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雷
小勇和老婆為了盡孝心,把丈母娘接到城里一起住。原本相處很融洽,可一段時間后,小勇覺得丈母娘好像得了疑心病。她老是向小夫妻告狀說保姆偷了她的錢,他倆信以為真,就找借口把保姆辭退??珊髞頁Q了幾個保姆,老人還是說保姆經(jīng)常偷東西。小勇夫妻覺得不對,暗自觀察發(fā)現(xiàn),保姆其實很規(guī)矩。
一個月前,丈母娘又鬧著要回家,非說與自己共同生活了半輩子的老伴有外遇,再不回去就要被拋棄了。小勇只好把老丈人也請來同住。后來,丈母娘得知老同事被檢查出患有胰腺癌,第二天就覺得肚子不舒服,非要去醫(yī)院檢查。醫(yī)生說她很健康,但她還是懷疑自己生了病,每天精神恍惚。
為什么會“人老多疑”
人老多疑是很常見的心理變化。即便一件小事,也能讓老人琢磨、猜忌很久。比如,兒女因為很累不想說話,老人就可能誤解為不給自己好臉色;小夫妻回屋討論事情,老人就覺得有事瞞著自己,或者是在說自己不好。這種“疑心病”不僅折磨自己,也嚴重影響家庭和睦。其實,老人患上“疑心病”,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生理衰退帶來心理不安。年紀大了,老人視力、聽力衰退,對事物的判斷力下降,容易憑主觀猜測。老人感到身體狀況出現(xiàn)衰退時,會產(chǎn)生心理恐慌。此外,一些與衰老有關的器質(zhì)性疾?。ㄈ缒X血管?。┮矔T發(fā)多疑。
第二,人際圈縮小造成“無價值感”。老人退休后,離開工作崗位,社會活動減少,家庭地位改變,生活主題從事業(yè)轉為家庭,都可能傷害自尊心,并處于緊張的防御狀態(tài)。
第三,過度自我關注導致心理失調(diào)。有些人個性太過固執(zhí)、過度關注自我,走向心理失調(diào)的邊緣。太把自己當回事,就容易懷疑別人的行為是針對自己;太把自己的身體當回事,就容易出現(xiàn)疑心病癥。
不妨把老人當孩子哄
多疑是老年生活的“絆腳石”。要想搬走這塊石頭,需要老人自己調(diào)整心態(tài),更需要家人像關愛孩子一樣,悉心引導和關愛老人。
對老人來說,首先,身體和心理都要動起來。有些老人很注意鍛煉身體,運動對情緒、精神狀態(tài)都有好處。除此之外還要多參加社會活動,與人交流是一種“心理運動”,很多問題在交流中自然就解決了。其次,別太計較輸贏,少一點得失心,最好少參加打牌、打麻將等活動。
家人要理解老人因為年齡大而產(chǎn)生的一些多疑情緒,不妨把老人當孩子哄。對待多疑老人要開誠布公,做個耐心的傾聽者,多聽老人講講自己的煩惱,再把老人疑心的地方說清楚。制造機會讓老人接觸外界事物,發(fā)展一些從前因為工作忙而沒法實現(xiàn)的興趣愛好,轉移他們的注意力。當老人的生活有了新內(nèi)容、新的社會關系,注意力就會從那些“疑點重重”的事情上轉移走。如果和過去相比,老人出現(xiàn)了明顯的記憶減退、幻覺、過度多疑等,最好去醫(y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