把排骨先放進鍋里煮,煮到骨頭發(fā)軟的時候,排骨湯已呈現(xiàn)出溫潤的乳白色,這時,把整棵洗凈的野菜用手撕碎,扔進沸騰的排骨湯里。這時,最享受的時刻就到了,加了野菜的排骨湯會彌漫出一種清新怡人的香味,蕩漾不斷,沁人心脾而又勾人魂魄,喝上一大碗,夢里也會笑的。
有一種春天的野菜叫野豌豆苗?!对娊?jīng)》里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的詩句,“薇”說的就是野豌豆苗。記得兒時,我在鄉(xiāng)村生活,那時的春天,一到星期天的早上,不用上學(xué)了,我依然會早早起床,到原野上去采野豌豆苗。踏著露水,來到野外,用手輕輕掐下野豌豆苗的嫩尖兒。不過,那時還沒有讀《詩經(jīng)》,不知道《詩經(jīng)》里為野豌豆苗而淺吟低唱的美麗意境。只是,那時的我在采了許多野豌豆苗之后,褲腿也被露水打濕了。
我最喜歡吃清炒的野豌豆苗,每次總能吃得津津有味。魯迅先生在《故事新編》里寫伯夷和叔齊在首陽山隱居,天天吃野豌豆苗,燒湯喝,我想,他們在拒食周粟的高潔情懷中吃野豌豆苗,一定是別有一種情懷的。
還有一種春天的野菜名叫薺菜,是極其有名的野菜。每年春天,原野上總是會長出許多薺菜,薺菜在春風(fēng)、春光或春雨里隨意生長,根本不用刻意的照管。薺菜長得非常細(xì)巧,產(chǎn)量也很大,薺菜的人緣特別好,我從來沒有聽說過誰討厭吃薺菜的。
因為薺菜長得非常飽滿而鮮嫩,所以吃起來口感非常滑嫩。薺菜不僅可以清炒和涼拌,更可以做餡包餃子。薺菜餡的餃子吃起來有一種特別的清香,那真的是人間難得的美味。
有一年春天,我感冒了,最想吃一碗薺菜餃子,母親就去野外挖了一些新鮮碧綠的薺菜,包餃子給我吃,我就著辣椒油吃薺菜餃子,很快就吃得汗水涔涔。母親對孩子的愛,都融化在了這薺菜餃子里。
汪曾祺寫過枸杞頭,張愛玲寫過薺菜,周作人寫過《故鄉(xiāng)的野菜》,這些都是野菜,作家借物抒情,在美文中品嘗美味,也是一種享受。
的確,野菜的滋味里真的還洋溢著一縷縷淳樸的鄉(xiāng)情,真的是野菜蘊鄉(xiāng)情,這野菜中的鄉(xiāng)情如同野菜的美好滋味一樣,纏纏綿綿,彌漫不斷,暖人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