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慶仙
他像一個不知疲倦的跋涉者,朝著自己心中理想的詩歌殿堂一步步艱難地奮進;他更像一頭勇敢的拓荒牛,在詩歌的原野里,踏著荊棘默默地耕耘。他,就是當代青年詩人張輝。
采訪張輝,是在河南省信陽市紅軍廣場西南隅的申藝堂進行的,申藝堂是張輝工作之外的詩詞創(chuàng)作中心。張輝謙和的語言、微笑的面容,一下子拉近了我和他之間的距離,訪談在隨和親切的氣氛中進行,我們從愛好談到追求,從辛酸談到自豪,從昨天談到明天,漸漸地,我們沒有了隔閡,忘記了時間……
1978年8月9日張輝出生在項城市白馬溝邊一個叫蘇莊的村子里。多少年來,清澈見底的白馬溝哺育了這里一代又一代的人??墒牵柏毟F”這個千百年來遺留的疑難雜癥就像瘟神一般緊緊地困擾著這一方的莊稼人。這時的張家更是一年到頭的清貧,苦不堪言。為了維持生計,他的父親不得不遠走他鄉(xiāng),做著繁重的工作以養(yǎng)家糊口,母親則含辛茹苦日夜操勞,撫育著幼小的兄妹三人。
或許是天分之緣,在逆境中長大的張輝從上小學起,就喜歡文學作品特別是詩詞。小學課本中的古詩很少,很難滿足張輝的閱讀需求,老師告訴他《唐詩三百首》是本好書,不妨讀一讀。他到書店一問,價格高得讓他望而卻步。后來,張輝在一廢品收購站的舊書堆里發(fā)現(xiàn)了雖有破損但仍可閱讀的《唐詩三百首》,于是,他靈機一動,從家里拿了5個雞蛋,冒著被挨打的可能,死纏爛磨地與廢品收購站的老板進行了交換。從此,清晨的白馬溝邊、村后的莊稼地里,?;厥幹鴱堓x那稚嫩的童音:“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一首首詩詞寄托著張輝朦朧向上的壯志。
步入中學時代的張輝,對詩歌的迷戀一發(fā)不可收拾。為此,他的語文成績特別優(yōu)秀,每篇作文都被當作范文。其處女作《九月的校園》被《中學生閱讀》雜志刊載后,同學們爭相傳閱,“詩人”的名號不脛而走??墒?,他的其他功課卻亮起了“紅燈”,受到了任課教師的批評,父母更是苦口婆心地勸他要考上重點大學,以完成祖輩的夙愿。然而,對詩歌的癡迷已使張輝不能自拔。最后,他走進了信陽一所師范院校。
走進信陽,走進如畫的青山綠水之中,對于一個從未見過大山的農(nóng)村孩子來說是何等的享受!走進信陽,走進中文系,對于一個本就熱愛中文的學子來說是何等的幸福!
信陽,對張輝來說,可謂是酒未沾唇心已醉,創(chuàng)作的源泉如決堤之水,奔涌不止。閑暇之余,圖書館是他最愛的去處,賢山的松樹林里有他深思的背影。如癡如醉的大學生活,使張輝在詩歌的創(chuàng)作上有了量的提高和質(zhì)的飛躍,4D。余首匯集成冊的以古體詩為主的《張輝詩選》,為他的大學生活劃上了完滿的句號。
走出校門的張輝,懷著豪情壯志踏入社會,幾經(jīng)周折,走上了屬于自己的工作崗位。他開始以全新的目光注視中國詩歌發(fā)展的方向,深層次的思考詩歌創(chuàng)作的價值取向,努力尋找自己詩歌創(chuàng)作的著陸點。他喜歡紀伯倫含蓄的語言、陸游沉重的詩風、鄭伯奇十四行抒情詩的格調(diào)。他博采眾家之長,厚積薄發(fā),以超人的膽識、無畏的勇氣,開詩歌創(chuàng)作先河,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作風格——抒情十六行。
張輝的抒情十六行,是獨特的,是新穎的,尚不評是功是過,單單就詩意而言,每首詩就是一幅耐人尋味的畫、一杯余味無窮的酒、一首蕩氣回腸的歌,悲詠壯嘆、風雅浪漫,或放歌山水、抒發(fā)情懷,或諷刺世風、頌揚正氣,字字珠璣,落地有聲??v覽其詩作,無不隱含一個“情”字。詩人為何如此多“情”?了解他的人,便不難理解。張輝是一名新聞記者,長年累月奔波在外,親身經(jīng)歷了父母懸心的親情、夫想妻盼的愛情,親眼目睹了基層百姓生活艱難的民生民情,其筆下的詩作是情有所動,更是情有所歸。
2002年7月,張輝慕名拜訪了名噪一時的民心書記——沈丘縣白集鎮(zhèn)黨委副書記劉迅甫(中國詩書畫領(lǐng)軍人物),并在田間地頭傾聽了他解民憂排民愁的故事,聽著聽著,張輝深情地寫下了頌黨愛國的佳作《黨魂》:
你的心
系著田野秧苗成長的快慢
念著蒼生貧窮無助的艱難
凄風伴你徒步走過
為解民憂排民愁的泥濘之路
苦雨的日子
孤獨的妻兒難擁有你瞬間的相伴
鮮紅的七月
你把人民考核的科科答卷
躬身捧到鐮刀與斧頭面前
在五星紅旗下
稍作淡淡呼吸的你
又一次向黨和人民立下了無悔的誓言
淚卻在執(zhí)政為民的陋室把詩篇層層滴穿
一生難改對你的忠誠
每一步的跨躍都離不開你英明的叮嚀
2003年,張輝在某報社就職,受命跟蹤報道一司法案件,采訪期間,巧與律師張佰順相識相處,張律師那機智的庭辯、純樸的情感令眾人心生敬仰,張輝為其豎起了大拇指并現(xiàn)場作詩《辯者情懷》:
你的語言犀利嚴密
你的辯解無縫可襲
法官對你微微一笑
冤者下跪仰天長泣
黑與白的書寫
需要鏗鏘有力的勁筆
更少不了去污清垢的橡皮
你的情感為民細膩
你的志向深埋土里
富饒的你不把目光仰視
貧窮的你處處用心珍惜
法與情的交織
不變的是你對是非的選擇
痛心的是你挽不起失落的肩臂
對簿公堂的言語各為其主
心中時刻映射著法律的地平線
工作之余,張輝常寫一些詩文,以應(yīng)各文學雜志(網(wǎng)站)的約稿,可他所寫的內(nèi)容很少觸及自己的行業(yè),但在2011年11月8日那天,他推窗遠眺,望著云霧中的建筑,望著報社院中隨風飄揚的五星紅旗,雙眉緊皺,奮筆疾書,寫下了《中國記者》:
一支禿筆
寫出嬉笑怒罵的社會萬象
一堆稿箋
存積著天南海北的世態(tài)炎涼
走進您的工作
風雨伴您千里輾轉(zhuǎn)
雨霜擋不住您的萬里遠航
一組鏡頭
感動得億萬讀者熱淚盈眶
一聲吶喊
讓貧瘠的大川披上霞光
融入您的生活
殘羹伴著剩飯
摯樸鍛造著無限榮光
熱血中沸騰的是時代擔當
執(zhí)著的拼搏成就著職業(yè)夢想
2000年畢業(yè)至今,轉(zhuǎn)眼已15個年頭。15年來,張輝從外勤記者到責任編輯,從記者部副主任到執(zhí)行主編,崗位幾經(jīng)調(diào)整,單位幾經(jīng)調(diào)換,但他對詩詞對文學的熱愛絲毫未變,且與日俱增。細讀張輝所寫的詩文,你會發(fā)現(xiàn)十六行是他的創(chuàng)作格式,抒情是他的創(chuàng)作主題,凝重是他的創(chuàng)作風格,真情實感是他詩文的靈魂。
“我不反對詩歌商業(yè)化,但我不贊同赤裸裸的叫賣,詩歌可以服務(wù)于經(jīng)濟發(fā)展,但詩歌不應(yīng)服務(wù)于低俗的商業(yè)活動,給茶廠寫首詩,給礦山寫首歌,都是可行的文化變現(xiàn)行為,如果用詩歌贊美地溝油、推廣垃圾食品,那就是一種褻瀆,我們應(yīng)有最基本的道德底線?!闭劦缴鐣狭餍械脑姼枭虡I(yè)化問題,張輝如是說。
目前,張輝正忙著修改他第三本詩集的初稿,問及詩集的名稱和詩文的價值取向,他微微一笑,輕聲地說:“名字,無關(guān)緊要,詩文的價值則需要讀者來評價、需要社會來評價、需要時間來評價,我不敢自褒其值,但有一點我認為,這第三本詩集,才能算是我的處女集?!?/p>
我們堅信,張輝一定會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這條路,充滿陽光,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