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元斌,林叢發(fā),鐘愛清,尤云桂
(寧德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福建 寧德355017)
黃梔子(Gardaniajas minoides Ellis)為茜草科梔子屬植物。其成熟果實是種傳統中藥,性苦寒、無毒,歸心、肝、肺、胃經,具有護肝、利膽、降壓、鎮(zhèn)靜、止血、消腫等作用[1]。黃梔子主產于福建、江西、四川、廣西等地,喜溫暖氣候,不耐寒、耐旱,主要采用扦插育苗進行繁殖,但育苗周期較長。
全光照噴霧嫩枝扦插育苗技術廣泛運用于花卉苗木的扦插繁殖[2-4],具有材料來源豐富、易生根、育苗周期短、產苗量大等特點。該育苗技術在黃梔子扦插育苗上尚未見報道,因此,本試驗對黃梔子進行全光照噴霧扦插試驗,探討其生根的效果,以期為黃梔子的扦插繁殖提供依據。
黃梔子插穗采自福建恒康生態(tài)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全光照自動噴霧扦插育苗設備采用SL-Z 型葉濕自控儀及配套裝置,購于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林業(yè)工廠化育苗研究開發(fā)中心;生根粉(ABT)由上海伯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粗細均勻的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去除梢部未木質化部分,剪成8 -10 cm的插穗,保留最頂部2 片小葉,上切口距芽1 cm 左右剪成平口,下切口靠近腋芽處45°斜切,20 -30 枝捆扎,備用。
2013年4 -6月在福鼎市貫嶺鎮(zhèn)茗洋村苗圃園進行扦插試驗。扦插苗床宜選擇陽光充足,地勢平坦,排水良好,離水源和電源較近的地方。扦插床為圓形,直徑與噴霧裝置雙臂噴水管長度相同或略長,中心高于四周,高度差約為40 cm。扦插床外周用磚砌起,高度約為40 -50 cm,最低處留出排水孔。插床基質分3 層,底層為碎石塊,鋪設厚度約為15 -20 cm;中層為粗河沙,粒徑為0.3 -0.5 cm,鋪設厚度約為15 cm;面層為細河沙,鋪設厚度約為20 cm。河沙要求干凈、無污染、無雜質,填實壓平。扦插前用50 mL·m-2福爾馬林加水6 -12 L 稀釋后噴灑于基質上,立即用塑料薄膜覆蓋1 -2 d,曝曬一段時間后進行扦插試驗[5]。
以ABT 為促根劑,用95%無水乙醇溶解后,配制成100、200、300、500 mg·L-14 個處理濃度,以清水處理為對照(CK)。隨機區(qū)組排列,3 次重復。每個處理100 個插穗,扦插前分別用不同濃度的處理液浸泡插穗基部10 min。插穗扦插完后應澆透水1 次,并開啟自動噴霧系統。扦插初期,晴天每10 -30 min噴霧30 s,陰雨停噴或少噴,相對濕度保持在80%左右,以葉面上有水霧但不滴水珠的狀態(tài)為宜。開始生根后應逐步控制水量,延長噴霧時間間隔。扦插后每隔1 周噴灑0.3%多菌靈800 倍液進行殺菌消毒。扦插1 個月后每隔15 d 噴灑2%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混合液進行葉面追肥。
扦插70 d 后統計插穗生根率、平均根長、平均根數、根系效果指數。生根指長出長度0.5 cm 以上的根;平均根數為生根插條一級側根和不定根的平均數量;生根率/% =(生根插條數/插條總數)×100;平均根長=插條生根總長/插條生根總數;根系效果指數=(平均根長× 平均生根數× 生根率)/生根插條數[6-7]。
采用DPS 3.01 和Microsoft Excel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
黃梔子插條扦插15、30 d 后,觀察ABT 對插條基部愈傷組織形成的影響,結果見表1。由表1 可知,扦插15 d 后除了CK,其他濃度處理的黃梔子插條部分均有愈傷組織形成,其中200 mg·L-1的大部分插條已形成愈傷組織,且較為一致;CK 愈傷組織形成時間遲于各處理。扦插30 d 后5 個處理的黃梔子插條均出現愈傷組織,其中100、200、300 mg·L-13 個處理基部均出現黃白色根點。
表1 ABT 處理對黃梔子插條愈傷組織形成的影響Table 1 Effects of ABT treatment on G.cuttings callus formation
由表2 可知,100、200、300 mg·L-1ABT 處理后,黃梔子插穗扦插生根率、平均根數、平均根長、根系效果指數均顯著高于CK。其中,ABT 處理濃度為200 mg·L-1時效果最佳,說明在一定濃度范圍內隨著ABT 處理濃度的增加,能顯著提高黃梔子的扦插生根率;當處理濃度達到500 mg·L-1時,扦插生根率、平均根數、平均根長、根系效果指數反而低于CK,說明高濃度的ABT 能抑制黃梔子插穗生根。
表2 ABT 處理對黃梔子扦插生根的影響1)Table 2 Effects of ABT treatment on Gardaniajas rooting of cuttings
本研究表明,適宜濃度的ABT 處理可顯著提高黃梔子插穗扦插的生根率、平均根長、平均生根數和根系效果指數,從而提高插穗成活率。200 mg·L-1ABT 處理10 min 黃梔子插穗生根效果最佳,當濃度達到500 mg·L-1時,插穗的生根效果反而低于CK,說明高濃度的ABT 對黃梔子扦插生根具有抑制作用。扦插1 個月后黃梔子插穗基部均出現白色根點,且大部分是從切口上方0.1 -1.0 cm 的根皮部產生的,而愈傷組織處根點較少,這與章志紅等[3]的報道一致。
綜上所述,黃梔子扦插采用全光照噴霧扦插技術是可行的,不但可提高黃梔子扦插的效率,而且生根速度快,縮短了扦插時間。
[1]馬新起,周慧,高景,等.黃梔子提取技術開發(fā)研究進展[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7,18(2):493 -494.
[2]李宏,劉燦,鄭朝暉,等.幾個樹種和花卉生根粉處理全光照噴霧扦插生根試驗[J].江蘇農業(yè)科學,2009,38(6):237 -239.
[3]章志紅,蔣聯方.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梔子扦插生根的影響[J].湖北農業(yè)科學,2012,51(5):934 -936.
[4]查振道,賈曉衛(wèi),張金環(huán).60 個樹種全光照噴霧扦插育苗試驗[J].陜西林業(yè)科技,2001(4):10 -18.
[5]黃鵬,譚運德,祝亞軍.連翹全光照噴霧嫩枝扦插育苗及造林管理技術[J].江蘇農業(yè)科學,2012,40(11):182 -183.
[6]薛利艷,康永祥,張丹,等.毛梾全光照噴霧嫩枝扦插繁殖試驗[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12,40(11):10 -14.
[7]黃雪彥,呂惠珍,彭玉德,等.雞血藤扦插繁殖技術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38(11):5621 -5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