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
摘要:管弦樂隊很好的把音樂的統(tǒng)一美、協(xié)調(diào)美、整體美和綜合美展現(xiàn)出來,這也是管弦樂隊的魅力所在。在管弦樂隊中,小提琴是非常重要的樂器。在小提琴演奏藝術中,弓法是小琴演奏的核心技巧,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小提琴弓法使用得當,能形成一個整體的聲部,把音樂作品的內(nèi)容完美的展現(xiàn)出來,進而影響到整個樂隊的表現(xiàn)力。本文介紹了小提琴弓法的基本類型和小提琴運弓的基本方式,分析了小提琴弓法在管弦樂隊中應用。
關鍵詞:小提琴 弓法 管弦樂隊 應用
現(xiàn)代人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音樂。音樂是上帝的語言,人們通過音樂可以感知世間萬物。在人類的音樂發(fā)展史上產(chǎn)生了形形色色的樂器,正是不同的樂器才構建出音樂這個宏偉的大廈。在世界上,樂器有成千上萬種,但只有三種被稱為世界三大樂器,分別是鋼琴、小提琴和吉他。其中小提琴被人形象的稱贊為樂器中的皇后,可見小提琴在樂器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小提琴的聲音具有獨特的魅力,聽小提琴演奏是一種難得的音樂享受,在歷史上誕生了許多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他們推動了小提琴的發(fā)展。在小提琴演奏藝術中,弓法是小琴演奏的核心技巧,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小提琴的弓法千變?nèi)f化、種類繁多,把小提琴的優(yōu)美音色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出來。在現(xiàn)代管弦樂隊中,小提琴是最主要的樂器。管弦樂隊很好的把音樂的統(tǒng)一美、協(xié)調(diào)美、整體美和綜合美展現(xiàn)出來,這也是管弦樂隊的魅力所在。小提琴在管弦樂隊實現(xiàn)音樂效果的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小提琴弓法使用得當,能形成一個整體的聲部,把音樂作品的內(nèi)容完美的展現(xiàn)出來,進而影響到整個樂隊的表現(xiàn)力。因此,小提琴弓法在管弦樂隊演繹音樂作品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一、小提琴弓法的基本類型
(一)上弓和下弓
小提琴弓法有多種類型,但上弓和下弓是它的基本弓法,也是小提琴演奏中最基本的技巧。要用小提琴演奏一個音樂作品,不管它是什么風格的,都離不開上弓和下弓。運用上弓時,用右手壓弦的強度要加大,可以使演奏力的強弱與音樂的表現(xiàn)力很好的協(xié)調(diào)起來,獲得很好的演奏效果。下弓演奏在小提琴演奏中是比較常見的弓法,根據(jù)運弓方向的不同,下弓又分為兩種:分別是下半弓起弓和弓根起弓。下弓有一個重要的演奏特點,就是力度要有明顯的變化,并且從強到弱。其實,不管是用上弓演奏,還是用下弓演奏,它們到達的音響效果是相同的。但是在現(xiàn)實的小提琴演奏中,演奏者一般還是習慣于由下弓開始演奏,感覺下弓比較順手。如在演奏比才歌劇《阿萊城的姑娘》第二組曲《法郎多爾舞曲》時就要使用下弓。
(二)分弓和連弓
分弓和連弓也是小提琴演奏中重要的弓法。分弓可以說是所有復雜弓法的源頭,掌握好分弓之后,才能學好其他弓法。在演奏中使用分弓,要不斷改變弓子的方向,音不同方向也不同。這樣就使演奏具有快速的變化調(diào)節(jié),而且重量感也比較強。如果音樂作品具有強烈的情感,有一種內(nèi)在動力向前發(fā)展,這時候要使用分弓。分弓可以很好的表現(xiàn)音樂的雄壯和寬廣,能夠烘托出適合的音樂氣氛。
連弓是這樣一種演奏方法,拉奏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音,而且要在一個弓子里,而且還要連續(xù)不斷的拉奏。連弓的運功技巧比較簡單,只是在演奏中要注意與分弓區(qū)別,弓長相等時連弓的音響強度遠遠小于分弓。連弓在處理音符時有一定優(yōu)勢,它能把時值較長的音符連在一起,也能把時值較短的音符連在一起,還能把時值長短不同的音符連在一起。在使用連弓時要能很好的把握力量的變化和運功的長短。
(三)慢弓和跳弓
慢弓和跳弓是小提琴基本弓法,也比較重要。慢弓顧名思義,就是用弓長,演奏速度比較慢的一種弓法。一般剛開始學小提琴的人,要從慢弓學起。拉慢弓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運弓要穩(wěn),只有運弓平穩(wěn)了才能拉好慢弓。拉慢弓時,右手要把弓拿好,一方面要控制好運弓的力度,一方面又要控制好運弓的速度。如果力度大了或壓力大了,就會產(chǎn)生一些噪音。運弓時要把力度和速度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一定的速度匹配相應的力度。拉好慢弓是演奏好舒緩、慢節(jié)奏作品的前提。
跳弓是這樣一種小提琴弓法,一般弓子的中上部會存在一種自然彈力,在快弓的基礎上利用這種彈力,加上右手力量的引導,產(chǎn)生連續(xù)的用弓,形成跳弓。跳弓一般分兩種:分別是自然跳弓和人為跳弓。使用自然跳弓,演奏者的速度會比較快,這要求弓子時時刻刻不能離開琴弦。自然跳弓拉出的聲音效果非常清楚,聲音比較短促,也比較輕快,顆粒性很強,這樣的聲音給人的感覺就是非常的活潑、非常的流暢。人為跳弓是跳弓可以有人來進行控制,它用下半部弓子進行演奏,一邊拉樂音一邊抬弓子,拉一下抬一下,這樣演奏者可以很好的控制速度的快慢,也可以很好的控制用弓的長短,還可以很好的控制音量的大小。一般在管弦樂隊中,當演奏持續(xù)音時會使用人為跳弓。
二、小提琴運弓的基本方式
小提琴有不同的弓法,不同的弓法都有不同的運弓技巧。同時弓法雖然存在差異,但它們也有共同之處,而且共同之處要多于不同之處。小提琴運弓存在一些基本的運弓方式,運弓方式的不同也產(chǎn)生了不同的弓法。下面介紹幾種小提琴運弓的基本方式。
(一)運弓的速度
要想學好小提琴,必須要對運弓的速度進行全面的了解。我們觀察那些優(yōu)秀的小提琴演奏家,他們在控制運弓速度上都非常的熟練,收放自如,張弛有度,表現(xiàn)出了高超的演奏技巧。所以控制運弓速度是非常重要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很顯然,運弓速度不同產(chǎn)生的聲音效果也是不同的。比如運弓速度比較快,產(chǎn)生的聲音響度就比較強,而運弓速度比較慢,產(chǎn)生聲音的響度就比較弱。這一原理給我們的啟示就是,速度越來越快的拉法,拉出的聲音音效會越來越強,而速度越來越慢的拉法,拉出聲音音效會越來越弱。
(二)運弓的位置
運弓位置對小提琴演奏來說也非常重要,運弓位置不同,使用的弓法不同,產(chǎn)生的音效也是不同的。上弓弓法主要是在琴的上部起弓,下弓弓法主要在琴的下部起弓。小提琴雖然比較小,琴弦在整體上并不是很長。但在琴的不同位置上運弓,產(chǎn)生的聲音效果是千差萬別的,對音樂整體效果會產(chǎn)生重大影響,也關系到演奏表演是否成功。對于一般正常的音色,弓子放置的合適位置是指板與琴馬之間,在這中間的任何位置都可以滿足拉出所有正常的音色。如果弓子放置位置是在琴馬的附近,這樣可以拉出刺耳的音色,拉出強烈的音色,拉出粗糙的音色。如果在指板附近運弓,可以拉出纖細的聲音,拉出朦朧的聲音,拉出柔和的聲音,拉出輕快的聲音。例如在演奏布魯赫《g小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第一樂章時特別注重運弓的位置,而且要運用不同的弓法。
(三)運弓的傾斜度
傾斜度對運弓來說也是比較重要的,雖然沒有速度和位置那么重要。使用弓子的傾斜度不同,產(chǎn)生的聲音效果是不同的,甚至會影響到整個演奏效果。在演奏時保持弓桿與琴馬成一個四十五的傾斜角和保持弓桿與琴馬形成一個固定距離,二者在演奏時都保持固定的運弓力度,讓所有弓毛都接觸到琴弦,這樣二者產(chǎn)生的聲音效果存在明顯的不同,后者產(chǎn)生的聲音要遠遠大于前者產(chǎn)生的聲音。一般情況下,對弓子保持的傾斜角越大,產(chǎn)生聲音的的響度會越小,因為傾斜角度會影響產(chǎn)生聲音的可能性范圍。但是,如果在弓根和中弓之間進行拉奏,弓桿和琴馬之間必須要有一定的傾斜度,這樣演奏效果會更好。
三、小提琴弓法在管弦樂隊中應用
(一)樂句
使用弓法時,樂句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在運用弓法時,不僅要考慮樂句的開始,也要考慮樂句的結束,不僅要考慮樂句的長短,也要考慮樂句的高潮。一般為了與小節(jié)的節(jié)奏重音相同,樂句大多是從下弓開始。根據(jù)演奏的需要,有時候也可以來一個上弓拉法,形成一個音符隔斷,會給聽音樂的人帶來一種輕松的感覺。這種上弓和下弓的混合弓法,非常適合對舞曲樂段的演奏。演奏者使用中等力度,可以發(fā)揮這種弓法的最佳效果。雖然對于特定音樂的演奏需要特定的弓法,但人們不應形成思維定式,認為存在絕對正確的弓法。運用弓法需要綜合考慮音樂作品的實際情況,兩種或多種弓法結合使用都是可以接受的。
(二)風格
音樂作品的風格對小提琴弓法的選擇和使用具有重要影響。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適合用不同的弓法進行演奏。一個小提琴演奏者,當對一個弦樂作品進行演奏時,首先要了解作品的風格,對作品風格進行全面的把握,然后選擇合適弓法進行演奏。目前弦樂風格主要包括四種:分別是巴洛克風格、古典風格、浪漫風格和現(xiàn)代風格。下面分析一下這幾種弦樂風格對小提琴運弓的影響。一是巴洛克風格。這種風格的弦樂主要誕生在巴洛克時期,當時弦樂技術有限,分弓、頓弓和連弓是當時主要的小提琴弓法。演奏這一風格的弦樂應該采用這些弓法。二是古典風格。這一風格的弦樂仍以分弓為主要運用弓法。跳弓弓法在古典時期誕生,也逐漸在弦樂演奏中得到應用。這一弦樂風格比較重視輕快的音響和清晰的音響。三是浪漫風格。這一風格的弦樂使用的弓法非常繁雜,因為在浪漫主義時期弦樂技術得到很大進步,發(fā)明出來各種各樣的弓法,用以更加豐富的表現(xiàn)充滿浪漫主義氣息的音樂作品。這一風格的弦樂,重視重音和延音的使用,重跳弓和輕跳弓在演奏中經(jīng)常使用,重視力度的突強和突弱的轉變。四是現(xiàn)代風格。這一風格的弦樂作品是獨一無二的弦樂聲音。音樂的節(jié)奏具有很強的生動性,清晰度也比較強烈。通過運弓處理可以很好實現(xiàn)特殊的音質效果,包括弓背敲奏等。切分和故意錯位在音樂演奏中得到廣泛應用?;旧纤械墓ǘ伎梢哉业绞褂玫囊魳纷髌?。
(三)旋律和伴奏
旋律和伴奏對弓法的運用產(chǎn)生重要影響。對于同一段旋律來說,只要是有多個弦樂聲部一起演奏,就應該使用相同的聲部。如果在一個演奏中,需要弦樂聲部和管樂聲部同時演奏,演奏旋律不僅在風格上相似,而且在節(jié)奏上也相似,這時候弦樂要與管樂配合好,弓法的選擇應該根據(jù)管樂的分句來確定。對于伴奏來說,在力度上不能蓋住主旋律,當伴奏重音節(jié)奏比較強烈時,不管弓段和位置是否相同,都要使用下弓進行強調(diào)。例如在演奏本杰明?布里頓《青少年管弦樂隊指南》第34號作品時,要特別注意作品的旋律和伴奏,根據(jù)實際需要變換弓法。
(四)平衡與音色
使用弓法時也要考慮到平衡和音色的因素。弦樂演奏時,最重要的就是各聲部實現(xiàn)整體的平衡,達到總體統(tǒng)一的效果,這也是管弦樂隊的特殊魅力。為了防止在演奏中管樂聲部獨奏被弦樂聲部蓋住,弦樂聲部要時時進行弓法的改變,通過這種方法減少弦樂的力度,進而減少弦樂對管樂的影響。不同的樂器有不同的音色。演奏中,弦樂聲部要與其他樂器配合好。如果是與長笛配合,可以通過把弓子向指板方向移動來緩和弦樂音色。如果是與小號配合,可以通過把弓子向琴馬方向靠近來調(diào)整弦樂的音色,這樣可以產(chǎn)生金屬音色。
(五)速度和力度
速度和力度對弓法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影響。人們已經(jīng)形成共識,弓法與速度的聯(lián)系是最直接的。當作品演奏的速度比較慢時,非常適合連弓的使用。當作品演奏的速度比較快時,使用跳弓、分弓和連弓比較合適,而其他弓的使用受到限制。當作品演奏的速度比較適中時,任何弓法都可以使用。弦樂的力度不同弓法的使用也不同。一些樂段屬于中等力度,弓子的放置位置應該在指板和琴馬之間,同時運弓速度應該適中。對于大聲的力度,弓子的放置位置應該靠近琴馬,運弓的力度要較大。對于柔和的力度,弓子的放置位置應該靠近指板,運弓力度不宜太大。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提琴弓法有很多,主要有上弓、下弓、分弓、連弓、慢弓、跳弓等。運弓時要注意速度、位置和傾斜度。在管弦樂隊中,小提琴弓法會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應用得很廣泛。樂隊演奏中,一定要合理使用小提琴弓法,而且要統(tǒng)一弓法,這樣才能準確的表達出音樂的內(nèi)容,讓表演充滿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陳小瑋.淺論管弦樂隊中小提琴弓法的運用[J].藝術教育,2012,(04).
[2]陳習.中國小提琴音樂創(chuàng)作史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3]錢建明.論管弦樂隊的音色藝術[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3,(04).
[4]于文樓.淺談小提琴弓法在演奏中的使用和意義[J].樂器,2007,(07).
[5]王絲竹,尚佳明.談管弦樂隊中各樂器組的高音聲部[J].大舞臺,2011,(05).
[6]夏丹.右手技巧與小提琴演奏[J].音樂探索,2008,(02).
[7]卓佳.如何掌握小提琴演奏的基本技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8,(09).
[8]楊健.小提琴演奏技巧新論[J].樂器,2002,(12).
[9]許蓉.論小提琴演奏中的技巧與藝術的關系[J].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6,(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