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敏
“自然后果法”的教育方式是法國教育家盧梭提出的,其核心內(nèi)容是:如果孩子犯了錯,造成了不良的后果,讓他自作自受,親身體驗并承擔自已所犯錯誤造成的不良后果,從中接受教訓(xùn)。
女兒已經(jīng)5歲了,從她出生到現(xiàn)在,我對她的教育就較多地采用了“自然后果”教育的方法。
2015年初,臨近新年,我開車正要外出,可看著我的車一絲不快涌上心頭,這車駕駛、副駕駛的座椅背后,一片斑駁,黑漆漆的一片,都是女兒平時坐在后面踢的腳印,我已經(jīng)多次提醒她了,可她就跟沒聽見一樣,每次在車后排座椅上肆意玩耍,對她給車造成的如此“慘烈”局面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對于特別愛干凈的我來說,實在是忍受不了了。怎么辦?自己擦?可我已經(jīng)擦過不止一次了,結(jié)果還是一樣,擦完用不了兩天就“依然如故”了。
不行,誰造成的后果誰負責,必須讓女兒自己擦!
于是我放棄了出行計劃,回家?guī)е畠?,讓她拿著抹布、盆,一起跟我來到了車庫。今天我們來給小汽車“洗澡”!
起初,因為我和藹的態(tài)度,她就把這件事當作游戲,于是我提醒她:“皮豆,小汽車的身體是你弄臟的,你必須幫它洗干凈,我可以陪著你,但你別指望媽媽幫你擦,因為不是我弄臟的,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如果今天擦不完,明天媽媽繼續(xù)來陪你,明天擦不完,還有后天……直到擦干凈!”
聽著我雖然和藹卻表情嚴肅的語言,女兒知道我是認真的了,于是她努力地干起來,可她畢竟才4歲,做事還不熟練,也沒有那么大的力氣,因此我不僅旁觀,也會指導(dǎo)、鼓勵……
我的協(xié)助、堅定最終讓女兒成功完成了一件這看似4歲女孩難以完成的任務(wù),完成后她異常興奮,看著自己擦得嶄新的汽車座椅,她滿意地說:“媽媽,看,小汽車多漂亮,它說什么?”
“一定在說,謝謝皮豆,以后你可千萬別在踢我了,那樣我不僅臟,我還很疼呢!”我裝作小汽車的語氣,帶著哭腔回答著。
從那以后,女兒上車總是很小心,我的車座椅也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那黑漆漆、斑駁的印跡了。
自然后果教育是一種尊重自然的教育方式,自然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不斷經(jīng)歷、不斷體驗、不斷犯錯、不斷總結(jié)的,成長須要體驗,體驗帶來經(jīng)驗,經(jīng)驗帶領(lǐng)孩子成長。作為成人,我們不能用已有的經(jīng)驗、經(jīng)歷,剝奪孩子成長、體驗的過程,說得更簡單些,那就是孩子的成長不需要你“嚼完的飯”,他們需要自己“咀嚼人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