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赫
在老師看來,子涵一直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從入初中起,子涵的成績就始終名列前茅,學生們尊她為“學霸”。最讓大家不可思議的是,學霸居然并不用功,還能瘋能鬧。接班以來,我發(fā)現(xiàn)她是個很有個性的女孩,天資聰穎,學習毫不費力,但與傳統(tǒng)觀念中“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形象又有很大不同:衣著前衛(wèi)時尚,行事不拘小節(jié),和同學打得火熱,與老師卻始終保持距離。但就在不久前,我找到了打開學霸心扉的鑰匙——QQ。
調(diào)侃教育不想當淑女的學霸
我曾三令五申地在班級強調(diào),課間禁止學生在教室打鬧,但學生們還是不時犯戒。作為班主任我只好腿腳勤快些,多到班級走走看看。那天我還沒進教室,就聽到了一陣喧鬧聲:
“啪——看你還敢不敢了——啪——”
“哎呀,疼——饒了我吧,下次不敢了!”
“哈哈哈——”
我怒氣沖沖地跨進教室,那一瞬間空氣似乎凝固了,喧鬧聲隨即消失,圍觀的學生散開了,然后我就看見了剛剛應該還處于“膠著狀態(tài)”,現(xiàn)在突然分開、滿臉尷尬的一男一女兩個同學。男生是班里的調(diào)皮鬼,女生就是同學崇拜得要命、老師評價很有爭議的子涵。我本想狠狠地教訓這兩個觸犯紀律的學生,但忽然想起不久前我曾無意中看到子涵在QQ上發(fā)表的“說說”:
女孩該學會做個彪悍的姑娘,不矯揉,不造作,不發(fā)嗲,不懦弱,怎么驕傲怎么活。
我忽然改變了態(tài)度,因為我想,他們畢竟還是孩子,子涵她也有自己的準則。而作為老師,對于這個不想當淑女的學霸,我想我也應該摒除那種“循規(guī)蹈矩者昌,特立獨行者亡”的班級管理理念。盡管我知道,她根本就沒想當淑女,但我還是半嚴肅半調(diào)侃地說道:“子涵,君子動口不動手,要有點淑女風范嘛!”她紅著臉不吭聲,我知道,我緩解了一場尷尬,也達到了我的教育目的。
十余年的班主任工作經(jīng)驗讓我深深懂得:每個學生都是一朵獨特的花,好的教育就好像花盆,提供土壤與養(yǎng)料,具有根本的規(guī)范性,學生不能長出花盆去觸犯規(guī)則,但花盆之上,你可以曲折有致,枝繁葉茂,花團錦簇。所以,對于子涵,她只要不是犯了原則性的錯誤,我還都能接受,只是常常提醒她把握分寸。
放任“早戀”的學霸
在聽到子涵“早戀”的消息之前,我其實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一些端倪,是通過看她的QQ“說說”:
朋友問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是什么意思?”我說:“世界之大我只要他。”
學霸對于自己的“戀情”倒是從不遮遮掩掩,與同學聊天毫不避諱地稱自己多么喜歡對方,甚至在體育課時單獨和那個男生在操場上旁若無人地散步聊天,更在網(wǎng)絡(luò)上高調(diào)發(fā)布所謂“愛的宣言”。一時間,鬧得滿城風雨,幾乎全校師生都驚呼:“太瘋狂了!”對此,我沒有興師問罪,一方面我與家長溝通指導他們要正確處理孩子的“早戀”;另一方面,我找到子涵,平靜地對她說:“你對‘愛的理解還不夠深刻,我可以幫助你們增加了解的機會。”于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我把子涵和那個男生串成了同桌,讓他們有更多的接觸機會。果然,不出我所料,一個月后,子涵找我要求調(diào)座:他們都無法忍受對方的一些缺點。 我知道這是“相愛容易相處難”使然,我并不多說什么,向她推薦了一篇文章——《不為一朵花停留太久》。就在當天晚上,我發(fā)現(xiàn)子涵更新了“說說”:
我要知道自己究竟要去哪里,在沒到之前,不要為一朵花停住腳步。我去的地方是遠方,那是很遠很遠的地方。
我知道,問題解決了。可是,由于這場轟轟烈烈的“愛戀”,她在期中考試時成績下滑了。其實這在我的意料之中,可同學們卻有些接受不了這一殘酷的現(xiàn)實,子涵也顯得有些落寞。我給她鼓勁:“勝敗乃兵家常事,大不了從頭再來嘛!”沒幾天,我就看到了她的“戰(zhàn)斗檄文”:
期中雖敗,待我期末卷土重來!
我也不覺熱血沸騰,這才是學霸本色嘛!“卷土重來”后,學霸依舊很瘋。電視熱播《奔跑吧,兄弟》后,她就發(fā)動同學們玩起“撕名牌”的游戲,因為學校明令禁止在教學樓里追逐打鬧,她就去體育老師那里軟磨硬泡,終于使老師同意把這一游戲作為活動內(nèi)容。
站在辦公室的窗前向外望去,燦爛的陽光下,學生們在操場上盡情地奔跑著、嬉鬧著,我不禁感慨:“這才是孩子們該有的生活??!”
與學霸的“默契”
由于身體的特殊情況,我不得不休假一段時間。同學們紛紛致電詢問我的病情,關(guān)切之情溢于言表,這讓作為老師的我感到很欣慰。但是,問候的同學中沒有子涵,盡管有些小遺憾,但我依然相信,憑我對學霸的了解,她還是關(guān)心我的。果然不久后,我聽學生說,子涵在我休假的那段時間主動承擔起了組織同學學習的任務(wù),考單詞、晨讀、組織自習,她樣樣都盡心盡力,在她的管理下,班級秩序井然。一天,我看到了她的一條“說說”:
現(xiàn)在如果說“老師,我們愛你”什么的都太假了。但最真的只有一句:“老師,我們想你了,回來吧!”
一種巨大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我對子涵并沒進行過不厭其煩、苦口婆心的勸導,她對我也不曾直陳心跡,暢所欲言,但我分明感受到了我們之間的默契。
我想,我應該感謝網(wǎng)絡(luò)時代特有的交流方式,它如同一把打開學生心扉的秘鑰,讓我的教育更加得心應手。
哼唱著劉若英的歌“每種色彩都應該盛開,別讓陽光背后只剩下黑白”,我感受著每一個學生獨特的芳華,也期待自己能一直這么自信而淡定地走下去,欣賞并享受彼此成長的愉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