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杰
我在舟山本島土生土長,或許太過熟悉,對南海普陀已經(jīng)充耳不聞。這個由海洋與旅游擠出工業(yè)氣息的城市,骨子里卻還只是長江的入??冢虼舜蠛:蜏嘃S的江水一般,看上去如同黃沙漫眼。讓我停止世界上所有的海都如這里一樣的想法的,是在我隨捕魚的父親來到東極島之后。定海與沈家門的魚蝦被哄搶而光,父親精心保養(yǎng)的大功率漁船施展不開拳腳,他打算與在東極島的好兄弟張叔一起開墾尚未被過度捕撈的東極海域。
張叔人生得壯實,早些年在廣州打拼,見過大風大浪,與其給他貼上“漁民”的標簽,倒不如冠之以“老水手”的光榮稱號。在船上工作時,他有力的臂膀把網(wǎng)撒得老遠,收網(wǎng)時則干脆利落,不拖泥帶水。有次遭遇大浪天氣,船底栓吃重,張叔在搖晃的船艙里搶修,平衡能力強得像馬戲團的走鋼絲表演者,用破網(wǎng)撕出繩結(jié),固定住栓臺,整個過程一氣呵成。之后,唯獨這個栓臺上的拴繩,一次沒斷。父親評價他:有年輕人的氣力,也有老把式的智慧。正因為父親這樣的欣賞,兩個人齊心協(xié)力,成就了一支興旺的捕魚隊伍。
阿太是個文縐縐的神婆,我暫住在張叔家的4個月里,阿太和東極島給了我極其深刻的印象:她總是邁著顫顫巍巍的雙腿,從家里走到岸邊,即使已經(jīng)70多歲了,釣魚捕蟹也總是掛在嘴邊。老人們都很實在,撒張網(wǎng)在岸邊坐一下午,網(wǎng)中就是晚餐。誰家要是收成不夠,分享是必然的事。吃飯,吃的不僅僅是飯。
于我而言,相處時間最長的人,便是張叔家10歲的女兒了。她總是穿著灰色的亞麻褲子,套上一件格子襯衫,一雙麻編拖鞋,就可以打發(fā)掉整個夏天。小姑娘有一頭長發(fā),她總是用一根最普通的橡皮筋整把扎起來。她很少說話,常常只是用她那黑亮的大眼睛看著我。
令我驚訝的是,張叔從廣東回來時,拉回來一箱子書,打開一看,有些被海水浸濕,風一吹,都是咸咸的味道。你會發(fā)現(xiàn),你打開的不是書,是海水。父親的漁隊出海那幾天,張叔的女兒會帶上一本木心老先生的詩集在海邊看,若是看累了,就下海游一會兒。我們之間很少說話。我呆呆地望著海水,她竟能明白我想劃船的心思。兩山之間的淺海峽灣,水干凈得有些透明,她盤坐在小船上,望著西福山臥佛,為父親祈福。無論她的心是否澄明,我都能感覺到一絲禪意。
阿太在入夜之后常給我們講她年輕時的故事。阿太原是陸上一戶人家的女兒,隨商隊出海,遇到海難被沖上島,父母想要把她接回去,她搖搖頭,緊握著照顧了她半個月的小伙子的手。她說,年輕時候在陸上沾了不少污濁氣,一些世故人情可能會把正常人折騰得半人半鬼,倒不如在這孤島上,慢生慢死,誠誠懇懇,也不枉上天賜給她一條命。她的丈夫后來死于30年前的臺風。我問她為什么不再找一個伴,獨自撫養(yǎng)張叔長大不辛苦嗎?她眼神明亮溫柔,笑著說:“人這一生,做一件事,愛一個人,就很難了,怎么能三心二意呢?”
阿太大病,是我在島上幾個月的生活中遇到的唯一大事。有一天,她在高掛的太陽下釣魚,突然眼前一黑暈了過去,這時正遇漁隊暫時休整期,全村人踏破門檻前來噓寒問暖,我在這孤零零的小島上,見到了我一生中最溫暖的畫面。阿太跟我說,東極島上,除了人,其他都是野生的。我們在這無邊無際的大海上,只是一具皮囊罷了。向這大海,只取溫飽,不毀根基。阿太面對突如其來的重病,顯得很平靜。我問她為什么不難過,她滿是壽斑的臉舒展開來:“天長命短,舍得就好?!?/p>
阿太去世后,我記住她的話,沒哭,心里的難過,海風一吹也就散了。張叔家里人準備喪事,倒也沒有大悲大痛,全村幾十號人,都在這一刻緘默不語,對他們來說,海島人多海難,壽終正寢,已是天大的福氣。在一個溫和的晴天,阿太被葬在了東福山的半山腰,從這,一眼就能看到西福山臥佛。
冬至來臨前,我們決定離開,張叔和我父親終于有時間在海邊吃上一盤佛手貝,喝上幾碗清酒,張叔的女兒送給我好幾本她最愛的書,她畫的漁畫,還有一些海鮮。她用黑亮的大眼睛看著我,想了想,一語不發(fā),解下橡皮筋硬塞給我。
回家之后的很長時間,我試著給她寫信,但東極島上的郵政不便利,加上我?guī)状伟峒?,后來就沒了消息。
多年之后,在回鄉(xiāng)的船上碰到同樣是在本島長大的老同學,我們靠在渡輪的欄桿上看著渾濁的海水。他開口,小時候的確是不懂鄉(xiāng)愁的滋味,離開了之后才知道這海水居然是家鄉(xiāng)唯一的刻紋。大??倸w是包容一切的,無論是渾沙還是濁泥。只要舟山東海不干涸,我這一輩子都有家可回。
有時我會突然想起,海邊沉默的女孩子,船上不動如山的張叔,和海風中微笑的阿太,想起那段在東極島的日子,想起木心老先生的《從前慢》:
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jié){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人家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