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祖新
【摘 要】醒感戲是永康獨有的中國戲曲劇種,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而醒感戲的傳承與保護,又是一項全方位、系列化、深層次的復雜系統(tǒng)工程。本文從醒感戲傳承與保護的重要意義、必要原則、主要舉措三大理論層面,對醒感戲的傳承與保護這一重大課題,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深入細致的研究與論述。對于醒感戲的傳承與保護,既具有重要的理論思考價值,又具有重要的實踐參考作用。
【關鍵詞】醒感戲;傳承;保護;意義;原則;舉措
中圖分類號:J61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07-0038-03
醒感戲又稱省感戲,是永康市獨有的中國地方戲曲劇種,故1981年出版的《中國戲曲曲藝詞典》,將其以“永康醒感戲”之名列入劇種詞條,并釋義為:“戲曲劇種。流行于浙江永康。因第一個上演的劇目為《毛頭花姐》,故也叫‘永康毛頭花姐戲。淵源于當?shù)氐拿耖g傳說、民歌、小調,在發(fā)展過程中,也受了侯陽高腔、松陽高腔的影響,從中吸收了一部分劇目和音樂。所唱曲牌如[駐云飛]、[山坡羊]等,大抵來自侯陽高腔。流傳不廣,目前已無職業(yè)劇團?!盵1]
醒感戲的傳承與保護,是永康文化工作中的一個十分重大的課題。作為永康市獨有的和中國戲曲珍稀的戲曲劇種,醒感戲已于2011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對它的傳承與保護,已成為國家級文化工作項目之一。
然而,對醒感戲的傳承與保護本身,又是一項全方位、系列化、深層次的復雜系統(tǒng)工程。為了更加全面系統(tǒng)、深入細致地研究并落實這一重大文化課題,本文將其分解為以下三個理論層面,進行系統(tǒng)化的研究與解讀。
一、傳承與保護的重要意義
醒感戲傳承與保護的第一個層面,是傳承與保護的重要意義。這是一個理性認知系統(tǒng),但又是一個智力支撐與能量之源的“軟系統(tǒng)”。
理性認知以實踐為基礎,反轉過來指導實踐。誰也無法否認理性認知對于行為的重要指導作用。只有充分認識到醒感戲傳承與保護的重要意義,才能把這種理性認知轉化為巨大的實踐智力與行動能量,從而做好具實的傳承與保護工作。
具體而言,醒感戲傳承與保護的重要意義,又有以下幾個層面:
(一)民族文化的重要意義
民族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靈魂和血脈,也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世界上所有國家的所有藝術,都以民族文化精神為其生命。對此,古今中外的許多思想家、文藝家早已達成共識,并有過許多精辟的論述。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作家伏爾泰明確地指出:“誰要是考察一下所有其他各種藝術,他就可以發(fā)現(xiàn)每種藝術都具有某種標志著產生這種藝術的國家的特殊氣質?!盵2]他所說的“國家的特殊氣質”,就是民族文化的特質。19世紀俄國著名作家赫爾岑也明確地指出:“詩人和藝術家們在他們的真正作品中總是充滿民族性的。”[3]而所謂“民族性”,也以民族文化特性為核心標志。
醒感戲的民族文化特征,十分鮮明而又濃郁。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層面:
1.融宗教、藝術為一爐。醒感戲最早是為逝者做道場時的一種表演形式,這種表演形式既具有我國傳統(tǒng)的民族宗教——道教的特點,又具有民族傳統(tǒng)藝術形式——戲曲的特點。
2.集儀式、戲曲為一身。醒感戲集道教內壇儀式與戲曲、雜技(翻九樓等)表演為一身,形成了民間祭祀儀式與山歌小調有機統(tǒng)一、完美結合的獨特的高腔戲曲劇種。其主旨在于祈求地方平安,演劇與儀式合二而一。
3.納道士、演奏為一家。醒感戲的扮演者,既是道士,又是演員,被群眾稱之為“穿起道袍是道士,著上戲衣是演員”。早期醒感戲的扮演者,一律為男性,是地道的納道士、演員為一家,具有雙重身份。
4.合劇本、科書為一體。醒感戲的劇本稱為“殤”,因為是為逝者超度亡靈,戲中的主人公皆為知殤者,故名。醒感戲的主要劇目均以“殤”命名,共有“九殤”:《逝女殤》(又名《遇花記》)、《毛頭殤》(又稱《毛頭花姐》)、《斷緣殤》(又名《目連救母》)、《精忠殤》(又名《精忠記》)、《撼城殤》(又名《長城記》《孟姜女》)、《狐貍殤》(又名《斬狐貍》)、《溺水殤》(又名《張?zhí)鞄熜l(wèi)國征番》)、《懺逆殤》(又名《桑孟一》)、《草集殤》(折子戲集,包括《白虎》《龍船》《神橋》等)。這些劇目,都是配合內壇法事而編寫的,是內壇科儀的科書。但與此同時,它們又具有明顯的戲曲劇本的特點,所以是劇本、科書的一體化,既是劇本又是科儀本,既娛神又娛人。換言之,是用戲曲形式實現(xiàn)科儀功能,或謂科儀形式表現(xiàn)戲曲功能。二者融為一體,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二)地域文化的重要意義
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地域文化特色愈鮮明,民族文化特色就愈濃郁。因此魯迅說:“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為世界的,即為別國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國之活動有利?!盵4]
醒感戲為永康市所獨有,它集中體現(xiàn)出永康市的地域文化特色。永康作為道教圣地與歌舞之鄉(xiāng),自宋代開始,就在每年農歷八月十三,舉行“胡公大帝廟會”,例演“壽龍戲”“財神戲”“三十六行戲”“目連戲”等儀式劇。元末明初,南戲從溫州傳至永康,形成南北戲曲大交匯,于是形成了醒感戲的雛形——水陸道場中的做殤、翻九樓等表演。后經(jīng)歷發(fā)展期,至清末民初,達到鼎盛期。在各種戲曲“斗臺”中,一度處于“壓臺”地位。當時有詩點贊:“三十六班斗勝來,唯有做殤壓諸臺。黃昏觀劇到天明,九樓壇前忘家歸?!?/p>
(三)戲曲藝術的重要意義
醒感戲在中國300余個地方戲曲劇種中,獨樹一幟,有其獨有的審美特征。其音樂中的“道士腔”,具有明顯的道教科儀音樂特點。其念白也多用永康土語。從戲曲的藝術價值考量,它繼承了南戲的傳統(tǒng),保留了大量的南戲“本無宮調,亦罕節(jié)奏”的“村坊小曲”,并保留了南戲早期的遺存劇目《孟姜女》《精忠記》等;同時,醒感戲的劇目古樸,其中的《斷緣殤》是研究目連戲的活教材,《白虎》是研究漢代百戲《東海黃公》的罕見資料。醒感戲的總體唱腔極為豐富,既有道士腔、民歌、小調,又有侯陽高腔、松陽高腔、亂彈、徵調等,是研究中國戲曲聲腔藝術中的曲牌聯(lián)套體、板腔體的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
由此可見,醒感戲傳承與保護的意義十分重大,萬萬不可小覷。
二、傳承與保護的必要原則
醒感戲傳承與保護的第二個層面,是傳承與保護的必要原則。這也是一個理性認知的“軟系統(tǒng)”,但同時也是一個導向系統(tǒng)與保護系統(tǒng)。
所謂“原則”,是觀察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準繩,也是行為的準則。因此,要做好醒感戲的傳承與保護工作,就必須認真遵循以下幾項必要的原則:
(一)藝術性與宗教性統(tǒng)一的原則
要充分尊重醒感戲獨有的藝術特點,做到藝術性與宗教性統(tǒng)一,使二者水乳交融。
(二)戲曲性與民俗性統(tǒng)一的原則
要充分繼承戲曲藝術的寫意化、虛擬化、程式化、行當化等審美特點,又要使演出活動與民俗活動的廟會、祭祀、慶典等密切結合,使二者有機統(tǒng)一、完美結合。
(三)理論性與實踐性統(tǒng)一的原則
對醒感戲的傳承與保護,一方面要以相關理論為指導,另一方面又重在實踐。要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堅持“空談誤國,實干興邦”。要將傳承與保護的各項具體工作抓實抓細,件件落到實處。
三、傳承與保護的主要舉措
醒感戲傳承與保護的第三個層面,是傳承與保護的主要舉措。這是一個“硬系統(tǒng)”和“實體工程”,也是本文研究與論述的重點。
具體來說,醒感戲傳承與保護的主要舉措,有以下幾項:
(一)組織落實
組織落實是醒感戲傳承與保護的人員保障,醒感戲的傳承與保護是靠人來做的,人是醒感戲傳承與保護的主體。在組織落實上,我們主要有以下幾點具體舉措:
1.機構落實。市里專門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確定了辦公人員與辦公地點,專門抓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工作。醒感戲的傳承與保護工作也列入其中。
2.項目落實。醒感戲已通過項目論證、項目申報等程序,正式立項,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確立了永康市非遺中心為保護單位。
3.項目負責人落實。醒感戲的項目負責人(法人代表)確定為呂美麗。
4.傳承人落實。醒感戲的傳承人是醒感人傳承與保護主體的主體、重中之重。首先是確定了醒感戲的傳承譜系,從清末民初至今,已有五代傳承人。
第一代:俞惠傳,清末民初在世,永康市石柱鎮(zhèn)俞溪頭村人。
第二代:俞孟蘭,清末民初在世,與俞惠傳同村。
第三代:俞益壯(1895-1977),俞溪頭村人,班主。
俞益進(1882-1941),俞溪頭村人,班主,正旦。
俞益山(1878-1956),俞溪頭村人,正吹。
第四代:俞巖法(1913-1987),俞溪頭村人,師從俞益進。
俞方來(1920-2003),俞溪頭村人,小花臉。
俞洪門(1920-1993),俞溪頭村人,二花臉。
第五代:池盧璋,永康池宅村人,班主,小花臉兼正生。
李忠林,池宅村人,小花臉。
池陳和,池宅村人,大花臉。
池瑞荃,池宅村人,小生。
池陳桃,池宅村人,旦角。
池金漢,池宅村人,老旦兼二花臉、四花臉。
現(xiàn)健在的傳承人:
俞海郎,男,俞溪頭村人,77歲。
俞圖強,男,俞溪頭村人,57歲。
傅培德,男,俞溪頭村人,60歲。
丁壽田,男,上丁村人,70歲。
應業(yè)襄,男,橙麓村人,80歲。
范香媛,女,俞溪頭村人,63歲。
徐蘇明,女,俞溪頭村人,57歲。
俞有花,女,俞溪頭村人,45歲。
俞紹宜,女,俞溪頭村人,58歲。
吳淑女,女,新樓村人,78歲。
(二)工作落實
醒感戲的傳承與保護,有許多具體的工作需要落實,其中我們已經(jīng)開展并取得實效的工作有以下幾項:
1.搜集醒感戲劇本及相關理論評論資料。自2001年起,永康市文化館就多次開展醒感戲的專項調查,搜集到醒感戲的9部劇本,建立了醒感戲資料庫,并編印出《永康醒感戲》劇本文本。
2.搜集整理醒感戲全部9個劇目的演出情況,確立了其中的代表劇目《毛頭花旦》。
3.組織演出活動。自2011年至今,我們先后組織了《毛頭花姐》《打城隍》等醒感戲劇目在各村鎮(zhèn)進行演出活動。充分利用永康市每年一屆的“文化遺產日”、“浙江好腔調”、“方山柿文化旅游節(jié)”等機會,舉辦上述醒感戲劇目演出活動,均收到理想的效果,使醒感戲深入民間,扎根百姓,深入人心,扎根鄉(xiāng)土。
4.開展醒感戲理論研究工作。對醒感戲的發(fā)展史,劃分出誕生期、發(fā)展期、鼎盛期三個歷史時期。對醒感戲的角色行當,總結出三行十二色:旦行有花旦、正旦、拜堂旦、老旦四色;白臉行有小生、正生、老外、副末四色:花臉行有大花、二花、三花、小花(四花)四色。以前均為男性扮演。表演風格總結為:粗獷、夸張、強烈。除把子功、椅子功以外,還有變臉、耍牙、噴火等技巧。聲腔為以干唱幫腔、曲牌聯(lián)套體高腔為主,集民歌、小調、道士腔(儺腔、目連高腔)、侯陽高腔、松陽高腔、西吳高腔、昆山腔、亂彈腔、徽調、時調等為一體。伴奏樂隊分工有堂鼓(主操單皮鼓、夾板,兼操大堂鼓)、正吹(操曲笛、大嗩吶)、副吹(操胡琴、小嗩吶,兼吹山火筒)、弦鑼(操大鑼、三弦)、磬鈸(操磬、大鈸,兼掌先鋒)、散手(操小鑼、小堂鼓,兼拿小道具)等。
5.搜集相關制品。包括特殊道具(鈴刀、鋼叉、錫杖、神燈等)、特殊樂器(山火筒、目連號、龍角等)、特殊服飾(無常高方白紙帽等)、特殊面具(四大金剛面具、雷公、白鶴、小鬼,牛頭、馬面等面具)。
6.發(fā)揮傳承人的主體作用。對醒感戲傳承人的保護工作做深做細,讓他們傳幫帶,并建立醒感戲傳承基地,發(fā)揮傳承人的主體作用。
(三)資金落實
資金支持是醒感戲傳承與保護的可靠保證。自2001年至今,永康市文化新聞出版局已撥付醒感戲傳承與保護的專項資金共計10萬元,用于調查、搜集、整理、編印《永康醒感戲》(劇本文本)5萬元;用于醒感戲劇目搜集、整理研究,建立醒感戲資料庫,以及支持傳承基地恢復排演醒感戲代表劇目,投入5萬元。
綜上所述,醒感戲的傳承與保護作為一項重要而又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涉及的范圍廣,觸及的層面深,達到的水準高,可謂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戒驕戒躁,不斷攀登,堅持不懈,扎扎實實地做好這項工作。
參考文獻:
[1]上海藝術研究所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編.中國戲曲曲藝詞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194.
[2]伏爾泰.論史詩[A].西方文論選(上卷)[C].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320.
[3]赫爾岑.赫爾岑論文學[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62.27.
[4]魯迅.魯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