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敏斐
《論語》是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的,是孔子及弟子的語錄集。
在《論語》中,我最喜歡的一句便是“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边@句話就是說:譬如在平地上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這時停下來,那是我自己要停下來的;又譬如在平地上用土堆山,雖然只倒下一筐,這時繼續(xù)前進,那卻是我自己要向前的。
在我第一次讀這句話的時候,并不是太理解,但在讀了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之后,對這句話的見解與感受就愈發(fā)深刻了。
孔子用堆土成山這一比喻,易懂卻也深刻,形象說明了功虧一簣和持之以恒的道理。
古今中外,縱觀無數(shù)有成就的人,他們?yōu)檫_目的堅持不懈的事跡,都印證和踐行了孔夫子這句話。
中國著名的數(shù)學家陳景潤,他的一生有許多成就,都是因為他持之以恒的精神。這位屈居于六平米小屋的數(shù)學家,借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伏在地板上,用一支筆,耗去了六麻袋的草稿紙,去攻克世界著名數(shù)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1965年,陳景潤終于找到了一條簡單地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方法,當他的成果發(fā)表后,立刻轟動了世界,從而摘取這顆數(shù)論皇冠上的明珠。陳景潤以驚人的毅力,在數(shù)學領域里艱苦卓絕地跋涉,辛勤的汗水換來了豐碩的成果。他在不懈努力的幾十年里,從來沒有想過放棄,終于獲得巨大成就。
此后的陳景潤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然而,他毫不自滿,他說:“在科學的道路上我只是翻過了一個小山包,真正的高峰還沒有攀上去,還要繼續(xù)努力?!?/p>
陳景潤在數(shù)學領域的巨大成果,不正是孔夫子這句話的生動闡述嗎?
讓我們謹記孔子的“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成就人生精彩,鑄就人生輝煌!
(指導教師:吳少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