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莫里森與放山居
“放山居”(Fonthill House)位于英格蘭西南部的威爾特郡,毗鄰聞名遐邇的放山修道院(FontHilAbbey),已經有超過150年的歷史。
“放山居”的前身是英國富豪、收藏家威廉·貝克福德(William Beckbrd)放山居故園的殘存部分。1823年貝克福德將放山故居出售給印度的企業(yè)家法考爾(John Farquhar),那時放山故居被當作阿卡迪亞田園(Arcaaion idy)“閣樓”(Tne pavilion)而出名。1829年夏天,該居所租借給英國的紡織業(yè)大亨詹姆斯莫里森,并修建成奢華的莊園。1839年詹姆斯莫里森購下了該居所并傳給了他的次子阿爾弗雷得·莫里森(Alfred Morrison)。1848年,該建筑又添加了一個意大利式的塔樓。1902年因放山故居損毀嚴重,阿爾弗雷得之子休·莫里森(Hugh Morrison)在奇爾馬克教區(qū)(Parish of Chilmark)重建新樓,并命名為“小山脊”(Little Ridge)。該樓房由布洛設計(DetmarBlow),并模仿17世紀的貝里克郡倫納德莊園(BerwickSt Leonord Monor House)而建。1921年放山故居的大部分建筑主體損毀,“小山脊”在同年被擴建。1971年“小山脊”損毀,原址處由約翰莫里森(JohnMorrison)建起新樓,這就是現代的“放山居”。
阿爾弗雷德·莫里森1861年向英國公使額爾金私人秘書洛赫爵士(Lord Loch of Drylaw,1827-1900)購得其從圓明園掠奪的眾多清宮珍藏,為安置這些
中國藝術珍品,莫里森特意在“放山居”內設立了陳設室。這些來自圓明園的文物都被莫里森編號收藏,并在文物底部貼有“Fonthill”的收藏簽和編號,這些帶有“放山居”標簽的文物已經成為圓明園流散文物重要的判定依據之一·。
后來,“放山居”被莫里森家族捐出,成為英國政府的一座博物館,而“放山居”所藏的珍寶也在歷經五代之后,漸漸被后人出售。1965年、1971年和2004年,莫里森家族先后委托英國佳土得公司進行了3次專場拍賣。
2 曾國藩、何栻
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劫掠圓明園,此畫被人從圓明園掠出,后又由江陰人何械(道光年間進士,官至吉安知府)所藏。清同治三年(1864)何栻將此畫贈予曾國藩。后來,曾國藩又轉贈其弟曾國荃(沅甫)收藏。(該畫軸左下裱邊刊有“同治三年二月江陰何栻廉防以此幀見詒,十月初付沅甫弟珍藏。曾國藩記?!钡念}署一紙。)
此圖右下石坡上楷書“仇英”二小字款,下鈐“實父”長方白文印與“仇英之印”方形白文印。畫首清乾隆帝題詩:“楓落吳江候,煙蓬破冷??;聊存竿線意,詎為釜鬵求。山色早辭夏,波光宜是秋;思莼風味在,靜與日相謀?!甭淇顬椋骸拔熳忧镌掠}”(乾隆二十三年戊子,1768年),下鈐有“乾隆宸翰”朱文小方印。
圖右上角鈐有“淳化軒圖書珍秘寶”印,圖左上方鈐有“淳化軒”朱文長方印說明此軸原藏于圓明園淳化軒內。
3 顧文彬、譚敬、王季遷、方聞、美國迪隆Dillon基金會
此畫一度被浙江寧紹道臺顧文彬的過云樓收藏,后又被上海大收藏家譚敬(1911-1991)得到。上海解放前夕,譚敬帶著書畫去了香港,任香港華商總會理事。因駕車出了事故,吃了一場人命官司,因此入獄服刑。釋保后預備出走澳門,為籌備資金,把手邊的真品、精品都賣了,得款合當時金價600兩。《虞山林壑圖》可能就是這時被另一位大收藏家王季遷得到的。王季遷(1906-2002),又名季銓,字選青,別署王遷,己千,王千,紀千。蘇州人,東吳大學畢業(yè),王季遷的十四世祖王鏊是明代的宰相,家族中亦常有能書擅畫的雅士,往來的也都是書香門第,其收藏之富,為華人魁首。1973年由時任大都會亞洲藝術中心主任方聞(Wen C. Fong)居中介紹,美國迪隆Dillon基金會購得王季遷25幅宋元作品,其中就有這張《虞山林壑圖》。方聞最終說服了迪隆Dillon基金會將這批畫卷捐贈給了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倪瓚(1301-1374),元代畫家、詩人。字符鎮(zhèn),號云林,無錫人。其人品格高尚,傲骨風棱。倪瓚博學好古,家財雄厚,四方名士,日至其門。朱元璋建立明朝,強制征用江南文人,倪瓚不求聞達,以“黃冠野服,混跡編氓”。他工詩畫,畫山水意境幽深。文有《清閣集》,與黃公望、王蒙、吳鎮(zhèn)被譽為“元四家”。
倪瓚繪畫創(chuàng)作的成熟期大約在元天歷三年(1330)到至正十一年(1351)的20年內,這時期,倪瓚廣泛交際,友人多為和尚、道士、詩人或畫家。他的詩作多半也是和這類人的酬唱之作。從元至正十三年(1353)到他去世的20年里,倪瓚漫游太湖四周。他行蹤飄泊無定,足跡遍及江陰、宜興、常州、吳江、湖州、嘉興、松江一帶,以詩畫自娛。《虞山林壑圖》等許多力作正是那時所作。
《虞山林壑圖》為紙本立軸,構圖平遠,景物極簡,作疏林坡岸,淺水遙岑。是那靜默、雅潔的三段式畫面,所謂“一河兩岸”的模式,是“淡墨筆畫,林亭樹石,并遠峰一角”的典型體現。畫中用筆變中鋒為側鋒,用折帶皴畫山石,枯筆干墨,淡雅松秀,意境荒寒空寂,風格蕭散超逸,簡中寓繁,小中見大。對于這類簡筆之作,畫家陸儼少評價為:“高手作畫,能做到著紙疏疏幾筆,不見繁冗,筆雖少,而表現出的東西卻很多。”再觀倪瓚之筆墨,體會更深,他那種外顯落寞而內蘊激情的作品正是以簡寓繁,以少勝多的妙跡?!队萆搅舟謭D》1371年作于常熟,是畫家和友人伯琬高士同游虞山后而作,故有很深的感情寓于其中,誠如他所題,“陳蕃懸榻處,徐孺過門時。甘洌言游井,荒涼虞仲祠??丛屏呐?,把酒更題詩。此日交歡意,依依去復思”。倪瓚在詩中將伯琬高士比作東漢太守陳蕃,將自己比作貧士徐稚,來感激伯琬對他的器重?!队萆搅舟謭D》蓋有“淳化軒”和“淳化軒圖書珍秘寶”兩方印章,并被收錄于《石渠寶笈續(xù)編》淳化軒,證明其為圓明園淳化軒舊藏。咸豐十年(1860)圓明園遭劫掠,流散民間。
4 溥儀、溥杰、丁燮柔
咸豐十年(1860)此畫躲過英法聯軍的劫掠歸人大內。清末民初,此畫被末代皇帝溥儀以“賞賜”的名義賞給其弟溥杰,從而將此畫私帶出宮,從此《人騎圖》流散于民間。1959年著名收藏家丁燮柔將所藏文物50余件捐獻給國家,其中就有這幅《人騎圖》,北京市文化局又撥交給故宮博物院收藏,此畫卷再次成為故宮藏品。
此圖為作者四十三歲時所作,代表了他早期人物鞍馬風格。圖中多用鐵線描及游絲描繪出,細勁秀潤,造型生動自然,體現出濃郁的唐代遺風。作者在此圖中表現出對唐人畫法的刻意追求和對古人精華的繼承發(fā)揚。他曾經說:“宋人畫人物,不及唐人遠甚,予刻意學唐,殆欲盡去宋人筆墨。”而在自題中更寫道:“此圖不愧唐人?!闭f明他對自己這幅畫藝術成就的肯定。此圖是趙孟頫鞍馬題材的早期作品,畫上有此題跋:“吾自少年便愛畫馬,爾來得見韓干真跡三卷,乃始得其意云?!边@既能說明畫家長期堅持專研,又體現其從古人身上得到精髓之“意”。
圖畫一著唐裝之文官執(zhí)鞭騎馬,儀態(tài)雍容不凡,著意表現文人含蓄儒雅和沉穩(wěn)的個性。描法近鐵線描,勁健細挺,畫風得唐人之富麗,亦不失文人之清雅,將重彩與淡彩有機地合為一體,更多地汲取了北宋李公麟的筆韻。
本幅上有作者款識:“元貞丙申歲(1296)作,子昂?!扁j朱文印兩方:“趙氏子昂”、“澄懷觀道”。又自識:“畫固難,識畫尤難。吾好畫馬,蓋得之于天,故頗盡其能事。若此圖,自謂不愧唐人。世有識者,許渠具眼。大德己亥(1299)子昂重題?!庇 摆w氏子昂”。引首有清乾隆皇帝書“深得穩(wěn)意”4大字,并在本幅題詩,后幅有元趙孟頫等17家題記,鈐明“天籟閣”等印近200方。
此圖卷蓋有“淳化軒”和“淳化軒圖書珍秘寶”,《石渠寶笈續(xù)編》淳化軒上有此圖卷的著錄,說明此圖卷為圓明園淳化軒舊藏。
5 奕訴、溥心畬、葉叔重、大維德 日本人、美國人
這件《題韓干畫馬》是咸豐帝賞賜給奕訴,后又傳至奕訢孫子溥儒(溥心畬)手中,溥儒畫馬便多學自此畫。1936年,溥心畬作價一萬銀元轉讓給古董商葉叔重。葉叔重又轉售給了英國人大維德。后又被日本人收藏,最后輾轉被美國人購得,1977年入藏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杜甫曾有詩《題韓干畫馬》:“君看此馬不受羈,夭矯勢欲凌云飛?!薄墩找拱讏D》左上有南唐后主李煜題“韓干畫照夜白”六字;左邊上方有“彥遠”二字,似為唐代美術史家張彥遠的題名;左下有北宋術帶題名并鈐“平生真賞”??;尚有南宋賈似道的“秋壑珍玩”、“似道”等印及明項子京等收藏??;卷前有向子諲、吳說題首;卷后有元危素及清沈德潛等11人題跋和乾隆皇帝弘歷詩跋?!妒汅爬m(xù)編》淳化軒卷有著錄,證明此畫為圓明園淳化軒舊藏。
圖中所畫的“照夜白”,是唐玄宗所喜愛的御馬。它被系在一木樁上,鬃毛飛起,鼻孔張大,眼睛轉視,昂首嘶鳴;四蹄騰驤,似欲掙脫羈絆。不僅畫出馬的膘肥肌健的外形,更著力表現其桀驁不馴的雄駿神采。用筆簡練,線條纖細而道勁,渲染不多而體積感、質感頗強。
韓干(706-783前后),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一說藍田(今屬陜西)人,又說大梁(今河南開封)人。少年時曾作酒肆傭工,得王維資助,改學繪畫,十年而成。唐玄宗天寶(742-755)初召入供奉,歷官太府寺丞、壽王主簿,擅畫肖像、人物、鬼神,尤精于畫馬。畫馬師承曹霸,但更重寫生,所畫之馬,壯健神駿,被譽為“古今獨步”。
6 “南潯四象”龐元濟
此圖卷蓋有“淳化軒”和“淳化軒圖書珍秘寶”,《石渠寶笈·續(xù)編》淳化軒上有此圖卷的著錄,說明此圖卷為圓明園淳化軒舊藏。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搶奪圓明園時,因為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西方人并不認書畫作品,所以很少有聯軍軍官或士兵搶奪書畫作品的。但此畫仍然沒有逃脫被盜搶的命運。英法聯軍退兵后,清政府從咸豐十年(1860)十月初五開始,由勝保等人率軍隊在圓明園、三山附近地區(qū)挨家挨戶搜尋圓明園文物,其中十月初五這天在昌平一個土匪窩中查到土匪趁英法聯軍搶奪時混亂而進入園中搶到的《浮玉山居圖》卷、《道光帝喜溢秋庭圖》軸、《歸去來辭圖》卷等書畫作品六幅。《浮玉山居圖》卷重新被收入大內,后一度被“南潯四象”之一的龐元濟(1864-1949)收藏,新中國成立后,龐家后人將書畫文物捐贈或出讓給上海博物館,《浮玉山居圖》卷現藏上海博物館。
錢選,字舜舉,號清癯老人。浙江吳興人。生卒年不詳,元大德四年(1300年)尚在。工詩善畫,人物師李公麟,山水師趙令穰,青綠山水師趙伯駒,花烏師趙昌,為“吳興八俊”之一。趙孟頫曾從他學畫。
《浮玉山居圖》是錢選為山居霅川浮玉山的寫景。圖中山巒分三組,山勢峻峭。湖上煙霧蒙蒙,山坳白云繚繞,更有用簡筆點綴的茅舍、渡舟、小橋、老翁,一派江南水鄉(xiāng)清潤秀妍景色。引人遐想隱居者的悠然生活。
右上方有自題五言古詩一首,詩后署款:“右題余自畫山居圖,吳興錢選舜舉?!碑嫹胁坑星迩。ê霘v)的詩題。卷前灑金箋引首有明代金湜篆書“山居圖”三字。卷后有元代仇遠、張雨、黃公望、顧瑛、鄭元祜、琦楚石、倪瓚,明代姚綬、周鼎、楊循吉、項元汴,清代王懿榮等的詩跋。而姚綬在一年中所題的詩、跋、記,竟有14次之多,真、草、行、隸各種書體達數千字。
7 倪恩齡、李浚之、盧芹齋
咸豐十年(1860)圓明園遭劫掠,流散民間。后輾轉多人之手,現根據畫面鈐印能確定的包括南昌知府倪恩齡、李浚之等人,1945年文物商盧芹齋將此畫售予美國弗利爾美術館。
趙雍,元代書畫家。字仲穆,浙江湖州人。趙孟頫次子。以父蔭入仕,官至集賢待制、同知湖州路總管府事。書畫繼承家學,趙孟頫嘗為幻住庵寫金剛經未半,雍足成之,其聯續(xù)處人莫能辨。擅山水,尤精人物鞍馬,亦作界畫。書善正、行、草,亦長篆書。精鑒賞。
此卷為臨仿北宋李公麟白描《五馬圖>中的第一組人馬像,并敷以顏色。牽馬者身穿朱衣,兩臂袍于腹前,側臉望著身后的貢馬,漫步前行。畫人馬用線細勁連綿,人物胡須及馬尾線描極為精彩。與原作相比,馬體略顯肥胖,而神駿英發(fā)之氣似嫌不足。
畫卷有乾隆二十九年(1764)題“性是龍媒形鳳姿,于思左立控鞿羈。貢呈哈薩尋常事,乃信王孫非炫奇。甲申新春御題”。
《趙雍臨李公麟人馬圖》蓋有“淳化軒”和“淳化軒圖書珍秘寶”兩方印章,并被收錄于《石渠寶笈三編》,證明其為圓明園淳化軒舊藏。
8 完顏景賢、原田悟鄧、阿部厲次鄧
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劫掠圓明園,此畫被人從圓明園掠出。后此畫一度被清末民初大收藏家完顏景賢(1875-1931)收藏。完顏景賢去世后,此畫在大阪美術出版商、博文堂書店主人原田悟郎(18931980)的協(xié)助下,最終被阿部房次郎(1868-1937)家族收藏。阿部房次郎是20世紀初日本的紡織業(yè)巨子,他深受當時關西著名漢學家內藤湖南(1866-1934)及長尾雨山(1864-1942)的影響,從日本和中國搜購書畫。1937年5月,阿部房次郎因病去世,臨終囑托家人其收藏來于社會,當歸之社會。1942年12月24日,其長子阿部孝次郎將160余件中國古代書畫,捐贈給大阪市立美術館,成為該館早期的支柱館藏。此畫至今還保存在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龔開(1222-1304?)南宋末詩人、畫家。字圣予,號翠巖?;搓帲ń駥俳K)人。南宋理宗景定(1260-1264)間任兩淮制置司監(jiān)職。南宋滅亡后隱居不仕。入元后,以遺老身份往來于杭州、平江等地??抠u畫為生。擅畫人物,用筆雄健,喜作鐘馗像。畫馬師曹霸,山水師米芾、米友仁,兼擅隸書,能詩。傳世作品有《駿骨圖》、《中山出游圖》等。
《駿骨圖》是宋亡之后常見的遺民題材,但它以其動人的畫筆得以保留至今。畫面上一匹憔悴的駿馬緩慢前行,稀疏的鬃毛和馬尾被風吹向前方。畫家在空白的背景上用強烈的單色對比手法刻畫了一匹馬,這讓人聯想起唐朝的先輩。馬是唐代強盛的象征,但這種聯想反而讓人產生一種巨大的落差:恢弘的過往與慘淡的現實,像龔開這樣的文人也成為蒙元統(tǒng)治下的邊緣階層。此圖右上角書《駿骨圖》三字,左下角署款“龔開畫”。畫后自跋云:“經言馬肋貴細而多,凡馬僅十許肋,過此即駿足。惟千里馬多至十有五肋。假令肉中畫骨,渠能使十五肋現于外。現于外,非瘦不可,因成此相,以表千里之異,頑劣非所諱也?;搓廄忛_水木孤清書?!?/p>
圖右上角鈐有“淳化軒圖書珍秘寶”印和“淳化軒”朱文長方印。說明此軸原藏于圓明園淳化軒內。
9 “土豪”劉益謙
此手卷蓋有“淳化軒”和“淳化軒圖書珍秘寶”,《石渠寶笈·續(xù)編》淳化軒上有此圖卷的著,說明此手卷為圓明園淳化軒舊藏。2010年11月20日嘉德拍賣公司秋季拍賣會 “秋光萬華——清代宮廷藝術集粹”專場,陳栝的《情韻墨花》收卷以1.137億元被收藏家劉益謙、王薇夫婦收藏,今存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
陳栝,字子正,號沱江,江蘇蘇州人。陳栝的生卒年現已難于考辨。但從歷代著錄及目前尚能見到的畫跡看,他的創(chuàng)作生涯大致從嘉靖十四年(1535)起至嘉靖三十二年(1553)止。陳淳的兒子。善畫花卉,筆似其父。嗜酒放浪。畫擅花烏,繼其有法,而又出己意,筆致放浪而有生趣,亦能詩。先其父而亡。自元代文人畫創(chuàng)立以寫法入畫以來,明代徐渭、陳道復更在花烏中將筆跡放縱的寫意畫法又向前推進一步,而道復之子陳栝則更在其父基礎上,將這種不拘于象的寫法又發(fā)揮至極致,其勾點皴擦,隨心所欲,絕出塵象之外。
《情韻墨花》手卷題識:嘉靖癸丑春三月,雨窗寫于如水軒中。長洲陳栝。鈐?。宏愯橹?、沱江子(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