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
【摘要】目的 觀察腦心通膠囊聯(lián)合地黃飲子治療皮層下動脈硬化性腦病的療效。方法 將136例皮層下動脈硬化性腦病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72例和對照組64例。對照組給予腦心通膠囊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地黃飲子治療,1個療程后觀察兩組療效。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06%高于對照組的76.5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腦心通膠囊聯(lián)合地黃飲子治療皮層下動脈硬化性腦病,能夠有效的降低機體的血液黏稠度,改善患者腦部的血液供應,從而降低患者因腦部組織損傷所造成的繼發(fā)性炎癥損傷或缺血性損傷,從而保護腦部組織,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皮層下動脈硬化性腦??;腦心通膠囊;地黃飲子
【中圖分類號】R543.5 【文獻標識碼】B
皮層下動脈硬化性腦?。⊿AE)為臨床上一種特殊的高血壓性腦血管疾病,可因皮質下髓質動脈壁硬化而引起,因此又可稱之為慢性皮質下腦病。多見于既往有高血壓疾病、假性球麻痹、進行性癡呆、錐體束及錐體外系損害等病史的中老年患者,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慢性進行性癡呆[1]。以往診斷本病多依靠病理診斷,近年來隨著CT和MRl的發(fā)展,為本病的早期診斷和預防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本病由于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本文采用腦心通膠囊聯(lián)合地黃飲子治療皮層下動脈硬化性腦病,療效顯著,現(xiàn)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皮層下動脈硬化性腦病患者136例。隨機分為治療組72例和對照組64例。治療組男47例,女25例,年齡49~71歲,病程5個月~7年,高血壓病史4~26年;對照組男59例,女56例,年齡52~77歲。病程6個月~8年,高血壓病史3~24年。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基礎治療:阿司匹林75 mg/次,非絡地平控釋片510 mg/次,均1次/d;葉酸5 mg,維生素B12100 μg,均3次/d;將血壓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對照組給予腦心通膠囊口服治療,4粒/次,3次/d。治療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地黃飲子治療,藥物組成為:生地黃、茯苓、石菖蒲、巴戟天、肉蓯蓉各15 g,桂枝、五味子、麥冬、山茱萸、遠志、附子、石斛、淫羊藿各10 g,大棗5枚,薄荷4 g,干姜3片??筛鶕?jù)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加減:氣虛者可加黃芪、紅參;血虛者可加當歸、雞血藤;陰虛者可加女貞子、旱蓮草;頭痛者可加菊花、蔓荊子、白芷;少寐者可加夜交藤、合歡皮;心悸者可加酸棗仁、柏子仁。1劑/d,分早晚兩次溫服,30天為1療程。
1.3 療效判定方法
痊愈:患者的臨床不適癥狀基本消失,與治療前相比患者的長谷川癡呆量表(HDS)及簡易智能量表(MMSE)積分均增高10分以上;顯效:患者的臨床不適癥狀得到顯著的改善,與治療前相比患者的HDS及MMSE積分均增高5分以上;有效:患者的臨床不適癥狀有所好轉,與治療前相比患者的HDS及MMSE積分提高均不足5分;無效:患者的臨床不適癥狀無任何改善,甚至加重,其中HDS及MMSE積分與治療前相比無變化??傆行?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06%高于對照組的76.5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后療效比較 [n(%)]
組別 n 痊愈 顯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率
治療組 72 32(44.44) 21(29.17) 14(19.45) 5(6.94) 93.06*
對照組 64 21(32.81) 16(25.00) 12(18.75) 15(23.44) 76.56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3 討 論
腦心通是由葛根、赤芍、紅花、乳香、川芎、當歸、丹參、全蝎、地龍、水蛭等16味中藥組成的。方中的紅花可抑制和解聚血小板的聚集;川芎中的有效成分川芎嗪具有顯著的鈣離子拮抗作用,不僅可依賴性地抑制心肌成纖維細胞的增值,同時對膠原的合成也有抑制的作用;丹參主要含有丹參酚酸和丹參酮,對磷酸二酯酶具有抑制作用,可減輕動脈痙攣,從而達到降血壓的目的;全蝎、地龍可最大限度的減少動脈硬化斑塊,降低膽固醇,促使血栓最終溶解;水蛭可發(fā)揮肝素樣作用,具有顯著的抗凝功效。本品不僅能夠對抗自由基的損傷,還可抑制神經(jīng)細胞的凋亡[2]。地黃飲子方中的生地滋補心腎以壯陽,涵木以制虛風。茯苓、菖蒲、遠志化痰開竅、交通心腎。巴戟天、五味子、山茱萸、附子能夠增強君藥生地之力,其中巴戟天補腎助陽、緩肝養(yǎng)筋,五味子、山茱萸滋養(yǎng)腎陰,滋肝以祛虛風、斂虛陽;肉桂、附子不僅可溫腎助陽,還可暖肝溫煦筋肉。麥冬、石斛滋陰斂液,強壯肝陰,滋養(yǎng)筋脈,上承津液。而給予少許棗、薄荷、姜以和胃。全方配伍共奏滋補下元,化痰開竅[3]。
綜上所述,腦心通膠囊聯(lián)合地黃飲子治療皮層下動脈硬化性腦病,能夠有效的降低機體的血液黏稠度,改善患者腦部的血液供應,從而降低患者因腦部組織損傷所造成的繼發(fā)性炎癥損傷或缺血性損傷,從而保護腦部組織,值得在臨床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崔付生.丁苯肽治療皮質下動脈硬化性腦病療效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1):144-145.
[2] 鄭澤輝.腦心通治療皮質下動脈硬化性腦病臨床分析[J].安徽醫(yī)藥,2011,15(07):892-893.
[3] 孫玉峰,趙明珍.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皮質下動脈硬化性腦病[J].中外健康文摘,2012,9(5):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