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韜++毛建新
摘要:文章基于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的微觀家庭入戶調查數據CHIP,利用分位數回歸和分位數分解法分析了城鎮(zhèn)家庭和流動人口家庭的消費差異,比較研究了不同分位點處兩者的消費差異及其影響因素,并對不同收入人群的消費差異進行了分位數分解。研究發(fā)現:消費收入彈性大致呈現先升后降的倒“U”型,而流動人口家庭的消費收入彈性在不同分位點均高于城鎮(zhèn)居民家庭,兩者的消費收入彈性差異會隨著分位點的走高而逐漸縮小。此外,通過分位數分解還發(fā)現,消費總差異隨著收入的增加而增大,相對于較高收入階層,對于處于低分位端的低收入階層來說,回報效應對其消費產生的影響更大。
關鍵詞:流動人口; 消費差異; 分位數回歸; 分位數分解
中圖分類號:C9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4149(2015)04-0060-09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504007
一、 引言
農業(yè)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是工業(yè)化、現代化的必然趨勢。隨著城鎮(zhèn)化的推進,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至城市或非農產業(yè)就業(yè),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2013年全國農民工監(jiān)測調查報告》,2013年外出農民工總量為166億,占城鎮(zhèn)就業(yè)總量的43%。我國城鎮(zhèn)化率也從1978年的1792%攀升至2012年5254%左右數據來源:《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12》。。然而,勞動力市場管制放松的同時卻未進行全面的戶籍改革,人口流動以勞動力流動為主。由于戶籍制度的滯后,以勞動力流動主導的城鎮(zhèn)化進程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人口結構與經濟結構的扭曲,并制約經濟的發(fā)展。2014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了“積極推進城鎮(zhèn)化基本公共服務由主要對本地戶籍人口向對常住人口提供的轉變”,2014年12月4日,國務院法制辦發(fā)布《居住證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規(guī)定,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公民符合相關條件的,可以申領居住證,居住證持有人享受各項基本公共服務和便利。從而為勞動力的流動提供了更多制度保障。制度的改革能夠促使農村勞動力供給大規(guī)模轉移至非農產業(yè),不僅能提高勞動參與率以及勞動力的供給,帶來資源的重新配置,還能提高農民工的收入和社會保障程度,擴大消費從而平衡需求結構,達到提高潛在增長率的目的并促進經濟增長。
自2000年以來,我國居民消費率持續(xù)下滑,居民消費不足構成制約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啟動居民消費,如何擴大內需以促進經濟增長,成了學術界關心的重要問題。而農民工市民化是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需要。由于低收入者平均消費傾向和邊際消費傾向都更高,擴大內需必須以提高低收入群體消費水平為重點[1]。長期的城鄉(xiāng)二元經濟結構格局決定了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的多層次特征,城鎮(zhèn)居民和流動人口本文中的流動人口,特指非戶籍遷移人員,即離開戶籍所在地到外地居住,同時戶籍不發(fā)生遷移的人口。在消費水平、消費模式等方面都有著較顯著的差異。作為城鎮(zhèn)化過程中的重要群體,流動人口在我國居民消費行為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較之于城鎮(zhèn)居民,其消費特點如何?影響其消費行為的因素有哪些?在研究微觀主體的消費和儲蓄選擇行為的過程中,通過分析其消費行為的決策變量和特點,可以對宏觀經濟政策導向產生指導意義。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構建居民消費模型,重點研究影響不同居民消費群體的因素以及相關影響因素對消費的貢獻度。定量分析兩個問題:流動人口家庭與城鎮(zhèn)居民家庭的消費差異以及影響不同收入人群消費差異的主要因素。
本文的主要創(chuàng)新在于:引入分位數回歸的分析方法對流動人口與城鎮(zhèn)居民的消費差異進行比較分析,從分位數的角度評價影響收入與消費的因素,并利用分位數分解法對不同收入人群的消費差異進行分解,充分考慮消費群體的異質性,針對不同消費層次和消費地區(qū)的人群的消費特征進行分析。
二、 文獻綜述
西方消費理論的研究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凱恩斯的絕對收入假說開始,凱恩斯(Keynes)將收入引入對消費的研究,認為收入的增加會以一定的比例轉為消費,而這個比例會隨著收入增加而遞減\[2\]。第二階段,莫迪利安尼(Modigliani)和弗里德曼(Friedman)提出生命周期和持久收入假說\[3-4\]。持久收入假說(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認為消費者的收入可分為持久收入(permanent income)和暫時收入(transitory income),消費是持久收入的函數,由持久收入決定。生命周期假說(lifecycle hypothesis )提出消費者的消費是以一個人的生命周期中的收入為基礎的,消費者會平滑一生的消費,基于消費者效用最大化原則,跨時最優(yōu)化消費行為。生命周期理論為儲蓄率的長期穩(wěn)定性提供了一個合理的解釋。第三階段是霍爾(Hall)的隨機游走模型?;魻?/p>
在持久收入假說的基礎上引入了理性預期,得出消費的變化是不可預測的的結論\[5\]。第四階段,利蘭(Leland)、澤爾德斯(Zeldes)、卡羅爾(Carroll)提出并發(fā)展了預防儲蓄理論與流動性約束理論\[6-8\]。由此可見,消費理論經歷了一個短期到長期,個人完全理性到有限理性,確定性條件和非確定性條件的發(fā)展過程。
對于一個發(fā)展中的國家,中國的“儲蓄消費之謎”也引發(fā)國內外學者對中國居民消費和儲蓄進行了大量研究。中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期,在城鎮(zhèn)化的背景下,經濟轉型期的不確定因素如何影響居民的消費?長期的“二元經濟結構”模式制約消費的作用機制如何?這些疑問使得預防性儲蓄理論和不確定性理論成了我國消費問題的研究熱點。不確定性理論指出,在收入不確定的情況下,消費者會增加儲蓄。而對于居民而言,未來收入的不確定可能來自個人或家庭情況的不確定性,也可能來自經濟決策、經濟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由于我國資本市場的不完善,經濟的快速增長和轉型、社會保障體系的缺失,增強了居民的預防性儲蓄動機,國內學者針對不確定性對消費的影響開展了廣泛的研究。萬廣華等人通過測試霍爾的消費函數及拓展模型,分析了流動性約束與不確定性對我國居民消費行為演變的作用,強調了金融市場的不發(fā)達對我國居民消費的抑制作用[9]。萬廣華等人還對農戶儲蓄行為進行了研究,并使用家庭的財富存量、非農化程度、家庭成員是否在政府或事業(yè)單位任職等三個虛擬變量來衡量不確定程度[10]。羅楚亮通過分析收入不確定性、失業(yè)及醫(yī)療等支出的不確定性對城鎮(zhèn)居民的消費影響,認為不確定因素對城鎮(zhèn)居民消費有顯著負效應[11]。施建淮和朱海婷指出我國居民的儲蓄行為中的確存在預防性動機[12];易行健等人指出,二元經濟結構所帶來的農村居民收入不確定性,導致農村居民擁有更強的預防性儲蓄動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