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慧
【摘要】目前來說,合作學習已經(jīng)在我國的中小學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合作學習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學生的身心成長。因此,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科學的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對于教師的教學研究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合作學習 高中 數(shù)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8-0142-01
合作學習主要是指,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學習,每個組的成員之間討論交流,直到達成共識,然后把學習成果匯報給老師,最終以團體成績作為學生的評價標準[1]。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合理的開展學生合作學習,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快的達成教學目標,但是我們也必須認識到合作學習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
一、合作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
1.學生目標不明確
在開展合作討論的過程中,有的學生雖然積極參與到討論中去,但是討論的問題漫無邊際,跟學習無關,這樣的話不但沒有達到學習的效果,而且會對學習起到負作用。
2.教師參與度過高
有些教師在布置完討論任務后,還要積極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去,沒有讓學生自由的發(fā)揮,這種做法嚴重違背了合作討論的初衷,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思維的拓展都有不利的影響[2]。
3.合作學習流于形式
我們經(jīng)??吹浇處熢诓贾猛耆蝿蘸罅艚o學生合作學習、討論的時間非常短,好多小組成員一般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就開始忙于討論和探究,這樣那些反應相對滯后的學生就不能很好的積極參與進去,因此合作學習不能利于形式,不能人云亦云。
4.合作的有效性差
由于很多學生只是表面上在學習和討論,實際上小組成員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交流,他們之間的合作意向不是很強,有不少學生不知道究竟怎樣和他人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因此合作的有效性差,很難保證合作學習可以起到應有的效果。
二、開展合作學習的有效方法
1.合作小組的組建要科學
教師在組建合作小組時,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知識基礎、性格特點、學習能力等因素,把可以互相幫助,能夠進行“優(yōu)勢互補”的學生安排在一起,使小組成員之間可以相互合作,有效的進行學習[3]。對于組長的挑選,教師應該要慎重,挑選的組長應該具有一定的責任意識,具備一定的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能夠帶動整個小組的成員進行學習。
2.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應該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在學生開展合作學習之前,教師應該精心的設計討論問題,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比如在學習浮力之前,先引用曹沖稱象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的問題要難度適中,不能太過于簡單,也不能太難,讓學生摸不著頭腦。另外設計的問題要從多角度考慮,讓學生能夠發(fā)散思維,多角度考慮問題。在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密切關注學生討論的動向,對學生進行啟發(fā)誘導。例如在學生討論過程中出現(xiàn)分歧的時候,要引導學生思考產(chǎn)生分歧的原因,怎樣才能正確的解決問題等。在學生開展討論完成之后,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思維拓展,根據(jù)所學知識進一步延伸,鍛煉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3.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只是起到引導的作用,真正的主體還是學生。學生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明確分工,每個人都積極參與到問題的討論中去,切忌讓每個小組只有兩三個人討論,其他人不參與。因此,要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問題討論中去。對于落后的學生,教師應該重點加以關注,對他們進行適當?shù)墓膭睿o他們自信心,這樣才會使學生體會到大家的關懷,從而更加認真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從而更好的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4.分工明確,責任承包
在合作討論的過程中,各小組成員應該分工明確,相互督促,力爭盡快達到目標。每一個小組成員都應該明確自己的任務,大家都能夠有事可做,都可以積極的投入到小組討論中去。教師應該設法杜絕小組成員之間產(chǎn)生相互依賴的惰性心理,積極的施行責任承包制,使各個小組成員各司其職,順利的完成任務。
5.及時反饋,多元評價
在合作討論之后,各個小組的應該對學習的成果及時反饋,對合作學習的過程進行多元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力爭個人評價和小組評價相結合,教師的評價和學生的評價相結合,平時打分和評語也要相結合。教師可以評出最佳小組,進行適當?shù)墓膭詈酮剟睢?/p>
本文主要從開展合作學習的問題和開展合作學習的有效方法來分析合作學習。在開展合作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掌握正確的方法,充分將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結合,及時發(fā)現(xiàn)合作討論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正,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范廣杰.數(shù)學教學合作學習的運用[J].江西教育,2014,(3):113.
[2]彭威.淺議高中數(shù)學合作學習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中旬,2014,(9):72-72.
[3]孫玉賢.合作學習視角下提升數(shù)學教學質(zhì)量的策略探析[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4,(1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