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世婧
一個清爽的夏日,我們來到了屠岸先生的寓所。92歲高齡的屠岸,身著干凈的白色短袖襯衣,精神矍鑠、口齒清晰,看上去要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他的書房兼做臥室,空間不大,簡單樸實,但屋里的角角落落以及地上都堆滿了書籍,書柜里更是盛滿了古今中外的詩集和文學作品。夏天的陽光透過樹枝和南窗,斜斜地落在深棕色的書桌上,屠岸正是在這間不大的屋里將詩歌的美好傳遞出去,灑向每一個讀者的心間。
從啟蒙到成長
屠岸是我國著名的翻譯家、詩人、出版家。他曾任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戲劇報》常務(wù)編委兼編輯部主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編輯。他翻譯的我國第一部中文全譯單行本《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堪稱經(jīng)典之作。2001年,他因《濟慈詩選》譯本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翻譯獎,2010年獲得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他把大半輩子都奉獻給了詩歌和翻譯,一生編譯出版了多部國外優(yōu)秀的詩歌選集。
屠岸是筆名,他的本名叫蔣壁厚,他稱取此筆名是模仿了魯迅用母親的姓,而“岸”字有對當時反動政府傲岸的意思。屠岸的母親是一位寫詩、作曲、繪畫、彈琴樣樣精通的才女,尤其是在詩詞丹青方面,造詣頗深,她帶給年幼的屠岸以詩歌文學上最早的啟蒙?!皩υ姼璧呐d趣,尤其是對中國詩詞的興趣是因為受到我母親的影響,她在我幼時教我《唐詩三百首》和《唐詩評注讀本》,這兩本書是1930年代在上海出版的線裝書。母親還教我用家鄉(xiāng)常州的口音吟誦古詩,我對詩的愛好,就從那時開始養(yǎng)成?!蓖腊秾Α冻霭嫒恕坊貞浀?。
在母親的教誨下,屠岸從小掌握了古詩詞的遣詞造句方法和平仄格律,這為他以后從事舊體詩和新詩創(chuàng)作以及十四行詩的翻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到了中學時代,為了躲避戰(zhàn)亂,屠岸隨家人歷經(jīng)波折逃到上海后,才得以繼續(xù)學業(yè)。到現(xiàn)在,屠岸仍能清晰地回憶起那時在上海一間夜校里學習英文的情景。當時這個夜校是一個英國老太太辦的,她嚴厲地要求所有學生達到倫敦上流社會交際時的發(fā)音標準,正是在那時,對語言有天賦的屠岸打下了自己最初的英文底子。
因為從小對詩歌的興趣,使得屠岸正式學習英文也是從英文詩開始的。“那時還沒有學語法,雖對詩真正傳達的內(nèi)容不求甚解,但先學背英詩。我讀高中時,表兄進了大學英文系。他的課本《英國文學作品選讀》和《英國文學史》都成了我的讀物。我把100多首英詩的題目抄在紙上,貼在墻上,然后用羽毛針遠遠地擲過去,看針扎到紙上的哪一題,便把那首詩找來研讀。經(jīng)過兩年多時間,我把100多首詩都研讀了一遍,然后選出我特別喜歡的詩篇,朗讀幾十遍、幾百遍,直到爛熟于心為止?!蓖腊侗硎?,這段時期不僅培養(yǎng)了他對英文詩翻譯的興趣,更培養(yǎng)了他對英文詩的感覺,這都是至關(guān)重要的。
追逐詩與美的一生
在屠岸的心中,詩歌反映了人的心聲,一經(jīng)發(fā)出,便成了詩,它們是靈魂的聲音。這些聲音不論喜怒哀樂,都是愛與美的表達,屠岸希望通過翻譯,讓中國讀者也能感受到來自不同國家的人的心靈與美。
屠岸對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濟慈的詩情有獨鐘,因為濟慈用美來抗衡社會的丑惡,與屠岸的價值觀相吻合。在1990年代初,屠岸花了3年時間,譯成《濟慈詩選》,1997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并獲得了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翻譯獎。2001年8月至10月,屠岸借應(yīng)邀赴英國諾丁漢大學講學之機,游歷了倫敦濟慈故居,并把《濟慈詩選》譯本鄭重地贈給濟慈故居管理處。屠岸說:“雖然我的譯本是必朽的,但是濟慈是不朽的?!?/p>
屠岸翻譯的《鼓聲》(惠特曼詩集)、《莎士比亞十四行詩》、《迷人的春光——英國抒情詩選》(與卞之琳等合譯)、《我聽見亞美利加在歌唱——美國詩選》(與楊德豫等合譯)、《英美著名兒童詩一百首》等也都在讀者中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尤其他以一人之力、歷時60年選譯的皇皇巨著《英國歷代詩歌選》,被譽為“英詩譯著的金字塔”,在翻譯界和詩歌界都留下重要的印跡。目前,他正計劃翻譯彌爾頓的《失樂園》和一部多卷本的《莎士比亞愛情詩全編》。此外,《屠岸譯詩精粹》《屠岸早年速寫素描集》和《屠岸詩文集》《屠岸譯文集》,也都在編輯過程中。
寫詩憑靈感,譯詩憑悟性。屠岸認為譯詩對翻譯者的要求相對更高,不僅要將原作的形式傳達過來,更重要的是要傳達原作的神韻。譯詩應(yīng)該是兩個靈魂的擁抱,實現(xiàn)譯者與原作者的合一,實現(xiàn)兩種語言的撞擊與交融。同時,他認為譯者跟自己的譯作之間應(yīng)該是父與子的關(guān)系,需要不斷地嚴厲要求、精心呵護和打磨,才能使作品更趨于完美,否則就會故步自封。對詩與美的深情追隨,使得如今年至耄耋的他依然保持豐沛的詩情,譯作和創(chuàng)作都充滿激情又內(nèi)蘊深邃。
一顆堅定不移的童心
作為當代中國詩壇泰斗級翻譯家與詩人,屠岸雖然已經(jīng)創(chuàng)作和翻譯了數(shù)本具有巨大價值的詩歌作品,為人類的文學庫添了許多珍寶,但屠岸從未喪失過自己的童心童趣,也從未放棄過對兒童詩歌的貢獻。屠岸曾比喻自己的心境“深秋有如初春”,那是紅樹黃花浸透了的豐盈、成熟和沉淀之后,詩人的一顆赤誠的童心和春日般的詩心仍舊在給人們帶來鮮活的感動。
今年,屠岸把目光再次聚在了孩子們的身上,就像人到晚年,方又喚起了童心一般,他與著名兒童文學家、詩人金波合著出版了獻給孩子們的中外現(xiàn)當代兒童詩歌集——《詩流雙匯集》。屠岸所譯著的那一冊書名叫作《窗里窗外》,里面包含50首他精選出的外國兒童詩譯作和自己原創(chuàng)的兒童詩。
此前,他也翻譯了相當數(shù)量的兒童詩歌,《哈默林的花衣吹笛人》《英美著名少兒詩選·好詩大家讀》等,著作有《夜燈紅處課兒詩》《深秋有如初春——屠岸詩選》等。屠岸還與妻子(筆名方谷繡)合譯過英國詩人斯蒂文森的兒童詩集《一個孩子的詩園》,甚至在他的譯作《英國歷代詩歌選》里面,他也專門把兒童詩歌放入其中。
“兒童詩屬于兒童文學,它的形式比文學更加凝練。有人認為兒童文學是‘小兒科,這種觀點我不認同。因為兒童是不能主訴的,你必須要有能力,首先要有童心童趣,有兒童審美的視角,還必須懂兒童心理,才能使作品直抵孩子的內(nèi)心,這并不簡單?!庇晃恢娙巳A茲華斯說過“兒童乃是成人的父親”,屠岸對此頗為贊同。他認為兒童是大自然的赤子,他們保留了最純粹的東西,成人想把自己身上的污濁去掉,應(yīng)該反過來向兒童學習。
屠岸始終喜歡接受新事物,像年輕人一樣投入地工作?!皼]有新鮮感就沒有詩,我每天看到東西都是新鮮的,太陽存在億萬年,但是每天看它都是新的。我完全可以做一個嬰兒,去擁抱生活。把每一天看做新的生命的開始,就不會萎頓、不會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