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
【摘 要】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要讓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的同時思維得到發(fā)展,情操得到陶冶。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則主要是理解語言文字和掌握其規(guī)律的基礎(chǔ)上,通過不斷的積累和訓練來提升小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駕馭能力。所以筆者認為,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語言文字訓練應(yīng)在識字、閱讀、口頭和書面表達的教學中都有所體現(xiàn),才能確保對學生語言文字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語言文字訓練;策略
一、在識字與寫字中體會語言文字的基本含義
識字與寫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整個語文教學的基礎(chǔ),因為只有在充分掌握了漢字的造字方法、結(jié)構(gòu)特點以及讀音規(guī)律之后,學生才能在識字的基礎(chǔ)上去閱讀和積累,從而掌握語法規(guī)律,進行更高級的語文活動。
低年級學生在剛開始接觸正規(guī)的識字和寫字練習時會有“不得要領(lǐng)”的感覺,很多學生只靠單純的多讀、多寫去記字,效率顯然是不高的。面對這種情況,小學語文教師應(yīng)積極給予他們方法上的指導,讓他們在基礎(chǔ)階段學得不那么艱難,為以后的語文學習培養(yǎng)信心。例如,了解漢字的結(jié)構(gòu)特點就是識字和寫字的關(guān)鍵,在充分掌握了漢字的構(gòu)造方法之后再去分析字形和理解字義就容易得多,教材中也著重介紹了“六書”中的這四種構(gòu)字方法:象形、指事、會意和形聲,所以在教學時要多安排些課時來對這些構(gòu)字法進行詳細地講解,多舉例字。比如在講解“形聲”時,其下的左形右聲、上形下聲、右形左聲等都要分別列舉出對應(yīng)的多個例字給學生觀察,保證其完全理解“形聲”的意義。但是,如果只會讀和寫,而不理解其文字所代表的含義,那么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意義也就喪失了。所以,在幫助學生打好了認字基礎(chǔ)之后,更重要的就是要他們掌握字詞背后的意思,這是小學語言文字訓練的重點。因此,教學生去理解字詞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查字典,讓學生掌握音序、部首、筆畫數(shù)查字典的方法,這樣不管是會寫不會讀,還是會讀不會寫,都能夠查到自己想要查的字,并且了解其意義和用法,具備最初級的語文自學能力。此外,教師還應(yīng)利用小學生愛玩的心理特點,組織一些識字游戲,如看圖識字、猜字謎、聽寫比賽、詞語接龍等,來提升語言文字訓練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其中我個人覺得比較實用有意思的是“根據(jù)偏旁寫漢字”,教師將全班學生分成兩隊,在黑板上出示一個偏旁部首,兩隊各派一名同學代表上黑板來寫字,誰在兩分鐘內(nèi)寫出的帶有該偏旁部首的漢字多,哪一個隊就加一分??偣策M行5輪,累計分數(shù)最高的隊伍獲勝。這樣的比賽每周可組織一次,讓學生在好勝心和集體榮譽感的推動下去主動學習記憶,不失為一種提高教學效率的好方法。
二、在文本閱讀中積累語言文字的具體用法
閱讀教學是學生積累字詞句、增強語感和對書面語言的解讀能力的有效途徑,同時是學生寫作的墊腳石。所以,教師對學生的語言文字訓練當然也要在包含在閱讀教學之中,使他們在具體的上下文之中去體會文法規(guī)律,強化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文本閱讀訓練課分為以下幾步進行:
(一)初讀,整體感受文章語言
面對一篇新課文,教師首先應(yīng)讓學生通讀一遍,在解決生字詞的基礎(chǔ)上整體把握文章立意及其語言特色。這里一般采用齊聲朗讀、自由朗讀的方式來進行。而在朗讀前,教師應(yīng)事先列出學生的閱讀任務(wù),避免閱讀盲目性,提升閱讀效率。例如,在初讀《秦兵馬俑》時,我就在投影上列出了這幾個閱讀任務(wù):①圈出生字詞;②劃分文章段落;③找出文章過渡句;④文章總共寫了幾種兵馬俑?這樣,學生在閱讀完之后,就基本掌握了這篇課文的大意和結(jié)構(gòu)了。
(二)精讀,深層理解文章語言
對文章有了一個整體的把握之后,就該開始對文章進行重點分析,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寫作用意,從表達技巧到思想感情都要講解到。這一階段主要采用默讀、指名讀、教師示范讀的方式,重在讀出韻味、讀出感情,還可以適當?shù)剌o助音樂教學,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fā)想象力。例如,學生在對《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課文進行精讀時,我就小聲地在教室中播放了《義勇軍進行曲》,以其激昂的曲調(diào)和奮進的歌詞催生學生的愛國熱情,與作者產(chǎn)生最大程度的共鳴。
(三)熟讀,鞏固積累文章語言
教師引導閱讀最根本的還是要培養(yǎng)學生形成語言積累的意識,讓他們通過抄寫、背誦文章中好的詞語和表達精妙的句子,逐漸將其轉(zhuǎn)化為自己本身的知識和能力。所以,教師要讓全體學生都準備一個能夠隨身攜帶的筆記本,用來摘抄美句,在閑暇時拿出來翻閱,利用這種縫隙時間來提升能力,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又一大突破。
三、在口語交際中鞏固對語言文字的駕馭能力
學習語文最終的目的是應(yīng)用語言和文字,而語言表達先與文字表達,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不斷加強寫作教學的同時也應(yīng)當重視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使學生在口頭表達中鞏固對語言的駕馭能力,從而促進遣詞造句能力的提升。而學生口語水平的提升必須依靠大量的語言實踐活動,也就是要“多說”,而“說”就必須要有話題,話題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兩個:
(一)挖掘教材文章中的口語訓練點
許多教材文本都是名著的刪節(jié)版,文中會有留白,或是文后尚有擴展空間,而教師就可以將這些間隙利用起來,引導學生想象、促發(fā)表達需要。例如,“魯濱遜重返英國之后”、“如果五壯士沒有跳下山崖......”、“辯一辯兩小兒到底誰說得對”等,諸如此類的訓練,不僅能使學生的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又有力地促進了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讓他們感受到了成功的快樂,這使得語言文字訓練的成效十分明顯。
(二)結(jié)合新聞事實提出討論話題
時事新聞對學生的吸引力也格外大,教師若能在教學中引入一些社會熱點話題的討論,不僅能加強學生與社會的聯(lián)系,還能有效訓練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和價值觀。例如,最近風靡全球的“冰桶挑戰(zhàn)”,是為使人們關(guān)注漸凍癥、為漸凍人籌款而發(fā)起的一個慈善游戲項目,各界評論不一。那么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組織一場小小的辯論賽,讓學生們深入討論該活動的利弊影響,從小學生的角度解讀時事。
四、在書面寫作中施展語言文字的感染魅力
一個人的寫作水平是其語文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所以語文教師在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時應(yīng)把寫作訓練放在重點突出的位置,將其作為前幾項能力的升華。仿寫是小學語文寫作訓練中比較常用的一種手段,之前在閱讀教學中提到的背誦、摘抄等都是為仿寫在積累素材。仿寫不僅是要仿文章的表達技巧、還要仿作者的行文思路和主體立意,在保證“金玉其表”的同時也使“瓊漿其中”。例如,《桃花心木》這篇課文就將“種樹”上升到了“育人”,文章的倒數(shù)第三段抒發(fā)了作者聽了種樹人的話后的感悟,一下提升了文章高度,體現(xiàn)了其寫作價值。而最后一句“種樹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更是點到即止,令人回味無窮。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就是要掌握這種寫作手法,在保證語句通順的前提下提高自己文章的深度,使言之有物,而不是為了寫而寫,才能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另外還應(yīng)通過一定的文法手段,來加強文字的張力,引發(fā)讀者思考、回味,這樣的文章才能稱作“上乘”。
五、結(jié)語
語言和文字是語文學習的兩大基本要素,教師的所有教學也都圍繞這兩部分而展開。所以,要實現(xiàn)學生語言文字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師就必須在語文教學的方方面面都貫穿對語言文字的訓練,保障訓練的整體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一嬌.談?wù)Z文識字教學中要點的把握[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 2013(02)
[2]陳振玲.淺談提升小學語言文字訓練的有效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