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稟賦的原因和人生旅途的多彩多姿,我擁有一個文靜的外表和一個多思善感的內心世界,還有著一個常常庸人自擾的文學創(chuàng)作欲。
我出生在北國的長春。小學、中學乃至大學的最初三年都是在邊城延吉度過的。父親是個泛讀群書又喜歡寫作的人,這影響了我最初對于文學歷史的興趣。我在家鄉(xiāng)讀書的少女時代,幾乎每天都往返于具有滿語名字的布爾哈通河上,家鄉(xiāng)的母親河是我成長的搖籃。在許多日子里,她成了我夢縈的思結,為此我感恩地寫下了情詩《告別布爾哈通河》:當我踏上別家去國/負笈留學的漫漫途程/我感到你對我多么親切……
我的碩士學位是在三所大學完成的——延邊大學、伏爾加格勒國立師范大學、國立莫斯科大學。也許正因此,我有了更多的學識和經(jīng)歷,在我年華的多夢季節(jié),憂郁的俄羅斯情調與智慧的伏爾加河水對于我的素質形成不無影響。在《今日文摘》的世界華人征文中,我在獲獎長詩《伏爾加河情思》中說:一個孤羈天涯的求學女孩/一個不為命運折服的中國學子/飛花流云的一年/仿佛悠長又悠長/但也好像轉瞬即過。
我心中煙靄空蒙的大河大江的濤聲波語與日俱增著能量,我不能滿足于寫詩、寫散文,而渴望于寫小說。
三年前,我和父親擬寫長篇小說《黑土蒼穹》的時候,閱讀了許多有關長白山及其三江流域的資料,當那些有關鴨綠江的點點滴滴的素材在我九曲回腸里痛苦地凝聚并驟然爆發(fā)為萬頃拍岸碧濤時——便產(chǎn)生了我獨立加以完善的第一篇小說《大江悲風》。
徐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