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我們把語詞看作一種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在語詞的層次上,語詞是一種在“我”之外的可視的符號,各個語詞都是孤立的、靜止的,解釋時,可以采用拆解的方法,在運用時,似乎覺得是我們在搬來移去,任由我們調遣。然而,“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每個詞的意義是一種類化或者一種概念?!雹僬軐W家認為,每一種語言中的每一個詞都包含一個概念②。從概念的層次理解語詞要比從物質形態(tài)理解語詞深刻,這是概念自身的特點及其在認識中的地位決定的。本文著重闡述概念的主要特點。
一、概念是主觀與客觀的統(tǒng)一
概念是主觀與客觀的統(tǒng)一,即是說,概念是主觀的,同時是客觀的,好比手,手心是主觀的,手背是客觀的,手是手心和手背的統(tǒng)一體。
形式邏輯對概念的定義是:概念是反映對象的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形式邏輯的概念定義包括二個方面,一是“對象的本質”;二是“思維形式”?!氨举|”屬于對象,是客觀性的;思維屬于人類,是主觀性的。從形式邏輯看,概念是主觀與客觀的統(tǒng)一。
對于概念,哲學有一個久遠而廣為接受的觀點:概念是符合對象的認識?!胺蠈ο蟆保褪钦f,認識到的對象的特性與對象自身的特性是同一的,那么,就這個同一性而言,它既是對象的特性,是客觀的,又是人的認識,是主觀的。這個同一性就是主觀與客觀的統(tǒng)一。
“詩歌”的定義是:“一種具有鮮明的節(jié)奏、和諧的韻律,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這個概念是人的認識成果,它是人的認識,必定會感染人的主觀色彩,因而具有主觀性;人類的這種認識中包含詩歌的“鮮明的節(jié)奏、和諧的韻律和抒情言志”的特征,歸屬于“文學”,因而具有客觀性。
“語言是音義結合的符號系統(tǒng)”,這個概念是索緒爾在分析了“言語行為”之后認識到的,“音義結合”是語言區(qū)別于其他符號的本質特征,因此說,“語言”的概念同樣是主觀與客觀的統(tǒng)一。
每一個概念都具有主觀性,但概念的主觀性則是一種客觀化了的主觀性。“詩歌”是對一種文學體裁的認識,這種認識是社會性的、普遍性的,它為社會全體成員所共有,不為個人獨有,不專屬于個人,它依賴于社會中的具體的人,但是,離開了社會中的任何一個人,作為概念,“詩歌”仍普遍存在于社會中。概念的不專屬個人,為社會全體共有的特點,就是一種客觀性。
我們接受一個語詞,接受的過程須要理解語詞的意義,理解的過程是我們的思維進行活動、語詞由客觀轉化為主觀的過程,是個體的“我”分有語詞的過程,語詞一方面保持著它的客觀普遍的存在,另一方面,進入我們的認知結構,融入我們的精神,成為特殊的存在。在我們精神中的特殊的語詞,一方面與客觀存在的語詞是同一個語詞,具有客觀性,另一方面,這是個人理解了的語詞,具有特殊性。我們接受的語詞保持著它的客觀性,這種客觀性使得個體的表達能夠為其他人所理解;語詞融入到我們的精神,我們得以自由地運用。
概念的第一特點包含兩個方面的意思:第一,概念是客觀事物的本質與人的主觀認識是統(tǒng)一的;第二,概念的主觀性相對于個體來說,也是客觀的,個體精神中的概念是客觀性與個體的主觀性相統(tǒng)一的。
二、概念是多樣性與同一性的統(tǒng)一
概念的多樣性是符合概念的、存在著的不同事物;這些不同事物按照它們的原樣,各自獨立,相互之間不受其他事物的影響,它們之間僅僅具有外在的、有差別的聯系。比如符合“詩歌”這個概念的事物,《蜀道難》《將進酒》《蜀相》《春望》,等等,每一篇都不同于另一篇,都獨立地存在著,不會因為有其他的詩歌,另外一篇就消失了。不同人、不同時期、不同樣式的詩歌就構成了詩歌的多樣性。
同一性是多樣性的事物具有的共同性。同一性有兩種,一是外在的特征,比如“紅”“熱”等,能夠通過感覺感知到;二是內在的本質,比如“抒情言志”“音義結合”等,是通過思維分析獲得的。感知到的同一性不能從雜多的事物中區(qū)分出同一類事物,能夠作出區(qū)別的是作為本質的同一性。例如:“鮮明的節(jié)奏、和諧的韻律,抒情言志”這個規(guī)定就可以把《離騷》《陌上?!贰端投派俑问裰荨贰杜眯小返鹊葟男≌f中區(qū)別出來,而歸為“詩歌”,“詩歌”是它們的概念?!拔膶W”這個概念把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等統(tǒng)一起來,這是因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都具有內在的同一性,它們都屬于“具有審美價值的語言藝術”。同一性是多樣性的靈魂。
概念的多樣性與同一性是辯證的關系,一方面,多樣性不同于同一性,每一首詩歌都是獨立的,表達了特定的感情,在句式、押韻等方面不同于其他的詩歌,但是,無論是哪個時代、哪位詩人、哪種語言形式的詩歌,因為都具有詩歌的本質,同一的本質把各種詩歌統(tǒng)攝起來,各種形態(tài)的詩歌要把自己收回到詩歌的概念里,要與詩歌的概念符合,否則就不屬于詩歌;另一方面,概念的同一性蘊含在多樣性的事物中,同一性不是與多樣性無關的同一性,而是內在于多樣性之中的同一性,“具有審美價值的語言藝術”這一規(guī)定就是內在于各種文學樣式中的本質規(guī)定。
多樣性與同一性不僅是事物本身具有的特征,而且是人的理性具有的特性。對于“語文”的研究,有學者提出“一語雙文”的主張,有學者主張“語文”分為漢語和文學。他們在語詞的層次上機械地組合、拆解,孤立地看待語言、文學和文章,把前人的組合、拆解作為自己立論的根據,從概念的角度看,他們只看到了概念的多樣性,沒有認識到概念的同一性。從概念的層次上講,我們不僅看到語言、文學和文章等的不同存在形式,而且要分析它們之間的相同與相異之點,認識到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對于前人的解釋,我們也不能一味地接受,必須深入到事物的內部,把握事物與事物之間的內在關系,運用多樣性與同一性的哲學原理來解釋我們學科的概念,建立學科的統(tǒng)一的概念體系。
多樣性與同一性的原理告訴我們,在把我們的學科看作是“綜合性”學科的時候,即看到學科的多樣性的時候,必須考慮到多樣性之中的同一性,就是說,不能片面地、膚淺地看待綜合性,必須認識到,綜合性以同一性為基礎,離開了同一性,綜合性就不能存在。
三、概念是直接性與間接性的統(tǒng)一
直接性一是指自然的事物,我們感知的對象;二是理解了的概念成為現成的存在。直接存在的東西是簡單的、雜多的、個別的。因為概念具有直接性的特點,我們能夠學習、掌握一個一個的語詞,并且能夠自由地運用。
間接性一是指概念的形成是間接的,需要通過思維的系統(tǒng)活動才可能達到概念認識;二是指概念需要通過學習,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掌握概念。
概念是直接性與間接性的統(tǒng)一,概念以思維為中介得以形成、掌握,一經掌握了的概念直接參與到理解和表達的語言活動中。比如“連詞”,作為一個名詞,它直接呈現在我們面前,具有直接性。亞里士多德從邏輯方面研究語言,概括了連詞的共同特點,把一類具有連接作用的詞稱為“連詞”,因而把“連詞”與名詞、動詞等區(qū)分開來?!斑B詞”這個概念是亞里士多德認識語言的成果,從紛繁的語言現象中,經過分析概括的中介過程,得到“連詞”的概念,可以說,“連詞”具有間接性。就我們掌握的概念來說,每一個概念現在直接表達我們的思想,但是,我們不能忘記當初學習概念時,經歷了一個理解的過程,我們掌握的概念都有一個間接化的過程。
我國的母語教育從1904年單獨設科。眾所周知,漢語表達言文不一,一直重視書面語言,課程名稱開始稱為“國文”,經過國語運動的先賢們的努力,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實現了統(tǒng)一,1920年,課程名稱改為“國語”??陬^語言具有形象、真切、可感、通俗,句法上有較大的自由等特點,書面語言則比較文雅、洗練、通順、簡潔,比口頭語言規(guī)范。無論是口頭語言還是書面語言,都是“音義結合的符號”,都屬于“語言”這個概念。為了突出漢族的語言在全國范圍內交流的作用,把漢語作為全國的通用語,稱為“國語”。我們理解“國語”這個概念,一般情況是從概念的直接性方面理解,而忽視了它的間接性,即“國語”產生的歷史,在“國語”產生的歷史過程里,我們能夠把握到概念的確切內涵。③
“語文”,就我們現在的人來說,是已然的存在,是直接性的存在?;氐?950年,命名者把口頭語言(語)和書面語言(文)直接并列為“語文”,這種命名方式沒有分析“語”和“文”的差異性,更沒有把握到“語”和“文”的同一性,換言之,沒有進行分析、概括,沒有進行本質規(guī)定,那么,“語文”缺少了間接性這個必要的因素,不具備概念的必要條件,就不能表達概念。因為“語文”不具備本質性的規(guī)定,任何的“語文”定義在邏輯上都不可能成立。
四、概念是現實性與理想性的統(tǒng)一
黑格爾說:“凡是合乎理性的東西都是現實的;凡是現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的?!雹苋藗円煤诟駹柕倪@句話,普遍誤解了黑格爾的意思,人們把存在著的東西等同于黑格爾的現實性,黑格爾的現實性是指符合本質的、符合概念的存在,現實生活中,有符合事物的本質、概念的存在,也有不符合事物的本質、概念的存在,比如假冒偽劣的產品就不符合事物的本質、概念,就是非現實的存在,或者說,是被現實否定的存在。
對于理想,一般的意義是對未來的有根據的愿望。概念的理想性不是指向未來,而是指向當下,為當下的事物確定的標準、原則,當下的事物以它的概念作為標準,作為追求的目標。理想的這個意義,在實際生活中也有運用,比如說,我們上完了一節(jié)課,感覺有某種缺憾,會說:這節(jié)課不理想,也就是沒達到課的確定的標準。
概念是對事物的本質的認識。符合概念的事物是現實的,那么,本質就具有現實性;概念為事物設定了一個目標,具備了概念規(guī)定的本質,才屬于概念,本質是事物存在的目標,符合概念規(guī)定的本質,事物的存在就是理想性存在。
我們“語文”人,大家意識里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特定的“語文”概念,我們觀察他人的“語文”教學,覺得他人的“語文”教學不符合我們自己的“語文”概念,于是,就稱他人的“語文”教學為“偽語文”或“泛語文”,我們是在用理想性來評判實際的教學,實際的存在與理想不符合,才稱為“偽語文”或“泛語文”。但是,他人是按照自己心目中的“語文”組織教學,他的教學符合他自己的“語文”概念,就是說,他的作為現實性的實際教學與作為理想性的“語文”概念是一致的。作為觀察者,公說公有理,作為講課者,婆說婆有理,那么,究竟誰有理呢?客觀的標準是概念,符合概念本質的教學才是理想性的教學。概念的本質是一個客觀標準,概念的本質是同一的,任何人通過概念把握到的本質都是同一個本質,都按照同一個標準來評價實際的存在。然而,面對同一的實際存在的“語文”教學,卻出現了不同的理想性標準,這種情況下,不是人們失去了把握本質的能力,而是“語文”缺乏同一的本質,缺乏理想性的標準,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想性來解釋“語文”,而不能按照“語文”本身具有的理想性進行解釋,因為“語文”自身沒有本質規(guī)定,沒有確定性,也就沒有明確的理想性。
五、概念是肯定與否定的統(tǒng)一
斯賓諾莎有一個頗為深刻的哲學原則:“一切肯定皆是否定”。規(guī)定一個事物就是把它從存在的某些領域分割開來,因而也就限制了它,它有自己的外延,這個限制的地方,也是外延終止的地方。作出規(guī)定就是劃下界限,這個界限是確定的,有了確定性,才具備肯定和否定的力量。
概念是對事物本質的認識,把握到的純粹本質就是概念劃定的界限。文字是記錄語言的工具。在這個定義中,“工具”是文字所屬的范圍,“記錄語言”規(guī)定了文字的本質,把文字從“工具”中區(qū)分開來,規(guī)定就是肯定文字是什么?!坝涗浾Z言的工具”確定了文字是什么,同時,也確定了它不是什么。概念是肯定,同時是否定的。概念確定了自己的原則和界限,凡是符合事物本質的,概念予以接納,當作自己的財產,也可以看作是概念的外部的多樣性的存在;凡是不符合事物本質的,概念堅決地排斥在自身之外,任何的自行車或汽車都不屬于文字,而屬于“交通工具”。
海德格爾有一句名言:不是我們在說語言,而是語言在說我們。從概念的角度來講,我們所說的都存在于語言中,我們的概念表達既是主觀的肯定和否定,同時也反映了客觀語言的肯定和否定的能力,體現了概念具有的能動作用。與其說是賈島在“推敲”,不如說是“推”在否定“敲”,是“推敲”在“推敲”賈島。
詩、詞、賦等這些概念的界限是十分明確的,按照概念,《關雎》歸屬詩歌而不能歸為詞。在詩歌范圍內,按照題材可以分為田園詩、邊塞詩、詠史懷古詩等,我們不能把《歸園田居》說成邊塞詩。概念與它的對象相符合,概念變換了,對象隨之改變。概念不是認識活動的旁觀者,概念與表達者融合為一體,參與認識活動,掌握著自己判斷自己的同屬的權力。
人們不能理性地對待“語文”,不少學者訴諸感覺。有的學者說,“她是天邊飄逸的彩云,她是水中靈動的白鷗?!边@種比喻性解釋并沒有確定“語文”是什么,會被其他的感覺事物所替代。有的學者說:“語文是什么? 語文是一壺水, 只要不斷地有火苗來烤, 就會涌出珍珠般的氣泡。”這種感性描寫除了告訴我們一種物理現象外,不能肯定或否定“語文”是什么?!罢Z文”不具有肯定和否定的能動的力量,總是處于被動狀態(tài)。有一個普遍的比喻是,“語文”是個筐,什么都往里裝。這個說法的實質意義是,“語文”不能區(qū)分什么屬于它,什么不屬于它。缺乏肯定和否定的能力,根本上是缺乏本質規(guī)定。有專家說:“語文教育就像小姑娘跳皮筋,忽然跳到左邊,忽然跳到右邊,無論在左邊還是在右邊,嘴里總是念念有詞?!边@個形象的比喻表達的實質意義是“語文”沒有本質規(guī)定,沒有本質規(guī)定,就沒有確定性,沒有確定性,就沒有穩(wěn)固的根基,就任由人們主觀地擺布。
由于語言與概念的特別的關系,我們雖然不能說上述概念的特點屬于所有語詞,但是,從概念的基本特點深入地理解語詞,在表達個人觀點時,就可能避免隨意地提出個人觀點的主觀化,要求自己緊扣客觀對象,分析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系,遵從邏輯規(guī)則,推導出符合對象的客觀化結論。
參考文獻
①維果茨基:《思維與語言》,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頁。
②斯退士:《黑格爾哲學》,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頁。
③鄧維策:《我國母語課程的概念追求》,《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4年第8期。
④黑格爾:《小邏輯》,商務印書館,2009年版第43頁。
[作者通聯:浙江臺州市外國語學校,浙江臺州語文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