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修武
《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強調學校教育要以育人為本,堅持德育為先,將文明禮儀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努力提高文明禮儀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F(xiàn)在家庭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導致很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情更加急切,普遍存在重智育、輕德育的教育觀念。學校也常以學生成績?yōu)槲ㄒ粯藴试u價教師教學質量,文明禮儀教育基本上沒有落到實處。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學中融入文明禮儀教育顯得非常重要。
一、積極營造講究禮儀的生活氛圍
初中階段是文明禮儀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時期,思想品德教育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禮貌禮節(jié)規(guī)范,在生活實踐中初步養(yǎng)成講文明和講公德的良好習慣。為學生營造講文明懂禮貌的生活環(huán)境,思想品德教師要經(jīng)常與學生家長聯(lián)系,詢問學校禮儀教育在家的落實情況。教師也要加強自身禮儀修養(yǎng),課堂上經(jīng)常創(chuàng)設“為他人著想”的禮儀情境,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尊重他人的文明意識。學生在具體的禮儀情境中能夠充分領悟到禮儀對處世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就會自覺遵守文明禮儀規(guī)范。教育家卡連柯說過:“在學習的思想和行為中間,有一條小小的鴻溝,需要用實踐把這條溝填滿?!笨梢姡瑢W生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只有在不斷地實踐中才能逐漸養(yǎng)成。這就需要教師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來營造濃厚的學禮氛圍。
二、努力探尋文明素質教育之路
為通過融入文明禮儀教育來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素質的提高,教師要組織學生開展合作探究活動。新型課堂注重合作式學習。學生在合作互動的過程中,教師要適時滲透文明禮儀教育。諸如討論時不能大聲喧嘩,同伴之間要互相學習、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等等,都有助于學生文明素質的提高。對學生進行文明素質教育,使學生養(yǎng)成學禮、知禮、懂禮、用禮的良好習慣,關系到學生一生的發(fā)展,因此,課堂禮儀教育迫在眉睫。但禮儀教育應該貼切、自然,無雕琢之痕,應在潛移默化的熏陶中培養(yǎng)學生文明素養(yǎng)。腹有詩書氣自華,讀一本好書就像跟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思想品德教師可以通過探尋“書香德育”之路,提升學生的文明素養(yǎng)。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文明禮儀書籍,可以使學生形成健康文明的心理狀態(tài)。
總之,學生文明禮儀素養(yǎng)的提高僅僅依靠學校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家校攜手,循序漸進地開展多種活動,才能提高禮儀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初中思想品德教師要以“育人為本,貼近學生”為學生素質教育和文明禮儀普及教育實踐的基本理念,努力開辟文明素質教育新路徑。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