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東紅
【摘要】學生在課堂上更注重動手實驗,收集、整理信息的時間非常有限,信息意識淡薄,這勢必影響學生嚴謹細致、實事求是科學態(tài)度的培養(yǎng)。
【關鍵詞】信息 收集 整理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州市教育科學研究“十二五”規(guī)劃2014年度課題《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收集與整理信息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研究》(FZ2014ZX024)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8-0164-01
小學科學教學提倡讓學生親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實驗計劃—收集整理信息—匯報得出結論。”收集信息是科學探究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提出問題是科學探究的開始,對問題進行解釋與得出結論是科學探究結束的標志,而收集整理信息是能否得出結論的重要依據。但在課堂上學生更注重動手實驗,收集、整理信息的時間非常有限,沒有充分重視收集到的信息或對信息進行細致分析,信息意識淡薄,這勢必影響學生嚴謹細致科學態(tài)度的培養(yǎng)。筆者認為在小學科學課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收集與整理信息的能力。
一、正確使用工具,有效收集信息
小學科學實驗課中信息的收集依賴于一些測量工具,如溫度計、測力計的使用等。只有較熟練、準確地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才能獲取真實可靠的信息。某老師在執(zhí)教《冷熱與溫度》一課中,要求學生能夠收集數據發(fā)現熱水變涼過程中溫度下降的規(guī)律,其中溫度計的使用方法是否規(guī)范,與下面的實驗活動能否順利開展是息息相關的。執(zhí)教老師沒有意識到學生是初次使用溫度計,在實驗前沒有重視溫度計使用的指導,也沒有對用溫度計測量水溫進行下水操作,沒有意識到學生在長時間測量水溫時由于手的抖動等原因而容易產生誤差,以上原因造成學生對溫度計使用不當產生誤差從而對實驗數據的收集造成影響。因此,教師在講解實驗器材的使用上要抓住重點,有得放矢,真正做到從孩子們的角度去規(guī)范實驗器材的使用,讓孩子在實驗中收集真實有效的信息。
二、恰當選擇材料,高效收集信息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探究材料是學生獲得信息的基本載體,包含“承載信息、組合活動、豐富思維”的多重作用。因此教師要提供蘊含啟迪、支持學生主動探究的材料,這樣學生收集到的信息將更多元、更高效?!兜挚箯澢芬徽n安排了兩個對比實驗:橫梁的寬度、厚度與抗彎曲能力的關系。老師給學生提供了各種紙條、鐵架臺等材料,引導學生注意不變的條件是墊起紙橋的高度、紙橋架空的距離等,改變的條件是紙橋的寬度(厚度)。為了保證實驗的成功,老師出示溫馨提示如:紙橋架空的距離為10厘米左右,每次實驗紙橋架空的距離應保持不變等。這樣的設計顯得很復雜、繁瑣,不易于學生動手實驗,勢必影響相關信息的收集?;谝陨戏治?,對本課的實驗材料進行重新設計,準備了兩個規(guī)格完全相同的磁帶盒,實驗時要求平放著,統一方向擺,這樣就可以保證高度不變。為了控制兩個柱子間的距離不變,老師在每條紙梁上都畫上了間距線,實驗時把間距線與磁帶盒內邊緣對齊就可以了,準備了規(guī)格質量統一的墊圈輕松地解決了載重物一樣重的問題。學生操作起來就簡單很多,實驗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會更加高效。
三、優(yōu)化實驗記錄單,有效整理信息
實驗記錄是科學探究實驗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實驗記錄單可以讓學生在實驗中能更好地收集、整理信息。當學生通過各種途徑獲取信息之后,教師要給予學生整理信息的時間,這更是給學生思維沉淀的過程,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脈絡,抓住新舊信息的契合點,建構新知。五年級上冊《測量呼吸和心跳》中,執(zhí)教者引導學生設計方案,搜集三種狀態(tài)(安靜、運動后、休息后)下每分鐘呼吸和心跳的數據。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重視測量前的指導,對測量工具和注意事項進行細致討論。測量結束后組織學生對搜集的三組信息利用統計圖進行整理與分析,引導他們發(fā)現呼吸和心跳的規(guī)律,以及運動對呼吸和心跳的影響,讓學生經歷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到最后對信息進行解釋的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
四、多種渠道收集,豐富信息來源
我們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閱讀科普報刊、登錄科普網站、觀看科普視頻等方式有效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豐富信息來源,提升收集信息的能力,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洞竽X》一課引領學生認識大腦的形態(tài)和功能,如果只依賴課堂,學生對大腦認識是有限的,因此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在課前收集有關大腦的信息并加以整理,有了對相關信息的前置認知,學生在課堂的觀察、交流活動中對大腦會有更深入的認識,提高課堂實效性,也提高知識的容量。在教學《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一課后,向學生推薦《神奇的校車》繪本,讓學生通過閱讀繪本,對人體器官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豐富信息的收集。
信息是小學科學教學中最重要的實證之一,是得出結論、作出解釋最重要的依據。教師要重視學生信息收集與整理能力的培養(yǎng),用事實說話,培養(yǎng)學生尊重事實的科學態(tài)度,從而推進學生科學探究活動,建立正確的科學認識,科學教學也將因為信息收集、整理及分析而精彩!
參考文獻:
[1]王平.淺淡在科學課中培養(yǎng)學生的收集整理信息能力[J].科學大眾:2010.(5)
[2]屠英俊.科學課怎樣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