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宏
當今新課程改革對師生關系更加重視,其中明確指出:“師生關系是一種平等、理解、雙向的人與人的關系,可以說通過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本次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p>
有學者強調(diào),學校應該是個“文化生態(tài)園”,而不能是一個給學生灌輸知識的場所,教師作為個“生態(tài)園”的管理者,應該積極引導,使師生關系建立在正確的人際關系、態(tài)度和人文素養(yǎng)之上。據(jù)此,我認為作為新課程下的教育者,要學會等待、寬容、分享、選擇、合作和創(chuàng)新。下面,我就簡單闡述一下我在教學中的一點體會,和大家一起探討交流等待與寬容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前提。
所謂等待,就是說教師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特別是針對學習上有一定困難的學生,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指望一次耐心的說服教育就能使他們改掉積習,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做到寬容,就要用從容的心對待自己的工作,也許我們百分之九十的工作都是“徒勞”的,但是正是這百分之九十的“徒勞”奠定了那百分之十的成功。所以在工作中,對學生要少一點苛刻、冷漠、失望,多一分理解、信任、親切。在工作中耐心教育,致力于建立起一種新型的、適合的、良好的與和諧的師生關系。
新型的師生關系不能是一方教,另一方被動學習的關系,新時代是一個崇尚個性的時代,具體到教學中,必定是一個崇尚合作的學習時代。教師只有和校長合作,和家長合作,和學生合作,善于溝通,用一種平等的、不夾雜優(yōu)越感和施舍意味的愛去愛學生,才能被學生所接受,才能得到學生的愛。在愛的基礎上,教師還要學會和學生分享。課余時間,多傾聽學生的心聲,走進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在學校生活中,和學生打成一片,既要分享他們的快樂與煩惱,也要拿出自己的快樂和困惑和學生一起交流,讓學生感到愛和溫暖。這樣的引領和給予更會產(chǎn)生令學生樂于學習的氛圍。
新課程標準下的師生關系也要選擇和創(chuàng)新。教師在不斷體改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業(yè)務素質(zhì)的同時,要有豐富的閱歷和積累,有高度的判斷力和鑒賞力,才能做好學生學習的引領者和向?qū)?,才能建立并?chuàng)新新型的師生關系。教師的能力要創(chuàng)新,要具有開放的頭腦、進取的精神和探究的興趣,學會了創(chuàng)新就意味著教師能夠不斷地探索、改進自己的工作,嘗試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風格,從不同的角度對習以為常、司空見慣、熟視無睹的事情做出新的解釋,報以新銳的審視,就能夠?qū)δ切┧剖嵌?、以訛傳訛的種種說辭予以警示。也只有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學生。
總之,新時代的教育者,要能夠帶著欣賞進課堂,帶著微笑進課堂,從而使學生能夠帶著問題、帶著興趣進課堂,帶著成長的希望,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