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才 廖小鋒 劉濟明等
摘要: 為了探明米槁(Cinnamomum migao H W Li )光合作用日變化特征及其與生理生態(tài)因子間的關系,采用 Li-6400 光合測定儀對米槁葉片進行生理生態(tài)指標測定,并運用多元逐步回歸和通徑分析相結(jié)合的方法分析了凈光合速率與生理生態(tài)因子間的關系。結(jié)果表明:米槁凈光合速率(Pn)日變化為典型的雙峰曲線,第1峰[HJ1mm][峰值 10 18 μmol/(m2·s)] 出現(xiàn)在10:00左右,第2峰[峰值7 93 μmol/(m2·s)]出現(xiàn)在15:00左右,有明顯的光合“午休”現(xiàn)象,氣孔因素是導致“午休”的主要原因。通過多元逐步回歸分析,得出米槁凈光合速率最優(yōu)回歸方程為:Pn=21 257+100 982Gs+0168Gi+0 067Tr-0 056Ca(R2=0 921)。綜合回歸分析與通徑分析的結(jié)果,得出影響米槁葉片凈光合速率的主要生態(tài)因子是大氣CO2濃度(Ca)和空氣相對濕度(RH),主要生理因子是氣孔導度(Gs)和胞間CO2濃度(Ci)。
關鍵詞: 米槁;光合作用日變化;凈光合速率;生理生態(tài)因子;回歸分析;通徑分析
中圖分類號: S718 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5)08-0256-04
光合作用在植物界甚至全球生態(tài)系統(tǒng)物質(zhì)與能量循環(huán)中起極其重要作用,它是外因、內(nèi)因共同綜合作用的結(jié)果 [1]。光合作用是作物產(chǎn)量和品質(zhì)構(gòu)成的決定性因素,同時又是一個對環(huán)境條件變化十分敏感的的生理過程 [2-3]。米槁(Cinnamomum migao H W Li )為樟科樟屬植物,樹高可達 25 m,主干發(fā)達,側(cè)枝較細弱,樹冠近球形,樹皮粗糙茶褐色,具縱向裂紋,內(nèi)層及斷面棕紅色,分布于貴州省、云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等地 [4],垂直分布范圍為海拔300~1 000 m [5]。米槁性甘、辛,味溫,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主治胃痛、腹痛、風濕關節(jié)炎、胸悶和嘔吐等癥狀 [6],是近年來貴州省擬重點發(fā)展的民族特色藥材,以米槁為主要原料開發(fā)出的新藥有心胃止痛膠囊、心胃止痛軟膠囊、米槁心樂滴丸等 [7]。目前國內(nèi)外對米槁的研究還很缺乏,主要集中在藥用成分分離與鑒定 [8]、生物活性與藥理特性 [9-10]、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 [11-12]等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的技術基礎依然薄弱,其中光合作用與其影響因子關系的研究報道鮮見。為此,以常規(guī)栽培的米槁一年生苗木為試驗材料,對其光合作用日變化進行了研究,期望揭示米槁光合作用中凈光合速率與生理生態(tài)因子間的關系,為米槁苗木培育、栽培管理提供科學依據(jù)和理論指導。
1 材料與方法
1 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貴州省貴陽市貴州大學南校區(qū)林學院苗圃內(nèi),平均海拔1 020 m,年平均氣溫為15 6 ℃,年極端最高溫度為39 1 ℃,年極端最低溫度為-7 8 ℃,最熱月平均氣溫為24 ℃,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4 1 ℃。年均降水量為 1 129 5 mm,年均空氣相對濕度為71%,年均陰天日數(shù)為 240 6 d,年均日照時數(shù)為1 144 6 h。一年中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無霜期較長。試驗盆栽用土為黃泥土,呈微酸性,pH值為5 5~6 5,土壤肥沃。
1 2 供試材料
1 2 1 試驗苗木 試驗材料為米槁一年生實生苗。該苗木原位于2013年3月從貴州省羅甸縣逢亭鎮(zhèn)逢亭村米槁育苗基地移栽至貴州大學林學院苗圃溫室大棚,種植于規(guī)格一致的塑料花盆(底部內(nèi)徑23 cm,盆口內(nèi)徑27 cm,盆高23 cm)內(nèi),而后進行精心的水肥管理,長勢旺盛。9月中旬,在該批次的米槁苗中,選取光照條件下長勢一致、無病蟲害的3株米槁作為試驗植株,每株選取中部的3張成熟葉,標記固定以備測定。
1 2 2 儀器與設備 光合作用測定儀器為美國LI-COR公司生產(chǎn)的Li-6400光合測定儀。
1 3 試驗方法
米槁光合日變化數(shù)據(jù)在2013年9月中旬晴天測定,此時米槁平均株高0 8 m左右,生長旺盛。測定從07:00—18:00每隔1 h測定1次,一次測定選取3株共9張葉片。葉片連體測量時使用透明葉室、開放氣路,空氣流速為500 mL/min,待相關參數(shù)穩(wěn)定后(約2~3 min),記錄凈光合速率(Pn)、氣孔導度(Gs)、胞間CO2濃度(Ci)、蒸騰速率(Tr)、大氣CO2濃度(Ca)、氣溫(Ta)、葉溫(Tleaf)、光合有效輻射(PAR)、葉片蒸汽壓虧缺(VpdL)等參數(shù),每張葉片連續(xù)記錄3次,最終取平均值。
1 4 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
利用Excel 2007對實測數(shù)據(jù)進行圖表處理,逐步回歸分析和通徑分析用SPSS 19 0完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 1 環(huán)境生態(tài)因子日變化
光合有效輻射(PAR)(圖1)及氣溫(Ta)(圖2)一天中的變化均呈先升后降的趨勢;而圖3中空氣相對濕度(RH)呈現(xiàn)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則上下波動且變化幅度較小,早間最高,之后迅速下降并維持在385 μmol/mol 左右,在17:00之后又緩慢上升。其中,光合有效輻射和氣溫的峰值均是在14:00出現(xiàn),而空氣相對濕度于16:00左右降低至最低值,而且光合有效輻射和空氣相對濕度日變化幅度較大。由圖3可知,空氣相對濕度(RH)早上較高(約55%),16:00左右最低(僅26%);葉片蒸汽壓虧缺(VpdL)日變化與RH基本相反。
2 2 生理因子日變化
2 2 1 凈光合速率與蒸騰速率日變化 米槁光合曲線呈典型的雙峰型(圖4),具有明顯的光合“午休”現(xiàn)象。其中,07:00—10:00 急劇上升,10:00左右出現(xiàn)第1個高峰,達到 10 18 μmol/(m2·s);10:00—13:00凈光合速率持續(xù)下降,至13:00左右出現(xiàn)谷值,此時凈光合速率僅為第1次高峰時的26 50%;而后又緩慢上升,于15:00左右出現(xiàn)第2個高峰,峰[CM(25]值為7 93 μmol/(m2·s);在保持短時間的高峰后,于15:00—18:00 凈光合速率迅速降至最低。比較2個峰值發(fā)現(xiàn),下午的峰值僅為上午峰值的77 89%,一天中凈光合速率的極差達8 93 μmol/(m2·s)。
米槁蒸騰速率(Tr)日變化(圖4)同樣為雙峰曲線,早間隨著Ta、Tleaf、PAR的升高以及RH的降低而逐步升高,11:00達到第1個峰值,略晚于葉片Pn峰值時間;隨后Tr下降,在13:00左右出現(xiàn)低谷值,此時蒸騰速率僅為 2 55 mmol/(m2·s),之后逐漸升高,在15:00左右達到第2個峰值,最后隨著Ta、Tleaf、PAR的降低和RH的升高而迅速下降。
2 2 2 胞間CO2濃度、氣孔導度及葉溫 圖5顯示,米槁氣孔導度(Gs)的日變化與凈光合速率相似,全天呈現(xiàn)雙峰型變化 (峰值分別出現(xiàn)在10:00及15:00左右),15:00之后隨光強的減弱而迅速下降。胞間CO2濃度(Ci)早間較高,隨光合作用的迅速降低,而后變幅減小,傍晚17:00之后又迅速升高。米槁葉溫(Tleaf)的變化與外界Ta基本一致,10:00—17:00 均處于30 ℃以上,最高溫度出現(xiàn)在14:00前后,約為39 01 ℃。
2 3 影響凈光合速率的生理生態(tài)因子分析
凈光合速率是植物光合作用水平的指示指標,在植物光合作用的氣體交換研究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受外部生態(tài)因子和內(nèi)部生理因子的雙重影響,不但各個因子對凈光合速率的影響較為復雜,且各因子間也存在交互影響 [13]。為此,采用多元逐步回歸分析和通徑分析相結(jié)合的方法將相關生理生態(tài)因子對米槁凈光合速率的影響情況進行解析。
2 3 1 相關分析和多元逐步分析 從表1生理生態(tài)因子間的相關系數(shù)可以看出,Pn與Gs、Ci、Tr存在極顯著或顯著相關,而與PAR、Ta等因子相關性不顯著。按照劉濟明等 [14]的方法,把與米槁凈光合速率Pn相關性顯著的幾個因子對Pn進行逐步回歸分析,剔除部分變量,得到Pn對生理生態(tài)因子的回歸模型:
y=21 257+100 982x1+0 168x2+0 067x3-0 056x4(R2=0 921)。 (1)
式中:y為Pn,x1為Gs,x2為Ci,x3為Tr,x4為Ca。
從式(1)可以看出,米槁凈光合速率(Pn)主要受氣孔導度(Gs)、胞間CO2濃度(Ci)、蒸騰速率(Tr)以及大氣CO2濃度(Ca)的影響,其他生理生態(tài)因子雖然也有影響,但在逐步回歸分析中已被剔除。
2 3 2 通徑分析 為進一步明確各生理生態(tài)因子對凈光合速率的直接和間接影響,對測定結(jié)果進行通徑分析,結(jié)果見表2。由表2可以看出,在生理因子中Gs、Ci、Tleaf、VpdL對Pn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在回歸分析中并不重要的Tleaf[HJ1 9mm] 和VpdL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可能是因為這2個因子間存在著極強的負相關,使它們對Pn的影響在相關分析中被抵消,從表2中的間接效應亦可看出 [15]。生態(tài)因子中RH、Ta、Ca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Ta的影響最大,但是由于Ta[JP+1]與其他因子間存在極強的正相關性,使它在相關分析中對Pn的影響被減弱。綜合逐步回歸分析和通徑分析結(jié)果可知,影響米槁凈光合速日變化的生理因子是氣孔導度(Gs)和胞間CO2濃度(Ci),生態(tài)因子是大氣CO2濃度(Ca)和相對濕度(RH)。
3 討論
植物光合作用的日變化有單峰型、雙峰型、嚴重型和平坦型4種類型 [16]。米槁葉片光合速率日變化呈雙峰曲線,最高峰出現(xiàn)在10:00,為10 18 μmol/(m2·s),次高峰出現(xiàn)在 15:00,為7 93 μmol/(m2·s),午間有明顯的“午休”現(xiàn)象。在高溫強光天氣下植物很容易出現(xiàn)“午休”現(xiàn)象,高溫、強光和干旱土壤等條件引起的部分氣孔關閉和光合作用光抑制是發(fā)生“午休”的主要原因 [17]。但對于不同的植物來說,引起光合速率“午休”的原因可能不同 [18-21]。關于引起光合速率產(chǎn)生“午休”的內(nèi)在機制,大體上有2種解釋:一種是氣孔因素導致,由于午間太陽輻射增強,葉片細胞氣孔阻力增大,CO2進入葉片受阻,胞間CO2濃度降低,光合速率下降,從而引起了植物出現(xiàn)“午休”現(xiàn)象 [22-24];另一種是由非氣孔因素造成的 [25]。根據(jù)Farquhar等的觀點 [26],判斷氣孔關閉是不是光合降低的原因,最重要的依據(jù)是胞間CO2濃度是否也同時降低,氣孔和非氣孔限制的界限是細胞間隙CO2濃度的變化方向,而不是氣孔限制與非氣孔限制值的相對大小。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在10:00以前,米槁葉片Ci隨著Pn的增強而降低;在10:00—13:00時,Pn逐漸下降,Ci依然下降,同時發(fā)現(xiàn)Gs也隨之下降,三者的變化趨勢相一致,由此可以認為在此時間段內(nèi),Pn的變化主要是由氣孔因素控制的。本試驗同時發(fā)現(xiàn)米槁葉片Gs和Tr的日變化與葉片Pn日變化相似,表現(xiàn)出較強的正相關性。
植物光合作用是一個內(nèi)外因子共同作用的復雜過程。在生產(chǎn)中,通過調(diào)節(jié)某個(某些)生理或生態(tài)因子提高樹體光合作用時,要充分考慮調(diào)節(jié)因子對凈光合速率所產(chǎn)生的直接和間接影響,以及因這些因子變化而導致其他相關因子發(fā)生變化所產(chǎn)生的負面影響 [27-28]。通過多元逐步回歸分析和通徑分析,結(jié)果表明影響米槁葉片Pn日變化的主要生態(tài)因子是大氣CO2濃度和空氣相對濕度,主要生理因子是氣孔導度、胞間CO2濃度。由于減輕或避免“午休”現(xiàn)象是提高植物生長能力的一種方式 [29],因此在米槁苗木培育中,可考慮在日照過強、溫度過高的午間,通過適當遮陰、加強通風等方式,減輕光合“午休”,促進生長發(fā)育,從而縮短苗木培育時間、盡早出圃。
參考文獻:
[1] 姜小文,易干軍,張秋明 果樹光合作用研究進展[J] 湖南環(huán)境生物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9(4):302-308,361
[2]孫存華,李 揚,賀鴻雁,等 藜的光合特性研究[J] 西北植物學報,2006,26(2):416-419
[3]林金科,賴明志,詹梓金 茶樹葉片凈光合速率對生態(tài)因子的響應[J] 生態(tài)學報,2000,20(3):404-408
[4]李永康 貴州植物志:第2卷[M] 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6:75
[5]趙 山,李鴻玉,邱德文,等 大果木姜子資源、生態(tài)調(diào)查——貴州、桂北及湘黔桂接壤區(qū)[J] 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1991(3):59-61,35
[6]李天祥,王靜康 超臨界CO2萃取大果木姜子精油的研究[J] 中藥材,2003,26(3):178-180
[7]趙立春,邱明華,邱德文 超臨界CO2萃取苗藥大果木姜子果實揮發(fā)油化學成分研究[J] 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09,11(6):442-444
[8]武孔云,徐必學,梁光義,等 不同貯藏時間對米槁藥材有效成分影響的比較研究[J] 時珍國醫(yī)國藥,2012,23(9):2 323-2 325
[9]孫學惠,隋艷華,邱德文 大果木姜子油對貓急性實驗性心肌缺血的保護作用[J] 中國藥學雜志,1995,30(6):341-344
[10] 桑維鈞,李小霞,吳文輝,等 幾種殺菌劑對米稿炭疽病菌的室內(nèi)抑制試驗[J] 青島農(nóng)業(yè)大學:自然科學版,2007,24(1):12-13
[11]江興龍,潘俊鋒,何茂琦 貴州米稿的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技術[J] 林業(yè)調(diào)查規(guī)劃,2005,30(4):104-108
[12]張小波,周 濤,郭蘭萍,等 苗藥大果木姜子揮發(fā)油成分變化及其地理分布[J] 生態(tài)學報,2011,31(18):5299-5306
[13]陳模舜,柯世省,倪瓊瓊 田間珊瑚樹凈光合速率及生態(tài)因子的日變化[J]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7(3):298-302
[14]劉濟明,徐國瑞,廖小鋒,等 羅甸小米核桃苗木光合作用特性[J] 西北農(nóng)業(yè)學報,2012,21(3):148-152
[15]劉遵春,包東娥 “金光杏梅”葉片凈光合速率與生理生態(tài)因子的關系[J] 西北植物學報,2008,28(3):564-568
[16]龍應忠,童方平,宋慶安,等 影響翅莢木種源苗期凈光合速率的生理生態(tài)因子研究[J] 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07,23(12):158-163
[17]Levitt J Rcsponse of plants to environment stress[M]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2
[18]張江濤,劉友全,趙蓬暉,等 歐美楊無性系幼苗的光合生理特性比較[J]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07,27(4):8-11,22
[19]Aarnio E,Garr M,Hanohano J,et al Effects of drought on red maple(Acer rubrum) branch growth[J] Journal of Ecological Research,2002(4):31-36
[20]Bauerle W L,Whitlow T H,Setter T L,et al Abscisic acid synthesis in Acer rubrum L leaves - A vapor-pressure-deficit-mediated respons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2004,129(2):182-187
[21]譚會娟,周海燕,李新榮,等 珍稀瀕危植物半日花光合作用日動態(tài)變化的初步研究[J] 中國沙漠,2005,25(2):262-267
[22]許大全 氣孔的不均勻關閉與光合作用的非氣孔限制[J] 植物生理學通訊,1995,31(4):246-252
[23]蘇培璽,杜明武,張立新,等 日光溫室草莓光合特性及對CO2濃度升高的響應[J] 園藝學報,2002,29(5):423-426
[24]路丙社,白志英,董 源,等 阿月渾子光合特性及其影響因子的研究[J] 園藝學報,1999,26(5):287-290
[25]張大鵬,黃叢林,王學臣,等 葡萄葉片光合速率與量子效率日變化的研究及利用[J] 植物學報,1995,37(1):25-33
[26]Farquhar G D,Sharkey T D Stomatal conductance and photosynthesis[J] Ann Rev Plant Physiol,1982,33:317-345
[27]唐建寧,康建宏,許 強,等 秦艽與小秦艽光合日變化的研究[J] 西北植物學報,2006,26(4):836-841
[28]黃春燕,吳 衛(wèi),鄭有良,等 魚腥草光合蒸騰特性及影響因素的分析[J] 西北植物學報,2006,26(5):989-994
[29]孫 嘏,劉洪劍,傅玉蘭,等 江淮地區(qū)引種楸樹光合生理特性的比較研究[J] 林業(yè)科學研究,2008,21(5):635-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