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菊
\[作者簡介\]
(1982),女,河北秦皇島人。助理研究員,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教學和行政管理。
\[摘要\]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工具。優(yōu)質教材的選用是高校實現(xiàn)人才培養(yǎng)根本任務、提高教學質量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基礎,科學選用優(yōu)質教材勢在必行。就高校教材選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解決當前問題、不斷提高教材選用質量的對策,以期創(chuàng)新教材選用思路,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
教材選用;教學質量;教材建設;高等學校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4634(2015)03005804
高等學校教材是課程內容具體化、教師教學的重要依據(jù),關系著教學目的、課程設置以及高?!叭瞬排囵B(yǎng)”根本任務的實現(xiàn)。《高等學校教材工作規(guī)程》中明確指出:高等學校教材工作要“大力提高教材質量,積極擴大教材種類,努力搞活搞好教材管理。”教育部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大力提倡編寫、引進和使用先進教材?!痹诮逃俊镀胀ǜ叩葘W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中,將“教材建設與使用”作為一級指標“專業(yè)建設與教學改革”的主要觀測點。優(yōu)質的高校教材是知識傳承的載體,是教學順利運行、教學質量提高和教學改革深化的基礎。當前,高校教材在品種和數(shù)量上已經有了巨大飛躍,使師生有了更多選擇的余地,但在質量上魚龍混雜、良莠不齊。高校教材選用尚存諸多問題,如何結合本校實際情況擇優(yōu)選用課程教材以實現(xiàn)學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1現(xiàn)今高校教材在選用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高校改革不斷深化,專業(yè)調整力度加大,出現(xiàn)了教材建設滯后于教學和專業(yè)改革的現(xiàn)象。由于大部分高校教師選用教材靈活,若缺乏學校的統(tǒng)一把控,易導致選用教材與課程不相適應、一些粗編濫造的教材流入課堂等,影響課堂授課效果、教學的平穩(wěn)運行和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
1.1教材選用制度不健全
從學校方面來說,一些高校對教材選用工作重視不夠,未形成制度化且行之有效的校級《教材選用準入制度》,“選什么樣的教材任課教師說得算”,系、院把關流于形式,對選用教材缺乏科學的考評體系和有效論證,未將教材評價納入學校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中去;從教師方面來說,由于學校評職、晉升、考核和上崗等硬性指標,相當一部分教師存在 “重科研、輕教學”的觀念,未投入足夠精力在教材的選用和建設上來。制度的缺失導致一些劣質教材流入課堂,對學校、學生產生負面的影響。
在課程有 “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和“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等備選優(yōu)秀教材的情況下,一些教師偏好駕輕就熟,只選擇某一固定版本教材或陳舊教材,長期不更換;一些教師選擇低水平、重復建設的非優(yōu)秀類自編教材,只是由于對內容熟悉度高,備課、講授省時方便;一些教師選用尚未出版的自編講義授課,由于內容未仔細勘校,在文字甚至公式中出現(xiàn)錯誤,在授課的過程中受到學生質疑;一些教師片面追求外語授課,選用國外原版教材,由于原版教材售價高,學生負擔不起,導致授課時只有教師有教材,影響授課質量和效果。諸如此類,屢見不鮮。高校亟需建立規(guī)范的教材選用制度,避免任課教師遴選教材隨意性強、僅憑個人喜好的情況。
1.2教材版本陳舊,內容雷同
經典教材區(qū)別于陳舊教材,是指基礎性和理論性強、經過長時間實踐檢驗的優(yōu)質教材。經典教材的主編大多是當時國內某一學科或課程的學術權威,文字功底出色,能夠理論聯(lián)系實際,定位準確,是編者在教學一線耕耘和鉆研的豐碩教學成果,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電路》(邱關源主編)和《電子技術基礎》(康華光主編)等\[1\]。一些觀點、理論滯后,以“教”為主,忽略實踐應用的陳舊教材流入課堂既有教師自身的原因,也有教師無教材可選的原因。就教師自身原因而言,一些人偏好舊版本教材存在省時省力的想法;就客觀原因而言,教材發(fā)行數(shù)量受經濟利益的限制,一些課程教材可選擇的余地有限,尤其是個別冷門專業(yè)的專業(yè)課教材存在建設滯后、缺乏個性化、內容更新周期緩慢、編寫水平不高和裝印質量低下等問題\[2\]。任課教師無適合教材可選,由于經費等原因又缺乏教材建設的熱情。
同課程名稱教材的選用因學校人才培養(yǎng)層次目標的不同而不同,同時受到課程體系結構、教學大綱與相關課程的配合等諸多方面的影響。在市場經濟的大環(huán)境下,一些基礎課程教材泛濫,如《大學英語》和《大學計算機基礎》等公共課和基礎課教材多達數(shù)十種甚至上百種,諸多學校在使用本學校自編教材;一些出版社受經濟利益的驅使,將印刷版改為修訂版,學生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現(xiàn)“大同小異”、“似曾相識” \[3\];還有一些教材內容冗繁,使用起來不得要領,與新教學計劃修訂要求中的“多課程,少學時”相左。
1.3教材管理工作缺乏科學性
1) 教材庫建設不到位,教材備選樣本不全?!蛾P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育部教高\[2001\]4)中指出“使用‘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九五國家重點教材和教學指導委員會推薦的教材;理工類、財經政法類和農林醫(yī)藥類專業(yè)使用近3年出版新教材的比例應達到50%左右”。由于教材庫往往只有征訂過教材的實物,沒有購買過的教材沒有庫存,致使教師在選擇教材時,只能通過翻看教材征訂目錄或上網(wǎng)搜索等途徑來查詢教材的相關信息,難以準確把握教材的內容層次和撰寫質量。
2) 教材管理人員水平參差不齊,訂購方式有待創(chuàng)新。工作僅停留在收發(fā)教材和收費上,對相關的圖書情報專業(yè)知識、網(wǎng)絡平臺操作系統(tǒng)和高校教材選用方向研究不夠熟悉,難以用精深的專業(yè)知識和實踐經驗審視教材。訂購停留在老套路上。
2解決高校教材選用問題的對策分析
2.1進行教材準入制度建設,完善信息反饋機制
教育部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提出“教材的質量直接體現(xiàn)著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的發(fā)展水平,也直接影響本科教學的質量”。截至今日,國內未能形成完善、規(guī)范、統(tǒng)一的《高校教材準入制度》。鑒于教材選擇的重要性和各高校當前教材的選用現(xiàn)狀,學校應建立完善的教材選用制度、教材評價體系,將教材選用作為教師教學評價的一部分,并將教材選用質量納入全校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
1) 完善的教材準入制度建設是規(guī)范教材選用的前提。制度是質量的保證。各高校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教材選用制度,明確人才培養(yǎng)的根本任務,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對教材準入施行“教研室/系系/院?!比壒芾碇贫?,嚴格按照“申請審議核準審定”的程序對擬選用教材進行把關,見圖1。教材選用的第一負責人為該課程任課教師,任課教師首先就擬選用教材提出申請,進而由各專業(yè)學科帶頭人對教材進行審議,通過的教材由系報送至學院,學院組織相關專家在院教材準入審核會上對該教材進行統(tǒng)一核準,拿樣書同課程教材和教學大綱等進行比對,通過的教材報送至校教務部門,由工作人員對上報信息進行首輪核對、分類后,報送校教材委員會統(tǒng)一上會討論審核,最后呈報學校主管領導審批?!叭壒芾碇贫取眹栏窳藢彶槌绦?,保障了選用教材的質量,避免了教材選用的主觀性和任意性。
圖1教材選用程序
2) 健全的反饋制度是規(guī)范教材選用的保障。高校可以通過操作網(wǎng)絡平臺對每一門課程的教材選用情況進行質量評價,由教務部門負責收集匯總評價結果,并將最終詳細情況反饋給各學院,再由學院反饋給系、教研室,對問題教材進行限期整改或更換。學期末,學生可通過登錄平臺對教材依“優(yōu)—良—合格—差”的等級進行打分,設定包括教材內容、教學內容與選定教材聯(lián)系度和印刷質量等條目在內的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教材的選用質量也應納入教師網(wǎng)上評教系統(tǒng),作為一級指標“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中的二級指標予以評價。高校還可通過學生填寫紙質教材質量評議表和召開學生座談會的形式對教材選用質量進行跟蹤調查。
對教材選用情況的監(jiān)控也應作為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校院兩級督導和領導干部聽課、教學檢查內容也應涵蓋課堂教材使用情況。對任課教師在使用什么教材、如何使用教材及該教材的歷屆使用效果,相關教學管理部門應有準確把握。
2.2把握“擇優(yōu)選用”原則,加大教材建設力度
1) 教學源于教材,堅持擇優(yōu)選用教材。在具備完善的教材選用制度后,政策的執(zhí)行就顯得尤為重要。正如培根所言“有制度不執(zhí)行,比沒有制度危害還要大?!痹霈F(xiàn)過多名學生集體反映征訂的自編教材出現(xiàn)多處印刷錯誤,進而認為教師只為牟利忽視了學生利益的事件。劣質、不適合課程的教材流入課堂不僅對授課效果產生影響,甚至對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都產生負面影響。
領導要高度重視教材選用工作,對教材選用制度的執(zhí)行情況予以嚴格監(jiān)管。各高校所選用教材必須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教學質量提高和教學改革需要,要選用具有科學性、先進性且適合本校情況(教學大綱、學時數(shù)等)的高質量教材。優(yōu)先選用“十一五”、“十五”、 “九五”和“面向21世紀課程”的教材以及省部級以上規(guī)劃或獎勵教材。學校要加強教材委員會建設,與各院系一起嚴把教材質量關,堅持“質量第一、擇優(yōu)選用”的原則。
2) 加大教材建設力度,適合的精品教材才是最佳選擇。高校教學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教材作為教學的基本工具之一,在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體現(xiàn)著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是教學得以實施的重要載體。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對教材建設進行研究。無論是必修課還是選修課、基礎課還是專業(yè)課,優(yōu)秀教材必須與學校課程設置情況相匹配,這就要求學校加強教材建設力度。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開展,各高校應結合市場經濟的需要、自身實際情況和發(fā)展規(guī)劃制定出教材建設的統(tǒng)一規(guī)劃。既要放眼長遠,又要結合眼下學校發(fā)展現(xiàn)狀;既要有結合學科發(fā)展狀況的教材編撰長期規(guī)劃,又要有年度計劃。
在根據(jù)國家相關政策選用優(yōu)秀教材的同時,鼓勵教師編寫精品教材。各高校應根據(jù)專業(yè)發(fā)展需要,組織資深教師尤其是優(yōu)勢和特色專業(yè)學科帶頭人、知名學者教授,在具備深厚學術研究背景、長期教學實踐和教材編撰研究經驗的基礎上,編寫出體現(xiàn)學科研究成果的高質量教材,使教材體現(xiàn)新課程體系下的新的課程內容,注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教材選題時,注意填補新興學科、交叉學科、雙語課教學等教材的空白以及相關教材體系的配套。高質量的精品自編教材凝聚著編寫者的大量心血,若切實貼近本校專業(yè)發(fā)展實際情況,也應推薦師生使用。
2.3實行科學和現(xiàn)代化管理,提高教材管理隊伍素質
1) 建立教材信息樣本庫,引入現(xiàn)代化計算機操作平臺。改變工作理念,樹立服務意識,通過多種途徑進行教材信息庫建設勢在必行。各高校應采用先進的計算機軟件控制采購計劃、財務、庫存等管理平臺,實行動態(tài)管理并不斷更新教材出版相關信息;完善專業(yè)課教材、教師參考書、學生指導用書和配套習題冊等信息內容,并將教材的編者、出版社、目錄、版次和價格等詳細信息上網(wǎng),供教師和學生等不同權限的群體查詢;建立教材樣本書庫,通過與書商、出版社聯(lián)系,爭取一冊樣本書,供教師隨時查閱和進行教材選用時比對、參考;在學校教材供應與師生教材需求之間形成網(wǎng)上直通車,實現(xiàn)二者間信息的互通有無,對師生的意見第一時間予以反饋、處理,提高教材選用的質量和工作效率;教材信息樣本庫應含紙質圖書、電子圖書、網(wǎng)絡出版物和音像制品等各種類型、多個層次,庫房管理要做到標準化、規(guī)范化和科學化,責任到人。
2) 加強教材管理隊伍建設,提高從業(yè)人員素質。進一步加強教材管理工作,穩(wěn)把教材質量關,離不開一支素質精良、業(yè)務能力強、愛崗敬業(yè)的教材管理隊伍,工作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四方面:第一,教材工作“涉及面廣、周期長、見效慢、程序繁瑣”,工作要耐心、細心,以學生為本,端正工作態(tài)度,增強服務師生的意識,充分發(fā)揮工作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第二,要不斷提升業(yè)務水平,熟練掌握圖書情報學和市場信息學等相關知識,熟悉校內教務管理系統(tǒng)各環(huán)節(jié),對學校、學院專業(yè)設置、培養(yǎng)目標、教學計劃和教學改革實施情況聊熟于心;第三,掌握計算機相關知識,熟悉網(wǎng)絡平臺操作技術,能夠熟練使用excel等辦公軟件;第四,能夠“知書、識書、用書”,加強理論學習,刻苦鉆研業(yè)務,對教材使用情況和準入制度進行深入研究,把握教材編寫的原則、規(guī)律和特點,明確教材建設的標準——“什么樣的教材予以立項”、“什么樣的教材屬于重復建設,不予已立項”、“什么樣的教材屬特色教材”,比對優(yōu)質教材各項參照指標,對每學期學生的教材質量評價反饋能夠形成分析深入、條理清晰的研究報告并呈報學校。
參考文獻
\[1\] 匡敏.淺談經典教材的常銷特質\[J\].出版參考,2011,(30):14.
\[2\] 黃東.高校教材選用面臨的問題及應采取的對策\[J\].南寧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9):109111.
\[3\] 胡格.高校教材選用中的幾個問題及其改進建議\[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11(22):5557.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sele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SUN Ju
(Periodical Press,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Hebei066004,China)
Abstract
Teaching material is a carrier of knowledge and an important tool for classroom teaching.Selecting highquality teaching materials is the base of realizing the training task,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The scientific selection of highquality materials is imperative.This paper makes a thorough analysis on the sele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current problems,in order to gain innovative ideas in teaching materials 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
sele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teaching quality;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univers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