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華
近幾年中考化學的考試形式較以往有了很大的變化,命題基本理念由過去單純的“知識立意”轉化為著重“能力立意”,突出考查知識的應用能力,體現(xiàn)了新課改的精神,即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將知識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注重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需要具備扎實的雙基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科學的臨場應試策略。近幾年筆者通過參與中考閱卷及搜集考后的信息反饋,發(fā)現(xiàn)有許多平時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由于考場上應試方法不當,解題技巧不靈活,而導致中考成績不理想。所以,在中考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績,除了需要扎實地掌握基礎知識外,還需要有較好的心理狀態(tài),講究應試策略,注意解題的方法和技巧。為了盡可能減少非智力因素的失分,建議學生從以下兩大方面來備考。
【心理指導篇】
一、樹立信心,克服怯場
有信心才能成功,信心不足就會在考場上心慌意亂,影響自己應有水平的發(fā)揮。進入考場后一定要盡快地調整好自己的情緒,讓自己“靜”下來,保持冷靜、穩(wěn)定、愉快的心情,才能發(fā)揮出應有的水平。堅定信念“我能行”,考出最佳成績。
二、先易后難,把握時間
近幾年的中考化學試卷大都把難易試題成波浪形式布局,這是對學生能力品質的考查,學生要做到處變不驚、遇難不亂,科學靈活地運籌時間,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多做題得高分。發(fā)下試卷后要先粗略看一遍試卷,看清難易,做到心中有數(shù)。縱觀近幾年各地的中考試題,50%的屬于基礎題,相對簡單,30%的屬于中檔題,綜合性較強,20%的屬于高檔題,難度相對較大??荚嚂r要合理安排時間,按照先易后難的順序做題,避免出現(xiàn)難題耗去大量時間,使簡單試題的做題時間不夠,倉促作答,從而丟失很多分數(shù)的情況。
三、認真審題,分析全面
學生由于審題馬虎,導致失分嚴重的情況很多,在考試中學生要認真審題、分析全面。首先,對題中的關鍵字、詞、句認真分析,多方面推敲,切忌不審清題目就匆忙作答。其次,對比較復雜的題目多看幾遍,弄清已知條件、未知條件,將已知和未知聯(lián)系起來,審清該題考查的知識點,將知識點與已知、未知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這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開端。最后,對有些難題,要注意題目中所給的已知條件、隱含條件、條件和結論有哪些本質的聯(lián)系等,利用各種條件之間的關系解決問題。
1.注意題目中通常出現(xiàn)的以下詞:“正確”與“錯誤”、“大”與“小”、“強”與“弱”、“能”與“否”、“由強到弱”與“由弱到強”、“名稱”與“符號”、“化學式”與“化學名稱”等。
2.注意題目中隱含性的限制條件:質量守恒定律中的“質量守恒”、“參加反應”、“各物質質量總和”;溶液為均勻透明,但不一定為無色;pH=0的溶液;酸性溶液和堿性溶液的H+和OH-;一些有顏色的離子,如Fe2+、Fe3+、Cu2+等。
四、淡定冷靜,答題規(guī)范
由于中考是升學考試,學生往往由于急躁、緊張、粗心等非智力因素而導致失分較多。在考試時學生應注意:
1.按要求答題,如將答案寫在密封線內,否則閱卷老師不會給分。
2.注意各量的單位。原子的質量(g)、溶解度(g)、質量分數(shù)、濃度互換時的體積等。
3.文字要清楚、準確。很多學生因寫錯別字或書寫潦草而被扣分,如坩與鉗、蘸與粘、藍與蘭、褪與退、溶與熔、崔與催、長頸(徑)漏斗、氨(銨)水、銨(氨)鹽、蕊(芯)、飽和(飽合)等。
4.化學用語要規(guī)范。常見錯誤有:元素符號寫錯,元素符號不注意大小寫,方程式沒配平,物質狀態(tài)符號漏標,反應條件忘寫等。
5.語言描述的規(guī)范性,表述要規(guī)范、嚴密、準確、抓點,忌啰唆。①忌使用俗語,如加熱(燒)、升溫(加溫)、打開活塞(開關)、將氣體通入(進)試管、酸使石蕊呈紅色(酸遇石蕊變紅色)等。②遇到實驗探究題或簡答題時,學生失分較多,主要原因是答題不嚴密、邏輯性較差、抓不住要領,回答時要將所選儀器、試劑、用量、步驟、現(xiàn)象、結論、怎樣操作等說清楚。
6.有序演算,以便復查。開考前,學生大致可把草紙分區(qū),按題號較整潔地列式計算,保留好原始反應式和分析過程以及乘除算式等,這樣在逐題核對時才有所依據(jù),使復查又快又準。
【解題思路篇】
綜觀各地中考題不難發(fā)現(xiàn),各地的考查難度有所不同,方式有所不同,但題型基本固定,一般有選擇題、物質推斷題、實驗題、計算題及探究題等五種題型,不同題型應采用不同的解題方法,現(xiàn)對其中三種題型的解題思路進行剖析,僅供參考。
一、計算類選擇題
選擇題作為客觀性試題,一般由題干和選項兩部分組成,其特殊的結構即決定了它的多功能性,具有知識覆蓋面寬、形式靈活多樣、答案相近、迷惑性大等特點,因而選擇題解答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份試卷分數(shù)的高低。每次考試結束,總有一些同學因選擇題耗時過多,從而導致后面能做的題沒有時間去做,惋惜不已。究其原因,主要是求解這類題的方法欠妥,習慣用常規(guī)方法去處理,結果造成“小題大做”。如果能夠抓住客觀性試題“不表述推理過程,方法靈活多變”的特點,實施“靈巧多變”的速解策略,則可事半功倍。特別是計算型的選擇題,如果不運用簡單可行的解題方法,按部就班地求解,往往會影響解題速度。要提高此類選擇題的解題速度,就要簡化數(shù)字運算或不用數(shù)字運算,集討論、分析、判斷、推理和計算于一體,加強思維和解題技巧訓練,強化“綜合智力”,運用巧解方法,從而提高考試成績。研究選擇題的常見題型,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快速解題,是提高成績的重要途徑。
例1.由Mg(OH)2和MgO組成的混合物,測得其中含鎂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48%。取該混合物10g,將其投入110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應,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 )
A.12% B.24%
C.20%D.30%
解析:根據(jù)在化學反應中Mg元素的質量守恒,建立Mg元素和MgSO4的質量關系,根據(jù)這一關系可求得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MgSO4的質量,進而可求出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設生成MgSO4的質量為x。
Mg ~ MgSO4
24 120
10g×48%x
24120=10g×48%x x=24g
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24g120g×100%=20%。
答案:C
二、推斷類填空題
推斷題的形式通常有文字描述型推斷、文字描述與反應式結合型推斷和框圖型推斷等,集元素化合物知識、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于一體,綜合性強、考查知識面廣、思維容量大、題型多變、能力要求高、推理嚴密,既能檢查學生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識量及熟練程度,又能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中考必考題型,且具有很好的區(qū)分度和選拔功能。物質推斷題的解題思路:審題(找出明顯條件和隱含條件)→抓突破口(題眼)(結構特征、性質特征、反應特征、現(xiàn)象特征和特征數(shù)據(jù)等)→結論→驗證。
例2.(2014·德陽)A~J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它們之間有下圖所示的轉化關系(部分反應條件已略去)。其中,A是一種液體,H是一種紅色固體,J的溶液呈黃色。已知在高溫下單質碳能與多種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金屬單質和二氧化碳。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是。
(2)組成E的元素是。
(3)反應①②③④中屬于置換反應的是。
(4)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是。
解析:H是一種紅色固體,J的溶液呈黃色,可知J是鐵的鹽溶液,則H是氧化鐵,氧化鐵和I反應產生鐵鹽和水,因此I是酸,如稀鹽酸,則J是氯化鐵,C是水;A是一種液體,與B作用產生C(水)和D,且B保持不變,因此A是過氧化氫,B是二氧化錳,D是氧氣,氧氣和E反應產生水和G,G是氧化鐵和碳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因此E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則F是鐵。
(1)反應①是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作用下分解產生水和氧氣的反應。
(2)E和氧氣點燃產生二氧化碳和水,根據(jù)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可知E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3)反應①是過氧化氫分解,屬于分解反應;反應②是氧氣和甲烷等的反應,不屬于基本反應類型;反應③是碳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屬于置換反應;反應④是氧化鐵和酸發(fā)生的復分解反應。
答案:(1)2H2O2MnO22H2O+O2↑
(2)碳元素和氫元素(或碳元素、氫元素和氧元素)
(3)③
(4)Fe2O3+6HCl=2FeCl3+3H2O(合理即可)
三、創(chuàng)新類探究題
近幾年發(fā)展的新題型多以探究為形式或情景,涉及提出問題、作出猜想或假設、設計實驗、收集證據(jù)、解釋與結論、反思與評價、表達與交流等要素??煽疾閷W生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測試學生解決化學問題的思路、過程和方法。解答創(chuàng)新類探究題的一般步驟:第一步,根據(jù)題干背景材料提出問題,聯(lián)想相對應的化學知識;第二步,作出猜想或假設,此步驟中除需要勇氣外,最重要的是要有科學依據(jù),要能從化學的視角作出科學的猜想或假設;第三步,設計探究(實驗)方案,要圍繞尋找特征反應作為論證(肯定或否定)的依據(jù),同時應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擾;第四步,對探究問題作出解釋與結論,要通過實驗、觀察等多種手段獲取事實和證據(jù),或通過查閱資料獲取信息,以事實為依據(jù),應用化學原理進行分析推理,不能隨意編造,牽強附會;第五步,從反應原理是否正確、實驗方案是否完善、探究過程是否合理,以及經濟效益、資源利用、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對探究方案或過程進行反思與評價。
例3.(2014·連云港)在一堂化學實驗課上,老師為每組同學分別提供了一瓶氫氧化鈉溶液,讓他們用1%的稀鹽酸來測定其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以下是幾組同學的設想及做法:
(1)甲組同學的實驗如圖1所示:在燒杯中加入5g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鹽酸,并不斷攪拌,至溶液顏色恰好變?yōu)闊o色為止。
請回答:
①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②邊滴加稀鹽酸,邊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的目的是。
③當溶液顏色恰好變?yōu)闊o色時,共用去了稀鹽酸7.3g,則甲組這瓶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用百分數(shù)表示)
(2)乙組同學的設想:在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鹽酸,并不斷攪拌,通過用pH試紙多次測定溶液pH的辦法達到實驗目的。
①下列使用pH試紙的方法正確的是(填字母)。
A.將pH試紙剪成幾段節(jié)約使用
B.將pH試紙直接插入待測液中
C.將pH試紙放在干凈的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在pH試紙上
D.將pH試紙潤濕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在pH試紙上
②由于用pH試紙需多次測定,較煩瑣,且所測數(shù)值不夠精確。在老師指導下,乙組同學取了5g氫氧化鈉溶液進行了數(shù)字化實驗,由計算機描繪出了整個實驗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圖像(簡單表示為圖2)。
請回答:圖2中a點表示的含義是;b點溶液中含有的陽離子有(填離子符號);乙組同學要計算出本組這瓶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除了要用到已有數(shù)據(jù)外,你認為還需要的數(shù)據(jù)是。
(3)丙組同學在滴加稀鹽酸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溶液中有少量氣泡產生。這一“異?,F(xiàn)象”激起了他們的探究欲望,通過實驗證明:該組用的這瓶氫氧化鈉溶液已經部分變質。
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其變質的原因:;若要除去溶液中變質生成的雜質,請簡要寫出你的實驗方案:。
解析:(1)①酚酞遇堿性溶液變紅,遇酸性溶液不變色,酚酞溶液在這里的作用是判斷反應是否恰好完成。②在中和反應過程中,邊滴加稀鹽酸,邊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可使反應物充分接觸,完全反應。③溶液顏色恰好變?yōu)闊o色,說明兩者恰好完全反應,由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結合氯化氫與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求出氫氧化鈉溶液中氫氧化鈉的質量,進而可求出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2)①A項,將pH試紙剪成幾段節(jié)約使用,方法正確;B項,將pH試紙直接插入待測液中,會污染試劑,方法錯誤;C項,將pH試紙放在干凈的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在pH試紙上,方法正確;D項,將pH試紙潤濕后,測得堿液的pH偏小,方法錯誤。②由溶液pH的變化圖像可知,在a點時,溶液的pH等于7,氫氧化鈉和稀鹽酸恰好中和;在b點時,溶液呈酸性,氫氧化鈉全部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了氯化鈉,溶液中還有剩余的稀鹽酸,溶液中的陽離子有Na+、H+。求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需知鹽酸的質量,結合題中的已知條件,可知還需要的數(shù)據(jù)是稀鹽酸的密度。
(3)氫氧化鈉變質的原因是氫氧化鈉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2NaOH=Na2CO3+H2O。由于碳酸鈉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鈣沉淀,所以,要除去溶液中變質生成的雜質,可加入適量澄清石灰水,過濾。
答案:(1)①判斷反應是否恰好完成 ②使反應物充分接觸,完全反應(或使反應物充分接觸,加快反應等)
③稀鹽酸中氯化氫的質量為:7.3g×1%=0.073g
設氫氧化鈉溶液中氫氧化鈉的質量為x。
NaOH+HCl=NaCl+H2O
40 36.5
x 0.073g
4036.5=x0.073g x=0.08g
甲組這瓶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0.08g5g×100%=1.6%
答:略。
(2)①AC ②恰好中和 Na+、H+ 稀鹽酸的密度
(3)CO2+2NaOH=Na2CO3+H2O 加適量澄清石灰水(或氫氧化鋇溶液),過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