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杰 蓋 鑫
(佳木斯大學外國語學院 黑龍江佳木斯 154002)
隨著多媒體教學的應用普及,目前高校在外語專業(yè)普遍都設置了稱為“影視賞析”“影視文學賞析”“影視鑒賞評論”等的課程。雖然課程名稱稍有偏差,但其教學目的普遍一致,即通過對原聲影視作品的分析與鑒賞,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了解影視中各類人物的對話,了解各語言國的風土人情和文化背景、社會的歷史與現(xiàn)狀、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地理地貌等特點。同時,為學生提供一種語言學習環(huán)境,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言文化素養(yǎng),促進學生自身的外語聽的能力與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外語交流的能力。
高校日語教育在初級階段的教學大都比較枯燥和乏味,學生每天需要記憶大量的單詞,背誦篇幅很長的對話。對大部分學生來說,這種學習方法其實是一種負擔。有研究表明,人在心情愉悅的情狀中學習才是最有效率的。教師在教授日語的過程中常常強調(diào)只有通過大量的背誦及閱讀才能學好這門語言。但卻忽視了人類在初學語言時是不需要記憶文字的“形”和各種語法的“式”的,而是通過“說”和不斷地重述來記憶詞匯,并在不同的語言情境下來理解不同詞句的含義。就如幼兒在學習“寶寶,吃飯了,先去洗手”時,起初他是不知道這句話該如何書寫的,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也未必理解“吃飯了,先去洗手”是什么意思,但通過父母對這句話的不斷復述和在每次吃飯前親自帶著孩子洗手的示范教導,孩子便可以逐漸掌握、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此后還能夠在具體的生活實踐中靈活運用,告訴母親說:“吃飯了,媽媽先去洗手?!蓖瑯拥恼Z言學習方式,如果運用在日語學習中想來也是可行的。那么,問題的關鍵就是要創(chuàng)造一個愉快、輕松的日語學習環(huán)境。
日本影視、動畫等藝術情節(jié)豐富,人物眾多,畫面富于變化,負載了文化、歷史、社會及人生的內(nèi)涵。因此通過日語原聲影視的賞析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通過語境假設來推理、判斷語言的使用場合;形成標準、純正的語感;適應交際用語的語音節(jié)奏變化。同時,日語影視賞析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圖文聲像并茂的載體,營造了一個比較全面、完整的日語學習環(huán)境,在避免日語學習傳統(tǒng)的死記硬背中,提高日語教學的效率。
(一)教學的教材資料稀缺。目前高校日語專業(yè)中,大都設立了影視賞析這門課程。外語影視欣賞方面的教材雖然很多,但針對日語專業(yè)的規(guī)范教材卻非常稀少。日本原版教材大多僅限于視聽訓練,且在征訂方面有很大困難。而國內(nèi)出版的教材目前只有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于2011年4月,由徐瓊,陳娟,于春玲,林曉合編的《日本影視文學欣賞》。該書以日語專業(yè)高年級的學生為對象,共設8課,每課由電影和小說兩部分組成。電影部分包括日文和中文的故事梗概、導演和演員的介紹、電影與小說的異同、電影欣賞、電影臺詞節(jié)選、詞語注釋、思考題等。小說部分包括故事梗概、作品背景、作品鑒賞、作家介紹、作家年譜、小說內(nèi)容節(jié)選、詞語注釋、思考題、中文譯文等。每課后還附有與文學、影視相關的小知識。雖然組成的內(nèi)容較為全面,但選取的電影多是由文學名著改編、翻拍的,有很大的局限性。
(二)教學選材比較隨意。部分高校在設立該門課程之后,因缺乏合適的教材,多是由教師隨意的選擇影視作品,致使這些作品普遍缺乏系統(tǒng)性、全面性。例如,個別高校在整個學期選擇賞析的全部是宮崎駿的動畫電影作品。誠然,宮崎駿可謂是日本動畫界的一個傳奇,其作品在日本乃至全球都有極為深遠的影響。但宮崎駿的每部作品,雖然題材不同,所要反映的中心實質(zhì)卻大同小異。因此,選擇一兩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足以。有的高校教師則隨著自己的影視作品喜好選片。完全不考慮所選內(nèi)容的主題思想是否健康,適合學生觀看;是否客觀寫實;學生是否感興趣;是否能帶動學生學習語言的主動性。
(三)教學大綱安排不盡合理。大部分高校以選修課的形式,只針對日語高年級學生開設日語影視賞析課。主要是為了兼顧“賞析”。教師定性思維認為高年級的學生普遍能夠聽得懂日文原聲影視,在解讀的過程中能夠用日語進行表述,方便師生間的討論、分析和交流。在課程量的安排上,一般為1-2個學期,每個學期18周,每周2-4課時。按照每部電影的平均時長120分鐘,每集電視劇的平均時長40分鐘,每集動畫片的平均時長20分鐘計算。如果一個學期18周,每周安排2課時,除去每2課時進行的30分鐘課堂討論時間。那么一個學期,學生們最多只能賞析9部電影,或27集的電視劇,或54集的動畫片。如此少的量不僅在選片上給教師帶來很大困難,同時也很難保證所選影視劇內(nèi)容的系統(tǒng)性、全面性。在所選影片時長超出90分鐘的情況下,教師便無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播放完整的視頻材料,而只能在一周后的下一堂課中繼續(xù)未播放完的內(nèi)容。一周的空白期也很容易打亂學生學習的持續(xù)性和有效性。
(四)教師教學手段單一。目前有很大一部分教師在從事日語影視賞析課程教學方面的研究,大家普遍認為這門課程應該主要用于實現(xiàn)兩大教學目的,一是提升學生的語言技能,即聽力和口語技能,二是幫助學生了解日本的方方面面。因此,在該門課程教學過程中,大都采用如下授課方式,即采用情景教學法和討論教學法相結合,要求學生們認真欣賞影片,掌握影視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和表達的主題思想,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實際的操作過程如下:首先,在欣賞影視作品之前,介紹該部作品的背景。主要包含片中講述故事的社會歷史背景、故事情節(jié)梗概、男女主角簡介、影片獲獎情況等等。接下來播放完整視頻材料。然后,組織學生針對該影片的主題思想、人物情節(jié)等方面的內(nèi)容抒發(fā)己見或分組探討。最后由任課教師進行綜述。根據(jù)教學安排,在課程期間還會挑選一兩部經(jīng)典作品讓學生寫出觀后影評,作為平時成績的評定依據(jù)。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教學目的,但筆者認為這樣單一的教學方式也失去了把日語影視賞析作為專門課程來開設的必要性。
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大學教育不得不面對近年來學生就業(yè)難的嚴峻考驗。尤其是語言類專業(yè)面臨的挑戰(zhàn)更大。實際的就業(yè)需要的是更多能夠借助外語進行跨文化交際的人才。而大學外語教育面臨的普遍問題便是很難培養(yǎng)出這種適應社會需求的學生。日語專業(yè)的大學生畢業(yè)后,多數(shù)學生即便拿到國際日語能力一級證書也依然不具備進行流利口語交際的能力。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在這一方面進行教育改革,把提高學生的日語口語交際能力作為重要的培養(yǎng)目標。鑒于目前普通高校日語影視賞析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筆者提出如下改革意見:
(一)教學資料方面。第一,重新認識日語影視賞析這門課程的重要性,重視該門課程教材的研究、編訂工作。第二,要與時俱進。伴隨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影視藝術已經(jīng)成為一種成長得最迅速的藝術。每年都有大量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展現(xiàn)在人們眼前。為了迎合不同學年學生們的藝術品位,應該注重教材的改版及其中所選影視作品的不斷更新。第三,教材內(nèi)容的選擇上應保證系統(tǒng)性、全面性、健康性、藝術性等基本原則,還應具有思想性和代表性。即視頻材料必須是連貫的、完整的,主題必須是系統(tǒng)的、積極的、高尚的,內(nèi)容必須是具有藝術性的、值得探討的,所選影片在同類作品中必須是具有代表性的。影視作品種類的選擇上可以包括:情感、人物傳記、歷史、戰(zhàn)爭、青春、家庭、倫理、動畫片、新聞或地理的紀錄片等等。
(二)課程安排設置方面。在課時量有限的情況下,有教師提出辦法,安排學生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觀看影視資料,這樣就可以保障課堂討論時間,同時可以保障學生能夠賞析更多的影視作品。然而筆者認為這種方式并不恰當。為什么人們愿意去電影院看電影?因為電影院里有一種“氛圍”。學生恰恰需要這種類似的氛圍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而非把影視資料當做課外作業(yè),在備感負擔的心境下完成。因此,最好的辦法是加大日語影視賞析課的課程量,由每周2課時改為每周10課時;由只在高年級開設改為從大學一年級開始開設,并一直貫穿三個學年。選擇的日語原聲資料可以從中文字幕,中日雙語字幕,一直過度到日語字幕甚至無字幕。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類似母語初學時的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持續(xù)的置身于一個更為標準、規(guī)范的日語語言學習氛圍中。在多看、多聽、多說的情境下,愉快、從容地掌握語言技能。
(三)教學方法方面。如果把日語影視賞析的目的單純得認作是提升日語語言技能和學習日本文化的手段,那么完全可以在日語聽力、日語口語、日語視聽說或日本文學、文化等課程中引入其作為輔助的教學方式,而不必將其作為專門的課程來設置。之所以設置這門課程,主要還是看重它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客觀地說,很多學生認為本門課程的初衷就是看影視劇。因此,教師首先必須對學生加以正確的引導。讓學生通過實踐認識到即便沒有任何日語基礎,也可以在頻繁、反復的觀看過程中學會簡單的日語詞句并進行口語表達。然后,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讓學生借助欣賞視頻材料自學日語口語表達。當學生達到一定的水平后,未必只有依靠讓學生進行影評討論或?qū)懽髟u析來維持教學。實際上,影評要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影評專業(yè)知識、較好的寫作能力、語言水平和良好的品位,而這些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這未必是最好的教學方式。教師其實還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影視劇中的不同人物情節(jié)進行角色扮演,或選取經(jīng)典場景,進行配音表演,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影視劇小品表演比賽,把每次表演或比賽過程通過錄像的方式記錄下來,最后作為平時成績或者是期末考試成績的評定、加分依據(jù)。
莎士比亞說:“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奔热粚W生們都愛看影視劇,那么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努力為他們營造一個能夠事半功倍的日語學習環(huán)境。
[1]張慧霞.試論日語專業(yè)日語教育的屬性[A].日語研究第6 輯[C].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2]孫遜.多媒體在日語基礎實踐教學活動中的應用.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J],2004(2).
[3]宛金章.日語專業(yè)課程設置改革研究.日語學習與研究[J],2003(1).
[4]侯越.論日本電視劇在中國的傳播.日語學習與研究[J],2007(3).
[5]馮峰.高校日語教學與日語學習軟件的利用.日語學習與研究[J],2002(4).
[6]宮偉.日語高年級聽說課中影視教材的導入.外語與外語教學[J],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