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延春 潘德峰 鄒志國
摘要:在江蘇濱海鹽漬土區(qū),采用水稻秸稈為材料制作田間暗溝,避免就地焚燒污染環(huán)境,通過設置不同間距暗溝試驗組合及對照,觀測各試區(qū)地下水位埋深及土壤含水率。結果表明,使用水稻秸稈制作的暗溝可在雨后快速排除田間積水,較快降低土壤含水率,減少澇漬災害;增加降雨入滲量,加大地下水排泄量,促進土體中的易溶鹽分隨水排出,有效控制深層高礦化度地下水水位上升,降低鹽漬土壤返鹽概率,最終達到加速鹽漬土改良的目的。
關鍵詞:水稻秸稈;鹽漬土改良;暗溝;排水降漬
中圖分類號: S276.7+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5)03-0373-03
水稻秸稈中含有約35%纖維素、25%半纖維素、21%木質素及其他物質,它們主要以細胞壁的形式存在。20世紀70年代以來,水稻秸稈作為農村主要燃料的局面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秋收季節(jié),農民將秸稈就地焚燒,不但浪費了農業(yè)資源,而且嚴重污染了環(huán)境。秸稈還田,可以就地取材,廣開有機肥源,變廢為寶,是充分利用秸稈資源的有效途徑之一。
秸稈在不同土壤質地中腐解速率不同[1],覆蓋在表層的秸稈,在輕壤土中腐解最快,中壤土次之,重壤土最慢;翻壓在土壤中的秸稈在中壤土、重壤土中腐解較快,輕壤土較慢;秸稈翻壓在土壤中比覆蓋在表層腐解率快,且以埋深5 cm時腐解最快;秸稈在不同的腐解階段下腐解速率不同,一般前期快,后期慢。水稻秸稈腐解速度慢且具有較好的孔隙度和透水性[2],孔隙度為60.99%左右。水稻秸稈腐解至210 d時,被機械組織所包圍的維管束變化不大,仍是部分斷裂,表皮和機械組織也沒有受到明顯破壞。秸稈還田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3],改善土壤結構,培肥地力、減少化肥施用量,對降低農業(yè)面源污染、促進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研究根據水稻秸稈孔隙度較大、透水性好、深埋后腐解速度較慢、腐解后能增加土壤團聚體及孔隙度等特點,在江蘇濱海鹽漬土地區(qū)將水稻秸稈還田與暗溝排水有機結合,先在大田開溝,再將水稻秸稈成捆埋入溝底覆土,形成稻草暗溝,用于田間排水降漬,在做到秸稈資源化利用的同時,還可增加耕地面積,加速鹽漬土的改良進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水稻秸稈取自江蘇省東臺市東川農場。秸稈自然曬干,然后捆成直徑20 cm、單根稻草自然長度的草捆。
試驗區(qū)位于江蘇省東臺市梁垛河閘西南3.5 km,西鄰G228國道,北依海堤公路。試驗區(qū)內地勢平坦,地面高程一般為3.7 m(黃海高程)左右。該區(qū)域于1998年圍墾而成,土壤成陸時間較短,土壤在成陸過程中受海水浸漬,土體含鹽量較高,0~100 cm土體平均含鹽量在4.0 g/kg以上,為重鹽土。土質為沙壤土,有機質平均含量為8.7 g/kg,土壤貧瘠且結構較差。試驗區(qū)土壤理化性狀見表1[4]。
1.2 試驗方法
1.2.1 試驗區(qū)平面布置 2012年10月下旬的稻收季節(jié),在試驗區(qū)內沿排水溝方向(東西向)選取300 m長、50 m寬的田塊,設A、B、C、D共4個試驗小區(qū),每個試驗小區(qū)寬50 m,做成50 m×50 m標準格田。A試區(qū)和D試區(qū)外側各設50 m隔離帶,各試驗區(qū)之間除設置田埂外,另設置埋深1.2 m的塑料薄膜墻作為土壤剖面隔水帶,阻斷各試區(qū)間土壤水分側滲。A試區(qū)每個格田布置3條吸水暗溝,溝距為17 m。B試區(qū)每個格田布置5條吸水暗溝,溝距為10 m。C試區(qū)每個格田布置8條吸水暗溝,溝距為6 m。D試區(qū)為對照區(qū),不設吸水暗溝。緊鄰固定排水溝的一側設1條地下積水溝,與吸水暗溝垂直,與固定排水溝平行,距田埂1~2 m。設置排水管與積水溝垂直,排水管一端垂直插入積水溝,另一端從固定排水溝引出,并安裝可控制出水量的閥門,用以控制農田地下排水。吸水暗溝末端埋深80 cm,出水口處埋深90 cm,坡降 1/1 000。各試驗小區(qū)布置形式如圖1所示。
1.2.2 技術要求 吸水暗溝:吸水暗溝溝底埋深控制在地面以下80~90 cm(靠積水溝一側90 cm),開挖溝槽時盡量做到溝底平整,坡降1/1 000,鋪墊捆扎結實的直徑20 cm的水稻秸稈捆,后覆土。積水溝:埋深90 cm,溝中鋪墊秸稈要求與吸水暗溝一致。排水管:采用直徑11 cm的PVC管,與積水溝相接處采用PVC擴口三通相連。出水口:裝塑料球閥,控制出水并計量,在農溝邊坡設置磚砌閥門井,以便管理維護。
1.2.3 觀測內容及觀測時間 (1)田間剖面土壤含鹽量:每個試驗小區(qū)在土壤剖面10、30、50、70 cm深各取3處平行土樣,集中到實驗室分析,每月檢測1次。(2)
田間剖面土壤水分:雨后3 d取3處平行土樣,烘干法測定土壤剖面5~10、15~20、35~40、60 cm土層的含水率。(3)
地下水位:在每個試區(qū)中間位置打一眼深度3 m地下水位觀測井,觀測試驗區(qū)地下水位情況,井口高出地面0.5 m,濾水管長1 m,用棕皮包扎為反濾層。
2 結果與分析
2.1 水稻秸稈暗溝明顯提升地下水排降速度
觀測秸稈表明,用水稻秸稈鋪墊的暗溝具有加速排降地下水及協(xié)調土壤水分的作用。2013年7月20—21日降雨量為58 mm,雨后3~7 h地面基本無積水,雨后3 d,各試區(qū)平均地下水位降至埋深0.85 m,而對照區(qū)在相同時間內只降至埋深0.30 m,暗溝有效地提高了地下水的排降速度(速率提高64.7%),同時也更好地協(xié)調了土壤水分。由平均地下水位埋深過程線圖可以看出(圖2),地下水位埋深較淺時,暗溝試區(qū)地下水位下降速度明顯快于對照區(qū),當地下水位埋深超過0.9 m時,暗溝試區(qū)和對照區(qū)地下水位差距開始縮小,逐漸趨于一致;當地下水位埋深超過1.5 m時,暗溝區(qū)和對照區(qū)地下水位基本相同。
2.2 暗溝間距與土壤含水率關系
由表2各處理雨后3 d土壤平均含水率的對比可以看出,暗溝間距設置越小,其剖面土壤含水率下降速度也越快。其中,暗溝間距6 m的試區(qū),土壤含水率下降幅度最大,平均下降率達14.85%,而對照區(qū)平均下降率僅3.71%。各區(qū)土壤剖面平均含水率變化見圖3。
2.3 暗溝排水加速土壤脫鹽
暗溝可降低土壤含水率,增加降雨入滲量,加大地下水外排量,促進土壤中的易溶鹽分隨水排出,同時也可有效控制深層高礦化度地下水上升,降低土壤返鹽返堿的概率,最終達到加速鹽堿土改良的效果。各試驗區(qū)不同層位鹽分變化趨勢見圖4、圖5、圖6、圖7。
2.4 暗溝間距越小土壤鹽分下降速度越快
通過對2013年5月至10月各試區(qū)土壤剖面平均鹽分對比分析,暗溝間距設置不同,其脫鹽效果也有差異,土壤脫鹽效果隨暗溝間距縮小而逐步提高(圖8)。
3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表明,用水稻秸稈做暗溝是秸稈資源綜合利用的途徑之一,有助于解決秸稈焚燒污染環(huán)境的問題。秸稈暗溝能提升地下水排降速度,而且暗溝間距越小,地下水排降速度越快[5]。當地下水降到暗溝埋設深度時,地下水排降速度將會下降,并逐漸與對照區(qū)趨于一致;增加降雨入滲量,加快鹽堿土改良的速度,同時還可以降低返鹽返堿的概率。但是用水稻秸稈做暗溝有一定時間局限,由于秸稈在土壤中會慢慢腐解,時間長了其作為暗溝的功能會喪失,水稻秸稈暗溝的時效性尚待進一步研究。本研究僅選用水稻秸稈為材料做暗溝,今后可以探索選用其他耐腐解植物秸稈做暗溝,以提高暗溝排水降漬的時效性。
參考文獻:
[1]武 際. 水旱輪作條件下秸稈還田的培肥和增產效應[D]. 武漢:華中農業(yè)大學,2012.
[2]李逢雨. 秸稈還田養(yǎng)分釋放規(guī)律及稻草化感作用研究[D]. 雅安:四川農業(yè)大學,2007.
[3]王海景,康曉東. 秸稈還田對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影響[J]. 山西農業(yè)科學,2009,37(10):42-45,63.
[4]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77.
[5]房寬厚,賴偉標. 農田灌溉與排水[M]. 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93:2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