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霞 張?zhí)m 潘軍玲等
摘要:目的 觀察血府逐瘀湯(XFZYD)聯(lián)合帕羅西汀治療抑郁癥的療效及藥物副反應。方法 采用隨機對照、開放性設計,將70例抑郁癥患者隨機分配到兩組,血府逐瘀湯聯(lián)合帕羅西汀組(觀察組)35例,帕羅西汀組(對照組)35例,療程8w。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定療效。副反應量表(TESS)評價其安全性。結果 ①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有效率分別為91.4%、82.8%(P<0.05);②治療8w后觀察組與對照組HAMD、HAMA評分均低于治療前,觀察組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③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較對照組少而輕,兩組間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 中藥輔助治療抑郁癥有一定的臨床療效,可減少抗抑郁藥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關鍵詞:抑郁癥;血府逐瘀湯;帕羅西??;隨機對照試驗
抑郁癥是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的精神障礙疾病,具有患病率高、復發(fā)率高、致殘率高、就診率低、識別率低等特點,已成為全球性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1]。目前對抑郁癥的治療SSRIs類臨床應用廣泛,帕羅西汀是臨床常用的SSRIs類抗抑郁藥,雖然療效肯定,但其副作用尚未得到解決。嚴重影響了臨床治療和依從性[2]。筆者采用中醫(yī)辨證施治,選取肝郁氣滯型抑郁癥,對血府逐瘀湯的抗抑郁作用及安全性進行比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采用隨機對照開放性研究,療程8w。所有病例均來自2008年6月1日~2011年6月1日在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甘肅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精神心理科門診和住院治療的患者。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3)抑郁癥診斷標準。入組前經患者和家屬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70例患者同意參加本研究。根據(jù)患者參加的先后順序,按照事先用隨機數(shù)字表確定的分組順序分配患者進入血府逐瘀湯組(觀察組)35例,帕羅西汀組(對照組)35例,治療8w。
1.2方法
1.2.1給藥方法 如患者入組前服用其他抗抑郁藥物,開始治療前需停藥清洗1w,使用單胺氧化酶抑制劑者清洗2w。血府逐瘀湯組在帕羅西汀治療基礎上每日服用我院血府逐瘀湯,200ml,3次/d。方法:血府逐瘀湯主要成分(桃仁10g,紅花10g,當歸10g,生地黃20g,川芎10g,赤芍10g,柴胡10g,枳殼10g,甘草6g,甘松15g,合歡花15g),1劑/d,水煎分2次溫服。帕羅西汀(商品名賽樂特,中美史克制藥廠生產,20mg/片),初始劑量10mg/d,3d后加至20mg/d,以后酌情加量,最高劑量50mg/d.,每日頓服,共治療8w。單一給藥不合并其他抗精神病藥及抗抑郁劑,失眠嚴重者可酌情短期合用苯二氮卓類藥物。
1.2.2療效和不良反應評定 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17)、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17)為療效評價的主要指標,副作用癥狀量表(TESS)評定藥物安全性及副反應,分別在治療前及治療后2、4和8w末各評定1次。在治療前、治療4w末及治療8w末進行血常規(guī)、肝功能、心電圖檢查各1次。以HAMD的減分率來評定療效,減分率=(治療前總分-治療后總分)/治療前總分×100%。減分率≥80%為基本痊愈,減分率≥50%為顯著進步,減分率≥30%為好轉,減分率<30%為無變化。各臨床量表評定者間一致性檢驗Kappa值在0.175~0.186之間。
1.3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均通過SPSS19.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數(shù)據(jù)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一般情況及臨床量表,性別、年齡、體重、抑郁發(fā)作次數(shù)兩組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痊愈9例(25.71%),顯著進步12例(34.28%),好轉11例(31.42%),無變化3例(8.57%);對照組痊愈8例(25%),顯著進步10例(31.2%),好轉11例(31.4%),無效6例(17.14%),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字2=2.297,P﹤0.01),見表1。
2.3兩組治療前后HAMD、HAMA評分比較 治療2、4、8w末HAMD和HAMA評分,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均﹤0.01),兩組患者同期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1),見表2。
2.4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2、4、8w未兩組患者間TESS評分比較,差異均有極顯著性(P均<0.01)。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依次為口干、視物模糊、便秘、出汗、體重增加等;對照組患者的不良反應依次為口干、視物模糊、便秘、排尿困難、竇性心動過速、頭暈等。兩組患者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功能、腎功能與治療前比較無明顯變化,見表3。
3討論
抑郁癥在中醫(yī)屬于"郁癥",主要由于情志不暢,氣機郁滯所引起的一類病證。在《丹溪心法·六郁》中提出:"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郁,諸病生焉,故人身諸病多生于郁。"可見情志所傷乃致病之根本。血府逐瘀湯是清代大醫(yī)王清任的名方。方中桃紅四物湯具有活血化瘀作用,柴胡、枳殼能理氣、疏肝、解郁作用,加上合歡花舒肝解郁、悅心安神,運用于情志不遂、忿怒憂郁而煩燥不寧者,可使五臟和,收安神解郁之功,并用甘松加強理氣解郁之功效。諸藥合用,共奏理氣解郁,養(yǎng)血化瘀之功,以治療氣滯血瘀所致抑郁癥。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8w后血府逐瘀湯組療效優(yōu)于帕羅西汀組,副反應少于帕羅西汀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3]?,F(xiàn)代醫(yī)學認為,焦慮、抑郁的發(fā)病與受體、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神經遞質等多方面有關[4],而中醫(yī)治療焦慮、抑郁癥正是從整體來調節(jié)各個系統(tǒng)以達到治療效果。中藥能加強大腦皮質的抑制性而使皮質興奮性下降,從而起到鎮(zhèn)靜作用,或能促使下丘腦和海馬多巴胺神經興奮,抑制5-羥色胺神經功能而起抗抑郁作用[5]。血府逐瘀湯則可能通過降低血漿皮質醇水平而發(fā)揮抗抑郁的作用[6]。帕羅西汀有明確的抗抑郁療效,然而起效較慢,不良反應較多如胃腸道反應、口干、失眠、激越、便秘、性功能障礙等。因此單一的5-HT再攝取抑制劑有較大的局限性,為此我們選擇聯(lián)合使用中藥湯劑,通過辨證施治來提高療效,改善癥狀,減少副作用。
參考文獻:
[1]方貽儒.抑郁障礙[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21.
[2]楊學志,朱潔瑾,潘建春.常用抗抑郁藥的療效與安全性[J].中國執(zhí)業(yè)藥師,2012,9(4):20-26.
[3]顧鐘忠,艾宗耀,嵇冰,等.帕羅西汀聯(lián)合中藥治療抑郁癥的療效及安全性評估.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37(6):697-700.
[4]江開達.抑郁癥的診斷與治療[J].醫(yī)學與哲學(臨床決策論壇版)2010,31(2):12-13.
[5]毛慶秋,黃真.中藥治療抑郁癥的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2007,32(10):877-880.
[6]胡翠平,韓輝,鮑遠程,等.加減血府逐瘀湯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漿皮質醇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0,19(11):1831-1832.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