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雯
銀杏微黃的雨中,暗紅斜襟衣女子,挽著舊式竹編“考籃”,行走在濕漉漉的弄堂……那天,在窄窄的定慧寺巷遇見汪雯,有點恍惚,莫不是弄堂里古老的雙塔,讓這女子穿越了時光?
“葉疏花稀水也微,風(fēng)前似有暗香飛。”打開扇面,提筆輕描,清新秀雅的梅蘭竹菊,或水淋淋的嬌嫩紅菱,伴著一屋小物雜項,汪雯在采衍閣嫻靜書畫,或把玩著扇面:“太白醉酒扇是太公畫了送給外公的,駿馬扇是外婆畫后送給我爸的,這是我閑來畫的小扇……”原來是個畫扇世家的姑娘。
在平江路東側(cè)有一條臨河幽巷,不足300米,汪雯的外婆家亢家四代同堂生活在此,雖然平淡樸實,卻充滿了無限情趣,使得她從小就受著蘇式傳統(tǒng)生活的熏陶?!巴馄畔矚g拿著折扇繪畫,我就在板凳上學(xué)寫毛筆字。傍晚,西瓜從井里拉上來,冰冰涼的,很清甜?!?/p>
外公外婆經(jīng)常在拙政園和書畫家相聚,有時會帶上她,如果其他畫家?guī)砟挲g相仿的小孩來,她就和小伙伴在園里滿山的跑。滿頭大汗回來,總有冷好的茶,就一股腦兒喝干。有時也會安安靜靜地看著他們在扇子上畫人物、假山或是花卉。
蘇州人老宅子的大門口叫墻門間,汪雯和隔壁一群“小娘魚”喜歡在那里學(xué)著戲里的人物扮小姐和丫頭,偷偷把外婆的床單拿出來披在身上,用發(fā)卡做成簪子插在頭發(fā)里,在戲臺上扭著亂走;外婆的紅木大床后面有條隔弄,堆了些雜物,汪雯時常會翻到些舊的銅錢,拿來做毽子,有時會拾到個玉石做的紐扣,就拿線串起來做項鏈;還有那90多歲的老太太是小腳,人又胖,走起路來搖搖擺擺的,汪雯便是老太太最喜歡的“活拐杖”。
老式樓板房,咯吱咯吱響,午后的陽光透過格花窗,投射在書桌上,散發(fā)著筆墨香,牛角黃鈴盒里蟲鳴聲聲……這樣的弄堂宅院書香生活場面,一直停留在汪雯的記憶中。
后來從事充滿藥香味的醫(yī)藥工作,她還一直想念著這份書香味,想念著這優(yōu)哉游哉的蘇式生活。于是,辭去了工作,在蘇州的古老小街定慧寺巷擺弄了一間工作室,取名采衍閣,采擷點滴、鋪衍風(fēng)雅,過起了寫寫畫畫的自由慢生活。
什么才是蘇式生活?汪雯的童年記憶和她現(xiàn)在的選擇,無疑是美好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