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波
摘 要:本文通過對導標設計規(guī)范的理解,結(jié)合船舶航行對導標導航效能的實際需求,分析設計導標應考慮的因素,對導標建設的規(guī)模提供依據(jù),避免因設計上的誤區(qū)造成投資過大而帶來浪費。
關(guān)鍵詞:導標 設計 誤區(qū) 建議
1.前言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海上運輸越來越受到重視,港口基礎建設的投入逐年以兩位數(shù)的速度在增長。船舶越來越向大型化、集約化發(fā)展,航道不斷得到拓寬和浚深,以及不斷向外延伸。船舶的大型化、航道的延伸等新的發(fā)展變化對導標的建設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戰(zhàn)。
在許多情況下,由于導標的建設地點越來越受到限制,如許多航道的通視條件受到影響、陸地資源越來越少,致使導標不得不從陸地遷至在海上建設。
另外,由于氣象條件和環(huán)境因素的原因,如港口建設所產(chǎn)生的塵埃、大氣中越來越多的霧霾、碼頭及周圍環(huán)境燈光的影響等等,所以在設計導標時,視覺能見度應按實際的為依據(jù)。
以上情況將直接關(guān)系到導標建設的規(guī)模和投資。因此,分析導標在設計上的誤區(qū),避免因此造成規(guī)模的不合理和投資上的浪費顯得很有必要。
2.導標設計中的誤區(qū)
(1)航道有多長,導標的導航距離就應有多長。有的航道全程需有導標導航,但并不是全部設置導標的航道都需全程導航。航道有以下情況的,不必完全按照航道的長度來界定導標的導航范圍。
①航道入口附近水域比較寬闊,水深也比較深,通航密度也不算太大,且有等浮標作為助航設施。在此附近航段往往不需要有導標來導航。
②在航道末端,或離碼頭比較近的航段,也未必需要導標導航。因為接近碼頭,其附近的各種建筑物及固定設施都比較明顯,對導標的需求顯然不那么迫切。
另一種情況是,導標間距因條件限制不能加大時,前、后導標垂直張角可能難以實現(xiàn)既要符合規(guī)范,又要兼顧全程范圍。舉例:某導標前標高20m,后標高25m,導標間距400m,船舶眼高15m。根據(jù)張角公式:
可算出觀測者距離前標8000m與800m的垂直張角分別是3.2′和15.8′,前者符合規(guī)范,而后者不符合規(guī)范。
所以,前、后導標間距沒有調(diào)整空間的情況下,只有放棄航道末端的一定距離,不納入導標的導航范圍。
③一般氣象條件下,導標的導航距離應在氣象視距范圍內(nèi)。雖然導標設置規(guī)范中要求導標設置應具備以下地理環(huán)境:航道軸線延長線的一方,在目視距離內(nèi)(一般不大于18.5km)伸向陸地或具有設標條件的水域。但是,18.5km是值得商榷的。由于港口生產(chǎn)建設等原因,大多數(shù)情況下,目視距離遠遠達不到這個距離,一般經(jīng)驗顯示,目視距離能夠達到10~15km就相當不錯了。換句話說,一般情況下,設計導標時,不必太刻意要求其導航距離超過15km。
除此之外,現(xiàn)代航行技術(shù)已得到長足的發(fā)展,電子海圖、自動導航技術(shù)、多功能標繪導航雷達、DGPS、AIS等的應用,逐漸使目視航標(包括導標)的作用有所弱化。這也說明,導標要起到全程導航功能并不見得有那么迫切的需要。
(2)導標應適用于各種大小船舶的導航需求。不同噸位的船舶,其眼高和船舶寬度則不同,進而推算的導標高度、標牌尺寸、張角、前后標距離也不同。這樣建設規(guī)模及投資也不同。因此,應充分調(diào)研和論證適用船舶的類型。多數(shù)人工浚深的航道,由于投資的限制,往往設計為大型船舶單向通航,小型船舶雙向通航作為航行需求的前提。
以防城港三牙航道導標為例(此對導標在上設計90年代由防城港務集團建設,規(guī)模小,高度矮,基礎和標體簡陋,計劃重新設計建設)。除20萬噸級以外,進出防城港的其它所有船舶都必經(jīng)此航段。該航段設計最大船型為10萬噸級單向通航,千噸級船舶可雙向通航。因此,重新設計導標時,首先考慮導標軸線因與航道軸線重合,為大型船舶而且在航道中線航向的船舶提供導航服務。顯然,不必考慮千噸級船舶。如果大小船舶都考慮的話,前后標的垂直張角不能都滿足規(guī)范要求,根據(jù)張角的公式:
已知:前導標高程20m,后導標高程25m,前后標距離300m,觀察距離8000m。分別以眼高18m和5m為例,通過計算得垂直張角分別為α=2.04′和1.8′,顯然,前者符合規(guī)范,而后者則不符合規(guī)范。
以上結(jié)果表明,導標設計應有船舶類型的針對性。一般情況下,建設適用于各種類型船舶的導標不大現(xiàn)實。
(3)船舶眼高越高,導標就應該建得越高。
①前導標極限高程的公式如下:
式中:h?!獫M足地理視距需要的前標極限高程(m),即觀察者通過水天線的視線在前標標位處的高程,自平均大潮高潮面起算;
Ds——前標至搜尋區(qū)起點的距離(m),即前標至使用段起導點與使用段起導點至搜尋區(qū)起點的距離之和,后者可取自前標至使用段起導點距離的10%~20%,根據(jù)具體情況可適當增減;
e——觀察者眼高(m)。
②后導標高程公式(后標至使用段某點的距離小于8000m時)如下:
式中:H——后標標頂高程(m),自平均大潮高潮面起算;
h——前標標頂高程(m),自平均大潮高潮面起算;
D——觀察距離(m);自前標至使用段某觀察點的距離;
d——導標間距(m);endprint
α——前后標標頂垂直張角(′);
e——觀察者眼高(m)。
從前標公式可以看出,眼高越高,h。反而越小。
對于后導標高程來說,舉例如下:
假設前導標高程20m,前后標距離500m,觀察距離8000m,α為3′,眼高分別為8m和15m。則通過計算得后導標高程分別為:28.1m和27.3m。這個例子說明,船舶眼高越高,后導標高程不一定就越高。
3.認清設計上的誤區(qū),避免導標建設規(guī)模及投資不必要地擴大
因陸地資源越來越有限,很多導標都要在灘涂或水中建設,成本大大增加。導標選取適當?shù)母叨群鸵?guī)模尤其重要。
(1)考慮能見度的因素。①船舶眼高地理視距大于能見度距離時,取能見度作為起導距離。由于各地空氣環(huán)境逐年變差,霧霾天氣不斷增多,港口背景燈光的影響,造成大多數(shù)氣象條件下的能見度遠遠達不到標準能見度水平,當船舶眼高地理視距大于能見度距離時,應取實際一般能見度作為導標起導點距離。②前導標至航道入口距離大于能見度距離時,取能見度作為起導距離。如某航道入口至前導標距離20km,而當?shù)啬芤姸韧现挥?5km,同樣的道理,導標的起導點最大只能選取15km。
(2)考慮航道入口的開闊水域的因素,選取確實需要的導航范圍。由于航道狹窄,才需要設置導標。但是,在一些自然形成和人工開挖相結(jié)合的航道,往往航道入口附近比較開闊,船舶航行此處通常不需使用導標,這種情況下,起導點最好從真正需要導航的位置起算。起導點越長,前導標的極限高程就越高。海上建設導標,考慮的因素比較多,也比較重要,如海浪、臺風等因素,建設規(guī)模增大一點,投資就可能增加很多。
舉例:如為某航道設計導標,前標至搜尋點距離為20km,多數(shù)情況下氣象能見度只有15km,代表船型眼高為8m。求前標的極限高程。
根據(jù)前導標極限高程公式:
e=8m,Ds分別用20km和15km代入,結(jié)果分別為5.3m和1m。即前者需要建5.3m高的基礎,后者只需要建1m高的基礎。前、后標的其它標體、標牌在此不一一計算。但完全可以看出其建設規(guī)模和投資是完全不同的。
4.結(jié)束語
經(jīng)過以上分析,在設計導標時,建議遵循如下兩條原則,以達到導標建設和投資的合理性:
(1)“掐頭去尾”原則。必要時,航道的前端和末端可以不納入導標的導航范圍。但應以下列因素為前提:
①航道太長,超出多數(shù)氣象能見度范圍;②船舶眼高地理視距大于多數(shù)氣象能見度;③航道的前端和末端有著其它良好的助航條件、比較開闊的水域。
(2)“重大輕小”原則。航道的尺度基本都是按照最大通航船舶來設計的,船舶類型不同,其眼高也不同,因此,應以設計最大通航船舶的眼高作為導標設計的依據(jù)。設計的導標可能只滿足代表船型使用,而不滿足其它小型船舶使用,這是正常的。
參考文獻:
水運工程導標設計規(guī)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