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說
2005年6月,一個由美國海軍士官馬庫斯·勒特雷爾和其他三名海豹突擊隊隊員組成的特殊軍事小組,在阿富汗境內靠近巴基斯坦邊界的地方,進行一項秘密的偵察任務,尋找一名塔利班領導人,也是奧薩姆·本·拉登的親信之一。
根據(jù)情報顯示,他們的目標正率領150名左右的全副武裝人員,藏匿在山區(qū)禁地的一個小村莊內。
勒特雷爾和他的三名戰(zhàn)友在山脊上占據(jù)一個位置,俯瞰那個村莊。
突然,兩名阿富汗農民趕著上百只羊,和他們撞了個對面。兩個農民還帶著一個約十四歲的小男孩。
這幾個阿富汗人沒有武器,美國士兵用步槍對準他們,命令他們坐在地上,接著,開始討論如何處理這幾個人。
這幾個牧羊人都是手無寸鐵的平民,但是如果放他們走,就要承擔這樣的危險__他,們可能會告訴塔利班分子,有一幫美國士兵正在這里。
四名士兵意識到他們并沒有帶繩索,不能捆住這幾個阿富汗人,以爭取時機。而找到另一個藏身之處的辦法,此時并不可行。他們僅有的選擇就是:要么殺了他們,要么放他們走。
勒特雷爾的一名戰(zhàn)友認為,必須殺掉這幾個牧羊人。
他說:“我們是在敵后執(zhí)行任務的現(xiàn)役軍人,受高級長官的委派來到這里。我們有權做任何事情來保障我們自己的生命。應該如何作出選擇,這一點顯而易見,放走他們肯定是不對的?!?/p>
一時間,勒特雷爾難以抉擇。
在回憶錄里,他這樣寫道:“在內心深處,我知道,戰(zhàn)友說得對,我們不能放走他們。問題在于,我還有另外一個靈魂,它一直向我施壓,不停地告訴我,殺害幾個手無寸鐵的人,這是不對的?!?/p>
于是,他們決定舉手表決。勒特雷爾投了決定性的一票:放他們走。
其他三個戰(zhàn)友中,有一個選擇棄權。
正是勒特雷爾的這一票,讓他后來無比悔恨。
一個半小時后,四名士兵發(fā)現(xiàn),他們被近百名手持AK-47和火箭筒的塔利班分子包圍了。
在接下來的慘烈戰(zhàn)斗中,勒特雷爾的三名戰(zhàn)友都犧牲了,塔利班分子還擊落了一架試圖解救該海豹突擊隊的直升機,機上16名士兵全部犧牲。
勒特雷爾身受重傷,他跳下山坡,并且爬行七英里,來到一個普什圖人的村莊。當?shù)鼐用裆斐鲈郑蛔屗淙胨喾肿又?,直到他獲救。
在接下來的歲月中,勒特雷爾一直后悔自己投了贊成不殺那幾個牧羊人的一票。
在這個真實的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抓到三個阿富汗牧羊人,美國士兵面臨一個艱難的決擇,要么殺了他們,要么放他們走。二者只能選一。
可問題在于,三個阿富汗牧羊人,都是平民,手無寸鐵。殺了他們,則自己的靈魂和良心備受煎熬;如果放走他們,就存在著泄密的危險,并且危及自己的生命。
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它將當事人置于“道德困境”之中?!暗赖吕Ь场眮碜杂谌藗儗ξ磥淼牟淮_定性。在這個層面上說,對道德和良心的拷問,其實是源于對未來事態(tài)發(fā)展的無知。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做到未卜先知,在良心和風險面前,我們往往選擇的是前者。
[責任編輯 袁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