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勇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改革,為了迎合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必須要做好教學方式的改革,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做好創(chuàng)新教學,從而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主要是對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方式的改革進行了研究思考,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語文;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其優(yōu)勢也逐漸顯露出來,改變了傳統(tǒng)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也要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新,能夠促進學生主動性學習,從而來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問題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首先是教學中教師對學生不夠關注,導致了探究性學習僅僅是處于形式化,目前很多教師都應用了一些合作學習法,但是由于自身的指導不當,導致學生合作意識很差,缺乏探究的欲望,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1]。其次,是課堂教學管理十分混亂,在課堂教學中,雖然教師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但是卻無法很好地應用新型的教學方式,有些教師過度用游戲教學法,導致一節(jié)課僅僅是在做游戲玩耍,學生沒有學到知識,影響了課堂的秩序。另外,教師隨意運用多媒體教學,將課文內容完全用多媒體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并且課件設計得十分絢爛,這使學生一節(jié)課時間僅僅是觀看了豐富的課件表演,無法學到有用的知識。最后就是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中依然是運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做好教學改革相關策略
(一)朗讀教學,感悟文本
對于小學生來說,處于成長的初步階段,其思維能力不夠成熟,理解能力比較差,但是由于小學生的好奇心很強,對很多事物都十分好奇,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這一點對學生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讓學生進行文本內容的閱讀,從而來刺激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夠對文章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并且教師可以適當地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在朗讀中去解決這些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簡單地舉個例子,在進行課文內容《五彩池》的講解時,教師先提出一個問題:同學們,在進行課文閱讀后,你是否想在池里游泳玩耍?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進行閱讀[2]。學生在閱讀之后,之間相互討論,最后得出五彩池是可以游泳玩耍的。之后教師繼續(xù)提出問題:那么你想在里面玩耍么?之后教師讓學生進行課文內容的認真朗讀,尤其是一些重點段落,閱讀后學生進行討論,最后很多學生會說:五彩池是一個美麗的景點,我們不忍心去玩耍,破壞這種美感。這樣教師讓學生進行生動的朗讀,從而來使學生自身體會到五彩池的美感,從而來得出自身的感受,這樣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二)做好合作式學習
合作學習法是新課標要求下一個重要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但是對于合作學習法的應用,一直都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很多教師無法很好地應用合作學習法,導致了課堂效率十分低下,小組內的學生都是以閑聊為主,很少進行主動性學習[3]。因此,教師對于合作學習法的運用,必須要進行嚴格的思考,能夠充分地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并且在分組之后,要適當地引導學生進行討論,避免學生閑聊,影響課堂秩序。比如在進行課文內容《將相和》的講解時,教師不僅僅讓學生進行討論,同時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表演,能夠為組內每個學生分配不同的角色,從而來進行表演,這樣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對課文的內容進行深刻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合作學習法能夠使學生體會到自身的重要性,能夠善于挖掘自身的優(yōu)勢,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三)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
目前很多教師在進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時,都不夠合理,有些過于依賴多媒體教學,這雖然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但是卻導致了學生在一節(jié)課的時間僅僅是進行多媒體課件圖片的觀賞,卻無法很好地學習到需要的知識,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師進行教學時,一定要合理運用多媒體,能夠將板書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相互結合,對于一些重點知識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進行演示,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另外對于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能夠做一些過于絢爛的圖片以及視頻等,避免學生忘記學習,只顧欣賞。
(四)突出學生學習主體地位
目前,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中,必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愉快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是學習中的引導者,學生在學習中,要善于挖掘問題,并且自行解決問題,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自主互助學習能力,以及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是與生活實際相互聯(lián)系的,因此,教師可以適當地舉行一些活動,使學生能夠走出課堂,在實際生活中發(fā)掘語文知識,從而來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教師可以舉行一些比賽,演講或是辯論會等,從而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結語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基于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師要對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改革,能夠利用新型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從而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要合理地利用多媒體,善于利用問題教學法,科學合理地進行合作學習法的實施等,從而來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羅劍寵.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1(03):15-16.
[2]趙財經.推進小學語文教學整體改革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12,2(04):25-26.
[3]杜潔瓊.小學語文教學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基礎教育研究,2010,3(03):30-3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