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 穆娟微
摘要
[目的]明確新型殺菌劑25%氰烯菌酯懸浮劑對水稻惡苗病的防治效果,為黑龍江省水稻生產(chǎn)中有效防治惡苗病提供參考。[方法]采用田間藥效試驗方法,評價25%氰烯菌酯懸浮劑對水稻的安全性及對惡苗病的防治效果。[結(jié)果] 25%氰烯菌酯懸浮劑0.25 ml/kg種子或25%氰烯菌酯懸浮劑0.15 ml/kg種子與種衣劑混用對水稻安全且對水稻惡苗病防治效果較好,明顯好于對照藥劑咪鮮胺和單獨使用種衣劑。[結(jié)論]建議在黑龍江省水稻生產(chǎn)中推廣應用25%氰烯菌酯懸浮劑。
關鍵詞 水稻;惡苗病;氰烯菌酯;藥效試驗
中圖分類號 S435.111.3+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5)15-130-02
Control Effect of 25% JS39919 SC against Rice Bakanae Disease
LI Peng, MU Juanwei*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Land Reclamation Sciences,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8)
Abstract [Objective] Control effect of 25% JS39919 SC against rice bakanae disease was understoo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ice production. [Method] Control effect of 25% JS39919 SC against rice bakanae disease and the safety to rice were evaluated by using field efficacy test. [Result] 25% JS39919 SC mixed with seed coating agent at 0.25 ml/kg or 0.15 ml/kg was safe to rice and had good control effect on bakanae disease, which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control agent prochloraz and single seed coating treatment. [Con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25% JS39919 SC could be applied in rice production in Heilongjiang.
Key words Rice; Bakanae disease; JS39919; Efficacy test
自 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采用咪鮮胺防治水稻惡苗病以來,咪鮮胺以其對水稻惡苗病防效高、穩(wěn)定性高、對作物安全而受到農(nóng)民青睞。至今,農(nóng)業(yè)部農(nóng)藥檢定所登記防治水稻惡苗病藥劑中86%是咪鮮胺或其復配劑,在水稻惡苗病防治藥劑中占絕對地位。但長期單一使用咪鮮胺類藥劑防治水稻惡苗病,其抗性風險已不容忽視。關于水稻惡苗病對咪鮮胺的抗藥性研究,劉永鋒等[1-3]曾有過相關報道,但主要針對單純的菌株和藥劑之間的關系,所用的菌株數(shù)量較少。并且上述研究均只涉及室內(nèi)菌株的抗性檢測,而且抗性頻率較低,沒有進行進一步的田間驗證。2013年黑龍江省水稻惡苗病普遍發(fā)生,但主要集中在水稻“龍粳31”上,在水稻生育后期調(diào)查發(fā)病重的地塊發(fā)病率達10%~20%,嚴重影響水稻產(chǎn)量。為此,筆者于2014年選用新型殺菌劑25%氰烯菌酯懸浮劑進行田間藥效試驗,研究了其對水稻惡苗病的防治效果,以期為黑龍江省水稻生產(chǎn)中有效防治惡苗病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試作物。水稻品種“龍粳31”。
1.1.2 供試藥劑。試驗藥劑:25%氰烯菌酯懸浮劑,由江蘇省農(nóng)藥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
對照藥劑:25%咪鮮胺乳油,由德國拜耳作物科學公司生產(chǎn);0.25%戊唑醇懸浮種衣劑,由福建省莆田市友緣實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
1.2 試驗設計
1.2.1 25%氰烯菌酯懸浮劑對水稻安全性評價及對惡苗病防治效果試驗。共設16個處理(表1),每處理6盤,每盤0.167 m2,3次重復。其中處理5、處理6、處理7、處理8、處理9、處理10、處理11、處理12、處理13、處理14、處理15、處理16移栽到小區(qū),觀察水稻惡苗病發(fā)生情況。4月13日浸種,4月19日催芽,4月20日播種,每盤70 g干種子,壯秧劑為銀達牌生物型壯秧劑,5月1日出苗。6月1日秧苗素質(zhì)分析。其他田間管理措施按寒地水稻葉齡診斷栽培技術進行。
催芽20 h后每處理隨機選取300粒種子調(diào)查發(fā)芽率;秧苗1葉展開時調(diào)查各處理出苗率;水稻出苗后目測觀察各處理25%氰烯菌酯懸浮劑對水稻的安全性;水稻移栽前2 d進行秧苗素質(zhì)分析;在水稻3葉期、7葉期和抽穗期調(diào)查水稻惡苗病發(fā)生情況。
1.2.2 25%氰烯菌酯懸浮劑防治水稻惡苗病田間藥效試驗。
設4個藥劑處理(表2)和1個空白對照,每處理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50 m2,隨機區(qū)組排列。4月13日浸種,水溫11~12 ℃,4月19日催芽(32 ℃下破胸,破胸后在25 ℃下恒溫催芽),4月20日播種,5月20日移栽,8月5日調(diào)查水稻惡苗病發(fā)生情況。其他田間管理措施按寒地水稻葉齡診斷栽培技術進行。
1.3 調(diào)查方法 每個地塊選取5點,每點隨機選取連續(xù)10穴,調(diào)查10穴總株數(shù)和發(fā)病株數(shù),計算發(fā)病率。
發(fā)病率=發(fā)病株數(shù)/調(diào)查總株數(shù)×100%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25%氰烯菌酯懸浮劑對水稻安全性評價及對惡苗病的防治效果
2.1.1 對水稻安全性調(diào)查。
出苗時目視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與對照藥劑相比,氰烯菌酯用量為1.250~20.000 ml/kg種子時出苗率低,生長受抑制,株高低,葉齡進程稍慢,氰烯菌酯用量為0.140~1.000 mg/kg種子時植株生長無顯著差異,其中氰烯菌酯用量為0.167 ml/kg種子時長勢最好,氰烯菌酯用量為0.100~0.125 ml/kg種子時長勢稍差。
發(fā)芽率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表3),隨著氰烯菌酯用量的降低,各處理發(fā)芽率逐漸增加,氰烯菌酯用量低于0.500 ml/kg
種子時發(fā)芽率在70%以上。
出苗率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表3),隨著氰烯菌酯用量的增加,各處理出苗率逐漸降低,氰烯菌酯用量低于0.330 ml/kg種子時出苗率在95%以上。
2.1.2 病害發(fā)生情況。
氰烯菌酯用量為0.100~20.000 ml/kg種子時在水稻整個生育期均沒有水稻惡苗病發(fā)生,對惡苗病防治效果較好,而對照藥劑咪鮮胺和空白對照在水稻3葉期、7葉期和抽穗期均有惡苗病發(fā)生。
2.1.3 秧苗素質(zhì)分析。
由表4可知,在供試藥劑和對照藥劑處理中,氰烯菌酯用量為0.140~0.167 ml/kg種子的秧苗素質(zhì)最好,株高適中,葉齡進程稍慢,根系發(fā)達,地上百株干重和地下百株干重高,莖基部寬,充實度高。
2.2 25%氰烯菌酯懸浮劑防治水稻惡苗病的田間藥效 由表5可知,單獨使用氰烯菌酯浸種和氰烯菌酯與種衣劑混用均對水稻惡苗病防治效果較好,明顯好于對照藥劑咪鮮胺和戊唑醇種衣劑,防治效果達100%。
3 結(jié)論
25%氰烯菌酯懸浮劑用量低于0.500 ml/kg種子對水稻安全,發(fā)芽率和出苗率高。25%氰烯菌酯懸浮劑0.250 ml/kg種子或25%氰烯菌酯懸浮劑0.150 ml/kg種子與種衣劑混用對水稻惡苗病的防治效果較好,明顯好于對照藥劑咪鮮胺和單獨使用種衣劑。
氰烯菌酯是江蘇省農(nóng)藥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創(chuàng)制的新型殺菌劑,屬于原始創(chuàng)新性發(fā)明。該化合物屬氰基丙烯酸酯類,高效、微毒、低殘留、對環(huán)境友好,對由鐮刀菌引起的各類植物病害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與現(xiàn)有殺菌劑沒有交互抗藥性,作用方式新穎。經(jīng)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周明國教授研究小組測定,氰烯菌酯與苯并咪唑類、麥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劑類、甲氧基丙烯酸酯類、二硫代氨基甲酸鹽類和取代芳烴類5種不同作用機制的殺菌劑沒有交互抗性。綜上所述,建議在黑龍江省水稻生產(chǎn)中推廣應用25%氰烯菌酯懸浮劑防治水稻惡苗病。
參考文獻
[1]
劉永鋒,陳志誼,周保華.江蘇省部分稻區(qū)惡苗病菌對水稻浸種劑的抗藥性檢測[J].江蘇農(nóng)業(yè)學報,2002,18(3): 190-192.
[2] 趙淑元,產(chǎn)祝龍,丁克堅.水稻惡苗病菌對使百克、多菌靈的抗性遺傳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8,35(1): 46-48.
[3] 趙志華,張錫明,范潔茹,等.咪鮮胺對水稻惡苗病菌及其抗藥突變體生長發(fā)育的影響[J].農(nóng)藥學學報,2007,9(3): 25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