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三七
摘 要:論述了語文教學過程中面對所謂“學困生”對老師的理解的誤區(qū),通過教師的反省和實際的工作,老師改變了過去的教學方式,有技巧地向?qū)W生付出愛。
關(guān)鍵詞:困惑;重視;傾聽表達
教育十幾載,心中一直有一個困惑:老師眼中的好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會越來越優(yōu)秀,而那些“中等生”或是“學困生”,我們花盡心思去教育,卻收效甚微。直到有一天,一位學生在一篇題為《我的老師》的作文中寫道:“老師只喜歡成績好的學生,而不喜歡成績差的學生……”一席話語,讓我頓感震驚,原來那幫孩子認為我不喜歡他們。拿著這份沉甸甸的作業(yè),我急忙而又真誠地寫下一句心里話:老師愛你,愛你們每個學生……批語雖然下了,我卻久久地陷入沉思:為什么這些孩子認為老師不愛他們?為什么他們很自然地把自己分成了優(yōu)等生和學困生?這難道跟我平時的言語和教育有關(guān),為此我不得不反省自己以前在教育上是如何對待這些孩子的。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熱愛兒童?!蹦敲磹蹖W生究竟需要什么技巧呢?經(jīng)過那次作文事件后,我就嘗試著努力去“愛”,在愛的教育中,我播撒著,也收獲著:
一、根據(jù)學生的特長適當安排一些任務(wù),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重視
學生之所以認為老師喜歡成績好的學生,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老師沒有讓他們參與到班級事務(wù)中來。認識到這一點之后,我特別留意學生的特長。當我得知向××和鄧××的繪畫比較好,就讓他們辦黑板報;得知沈××的組織能力比較強,就讓他當組織委員……
一天,我習慣性地安排兩個比較優(yōu)秀的孩子準備主持一堂有關(guān)法制教育的班會活動,這時候,我發(fā)現(xiàn)有一部分孩子撅著嘴,小聲地念著:又是他們。我馬上意識到自己安排不周,立馬糾正:“主持班會這個工作應(yīng)該多給其他孩子機會,誰愿意自動報名?”簡直出乎意料,絕大部分孩子都很自信地舉起了手。最后,孩子們自己推薦了兩個從來沒有主持過節(jié)目的孩子來主持這次班會,我把資料給了這兩位小主持人,并讓他們組織學生策劃編排小品和其他節(jié)目,兩個孩子都自信滿滿地答應(yīng)了。開展活動的日子到了,班會如期舉行,兩個主持人在班上侃侃而談,流暢的話語此起彼伏,小品設(shè)計得妙趣橫生,竟還不失教育意義。整個活動非常活躍,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舉著小手,積極地參與到班會活動中來。這次班會活動,孩子們不僅輕松愉快地學到了法制教育的有關(guān)知識,還意識到了安全的重要性。更讓我喜悅的是:看到了又一批鮮花盛開了。
二、教師對學生的愛要做到寬嚴適中
教師應(yīng)該給學生發(fā)言的機會、傾聽他們的意見與呼聲、給予他們適度的寬容與諒解、體諒理解他們的難處與苦衷、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不說任何傷害他們自尊的話語。學生一旦犯錯,教師就大發(fā)雷霆,或者是板著臉孔訓(xùn)斥。學生表面服從了,心里卻是不服氣的,這樣教育的結(jié)果,不僅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更會使他們產(chǎn)生抵觸情緒。對待學生所犯的錯誤,我們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學生從根本上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改正。當然,我們不能溺愛學生,不能任由學生的毛病滋生而不加制止,我們愛學生就要對學生負責,要做到寬嚴適中。
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孩子是一方凈土,同時孩子的心靈也是敏感脆弱的。老師的一個動作、一句話就有可能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乃至一生。因此,作為教師就應(yīng)該全身心地呵護學生,讓他們在師愛的呵護下茁壯成長。
三、教師對學生的愛需要適時地表達出來
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老師是“高高在上”的,他們對老師有一種畏懼感,學習只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wù),在他們眼中學習是枯燥的、煩悶的。為了使學生善學、樂學,我們就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愛,對他們的重視,因此,我們應(yīng)該適當?shù)匕褜W生的愛表達出來。
1.在課堂上教師要一改以往嚴謹、古板、一絲不茍的面孔,要面帶微笑,多用一些詼諧、幽默的語言,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活潑。
2.我們的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老師的眼光不能只關(guān)注班上一些活躍的學生,我們要關(guān)注班上的每一位學生。面對那些學困生,老師多用一些鼓勵性的語言,幫助他們重拾自信心,找到學習的樂趣。要知道,每個孩子都蘊藏著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潛力,這股潛力需要老師去挖掘。
3.我們除了是學生的老師之外,還應(yīng)該是學生的朋友。(1)課間,我們可以適當?shù)貐⑴c學生的游戲,增進與學生的心靈距離。(2)對孩子要有關(guān)心的話語和一些親昵的動作,比如某一位孩子生病了,摸一摸孩子的額頭,看他是否發(fā)燒,如果生病了,老師要及時帶他去看醫(yī)生,然后奔跑于醫(yī)院,打針拿藥等。(3)和孩子們聊天,了解他們的煩惱,適時進行引導(dǎo),做孩子心靈健康的引路人。
4.關(guān)注貧困兒童,給予他們更多的愛。我在一所農(nóng)村小學上課,班上有幾名貧困生,看著他們在寒冷的冬天,衣著單薄,我就覺得非常心酸。我除了經(jīng)常找他們談心之外,還會偶爾收集一些衣物捐獻給他們,或者是自己掏錢給他們買一雙鞋子、一個書包。教師不要吝嗇自己的愛,對待學生應(yīng)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我們要讓學生感受到溫暖、感受到師愛,讓他們在教育的沃土里健康快樂地成長。
愛就是教育的主旋律,愛是打開學生情感心扉的一把“金鑰匙”。愛能使學生變得朝氣蓬勃、積極向上。因此對每個學生,我們都要傾注愛心,只有愛才能創(chuàng)造奇跡,只有愛才能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那么,就讓我們用愛的方式為孩子們撐起一片藍天,讓孩子們在蔚藍的天空下展翅飛翔!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