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經貿職業(yè)學院 山東濰坊 261011)
稅法依據:委托加工的應稅消費品,是指由委托方提供原料和主要材料,受托方只收取加工費和代墊部分輔助材料加工的應稅消費品。對于由受托方提供原材料生產的應稅消費品,或者受托方先將原材料賣給委托方,然后再接受加工的應稅消費品,以及由受托方以委托方名義購進原材料生產的應稅消費品,不論在財務上是否作銷售處理,都不得作為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而應當按照銷售自制應稅消費品繳納消費稅。
委托加工的應稅消費品,除受托方為個人外,由受托方在向委托方交貨時代收代繳稅款。若受托方有同類消費品的銷售價格,則按照受托方的同類消費品的銷售價格計算納稅;此時,應納稅額=同類應稅消費品單位銷售價格×委托加工數量×比例稅率。若受托方沒有同類消費品的銷售價格,則按照組成計稅價格計算納稅。組成計稅價格=(材料成本+加工費)÷(1-比例稅率),此時,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比例稅率。
委托加工收回的應稅消費品,委托方用于連續(xù)生產應稅消費品的,所納稅款準予按規(guī)定抵扣(扣除范圍包括11種情況。其中“以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稅化妝品為原料生產的化妝品”就屬于這11種情況之一)。委托加工的應稅消費品收回后直接出售的,不再繳納消費稅。委托方將收回的應稅消費品,以不高于受托方的計稅價格出售的,為直接出售,不再繳納消費稅;委托方以高于受托方的計稅價格出售的,不屬于直接出售,需按照規(guī)定申報繳納消費稅,在計稅時準予扣除受托方已代收代繳的消費稅。
選擇思路:通過比較不同加工方式下消費稅稅負的大小及繳納時間的早晚,來選擇最優(yōu)的加工方式。
但同時又應當注意到:一方面,企業(yè)不能將所有的業(yè)務都去委托加工;另一方面,委托加工的產品能否保證原品牌的質量、特色都是企業(yè)應當關注的。另外,如果企業(yè)繳納的消費稅過低,還可能面臨稅務機關的納稅調整。
案例分析1:甲企業(yè)為一化妝品生產企業(yè),現接到一筆高檔化妝品訂單。現有三種加工方式可供選擇:方案一:甲企業(yè)將500萬元原材料提供給乙企業(yè)委托加工成低檔化妝品(委托加工期為3個月),需支付300萬元加工費,委托乙企業(yè)加工成低檔化妝品收回后,繼續(xù)加工為高檔化妝品(自行再加工期為2個月),另需耗費400萬元加工費。加工成高檔化妝品后,以2500萬元的價格(不含增值稅)對外銷售。方案二:甲企業(yè)將500萬元原材料提供給乙企業(yè)直接委托加工成高檔化妝品(委托加工期為5個月),需支付700萬元加工費,委托乙企業(yè)加工成高檔化妝品收回后,直接以2500萬元的價格(不含增值稅)對外銷售。方案三:甲企業(yè)用500萬元原材料,耗費700萬元加工費,自己加工成高檔化妝品后,直接以2500萬元的價格(不含增值稅)對外銷售(自行加工期為5個月)。化妝品成本利潤率為5%。
方案一:委托加工成半成品,收回后繼續(xù)加工成產成品。
甲化妝品生產企業(yè)支付加工費的同時,向受托方乙企業(yè)支付其代收代繳消費稅
=(500+300)÷ (1-30%)×30%=342.86(萬元)
應納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342.86×(7%+3%)
= 34.29(萬元)
甲化妝品生產企業(yè)銷售化妝品后:
應納消費稅
=2500×30%-342.86=407.14(萬元)
應納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
=407.14×(7%+3%)= 40.71 (萬元)
合計應納消費稅
=342.86+407.14=750(萬元)
合計應納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
= 34.29+ 40.71=75(萬元)
稅后凈利潤
=(2500- 1200- 750-75)×(1- 25%)=356.25(萬元)
方案二:委托加工成產成品。
甲化妝品生產企業(yè)支付加工費的同時,向受托方乙企業(yè)支付其代收代繳消費稅
=(500+700)÷(1- 30%)×30%
=1714.29×30%=514.29(萬元)
應納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
=514.29×(7%+3%)=51.43(萬元)
甲化妝品生產企業(yè)委托加工后收回以2500元的價格直接對外銷售時,由于2500萬元>1714.29萬元,因此,需按其差額進行補稅。
應補繳消費稅
=(2500- 1714.29)×30%
=785.71×30%=235.71(萬元 )
應補繳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
=235.71×(7%+3%)=23.57(萬元)
合計應納消費稅
=514.29+235.71=750(萬元)
合計應納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
= 51.43+ 23.57=75(萬元)
稅后凈利潤
=(2500-1200-514.29-51.43-235.71-23.57)× (1 - 25%)= 356.25(萬元)
方案三:自行加工成產成品。
甲化妝品生產企業(yè)銷售化妝品后:
應納消費稅
=2500×30%=750(萬元)
應納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
=750×(7%+3%)=75 (萬元)
稅后凈利潤
=(2500-1200-750-75)×(1-25%)
=356.25(萬元)
由此可見,方案一、方案二和方案三的應納消費稅相等,均為750萬元;應納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也相等,均為75萬元;凈利潤也相等,均為356.25萬元。但從資金時間價值的角度考慮,方案三從總體上來看,消費稅納稅時間最晚,因此,應當選擇方案三。
稅法依據:納稅人兼營多種不同稅率的應稅消費品,應當分別核算不同稅率應稅消費品的銷售金額或銷售數量;如果沒有分別核算銷售金額、銷售數量的或者將不同稅率的應稅消費品組成成套消費品銷售的,則應按最高稅率征稅。
選擇思路:化妝品生產企業(yè)應當盡量避免生產成套化妝品對外銷售,對于有必要組成成套的化妝品的情況下,可以采用變“先包裝后銷售”為“先銷售后包裝”方式,這樣往往可以避免產生額外的消費稅稅負,從而大大降低消費稅稅負。具體來說,可將各種產品先分品種和類別銷售給零售商,在此環(huán)節(jié)僅針對化妝品計征消費稅,非化妝品不計征消費稅。然后再由零售商包裝后對外銷售。
案例分析2:甲化妝品生產企業(yè)2012年12月,將其生產的化妝品、護膚護發(fā)品、化妝工具等組成成套化妝品對外銷售。每套化妝品由以下產品組成:化妝品包括一瓶香水30元、一瓶指甲油10元、一支口紅20元;護膚護發(fā)品包括一瓶洗發(fā)水25元、一瓶摩絲15元、一塊香皂10元;化妝工具及小工藝品20元;塑料包裝盒10元。上述價格均不含增值稅。
方案一:先包裝后銷售,此時,應當就所有產品按照化妝品稅率計征消費稅。
每套化妝品應納消費稅
=(30+20+10+25+15+10+20+10)×30%=42(元)
方案二:先銷售后包裝。即化妝品生產企業(yè)先將各種產品分別銷售給商場,待商場銷售時再將其包裝為成套化妝品,此時僅針對化妝品計征消費稅。
應納消費稅
=(30+20+10)×30%=18(元)
由此可見,方案二比方案一少繳消費稅24元(42-18),因此,應當選擇方案二。
總之,化妝品生產企業(yè)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綜合考慮選擇最優(yōu)的加工方式和包裝方式,以達到降低稅負的目的。
[1]葛長銀.節(jié)稅籌劃案例與實操指南[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0.
[2]梁文濤.納稅籌劃實務[M].清華大學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