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件大事,表面看來,雖然轟轟烈烈,光明正大的,可是暗中,卻不知有多少陰謀的勾當,奸狡的詭計,辛酸的血淚,只是你若不深深地去體悟發(fā)掘,你便難以察覺。
等待雖然令人心焦,但也是件非常美麗的事,沒有著急的等待,又怎么會有相見的快樂?
——古龍《湘妃劍》
兩千多年前的楚漢戰(zhàn)爭中,直到范增死了,項羽才如夢初醒,痛定思痛的他明白了這一切原來都是劉邦的反間計作怪。雖然有點遲了,但好歹還算是懸崖勒馬。這個時候他又表現(xiàn)出果斷英勇的一面,馬上把鐘離昧等人都招來,用很真誠的語氣向他們道歉。
手下的部將們都被他的真誠的舉動感動得個個熱淚迎眶,紛紛表示誓死效忠楚國,全力攻克漢軍大本營,替范增報仇血恨。
冰釋前嫌后,項羽此時就像是一只發(fā)怒的獅子,楚軍此時就像是一群饑餓的野狼,立即化悲傷為力量,對滎陽進行了瘋狂的大轟炸。這架勢就好比美國轟炸伊拉克一樣,一個猛攻猛打,一個默默地挨打。
劉邦的日子更加不好過了,因為城門隨時都有被楚軍攻下來的可能。
他站在城上,見楚軍不斷地向城里發(fā)起進攻,心情異常的沉重,他仿佛聞到了死亡的氣息。是啊,滎陽城此時已是山窮水盡,劉邦除非長了翅膀,否則逃生的機會幾乎為零。
正在他愁眉苦臉的時候,有一個人站出來,獻了一條妙計——李代桃僵。
獻計的人叫紀信,他和劉邦是老鄉(xiāng),據(jù)說也是最早跟隨劉邦的人,當年還親眼目睹過劉邦斬那條白蛇的義舉。紀信的“李代桃僵”計謀的具體做法分兩步。
一是“李代”:讓人假扮成大王,假裝投降,用來迷惑項羽。
二是“桃僵”:大王乘機出城逃走。
對于紀信的妙計,對于病急亂投醫(yī)的劉邦來說,自然舉雙手加雙腳贊成,只是問題是,誰愿意來當這個替死鬼呢?
劉邦的苦惱很快變成了驚喜,因為紀信拍著胸脯表示,他愿意來當這個替死鬼。
犧牲別人的生命來救自己,這叫舍生忘死;犧牲自己的生命去救別人,這叫舍己救人。從這一點來看,紀信的思想品德的確是很高尚的,雖然他當時的解釋很坦然、很平靜,也有點理所當然:城破了臣也是一死,如果我一人之死能換取千萬人的性命,那么我這一死也就很值得了。他果然不愧是跟隨劉邦最早參加革命的人,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中,練就了高人一等的人品。
劉邦是幸運的,危險時刻,紛亂關(guān)頭,總有敢于赴湯蹈火的人挺身而出,綻放璀璨而悲壯的生命火花。
有了紀信甘當替死鬼,陳平想出了突圍的萬全之計,在李代桃僵之計中又加上了一條空城計。
而項羽接到劉邦送來的“投降信”后,臉上頓時像盛開了一朵花。他大笑起來,這笑聲震天動地,直透云霄。
《西游記》里面有一個真假孫悟空的故事情節(jié):兩個孫悟空長得一模一樣,無論從外表和聲音都察覺不出絲毫破綻來。這連他師傅唐僧都沒法分辨?!都t樓夢》里也有這樣的一句話:假做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劉邦詐降成立的前提就是弄了一個假冒他的紀信來做替死鬼。
不過這個假不是說紀信打扮得跟他一模一樣,連項羽都分辨不出來,被他蒙混過關(guān)了,他這個假只是幌子。為什么說只是一個幌子呢?我們接著看故事吧。
投降這一天選擇在晚上。
準確地說是一個漆黑得伸手不見五指的晚上。公元前204年5月的那個晚上,緊閉了數(shù)月之久的滎陽城門終于在一聲“吱呀”聲中打開了。清脆的聲音驚醒了鐘離昧,他睜開惺忪的睡眼后,知道激動人心的時刻終于來了。此時,楚兵們高舉的火把照亮了漆黑的夜空。先期出來的是一群老弱病殘和婦女,稀稀落落,走了大半夜,一直持續(xù)到天亮,不要以為劉邦這邊的效率太低,這就是他們精心打造的“美人計”。
因為美人計這一耽擱,天快蒙蒙亮的時候,劉邦的投降儀式才正式開始。
幾個沒精打采的士兵耷拉著腦袋緩緩?fù)浦惠v雕有龍鳳花紋的龍車出來了。龍車雖然慢得像蝸牛爬步,但在漫長的等待后,車越來越近,透過薄薄的車簾,劉邦的頭影若隱若現(xiàn)。
“漢王投降了!漢王投降了!項王萬歲,項王萬歲,萬萬歲!”楚軍開始歡呼起來。對于他們這些始終跟隨項羽征戰(zhàn)在第一線的戰(zhàn)士來說,劉邦的投降意味著解放,而解放就意味著功成名就,可以封妻蔭子,可以告老還鄉(xiāng),可以安享晚年……這些正是他們拼死拼活所盼的結(jié)果啊。
到了營地,龍車戛然而止,楚軍都停止了歡呼,個個屏息斂氣,都翹首期盼這一歷史性的時刻。然而,輦車里的漢王就是不見有下車的意思,空氣仿佛凝固了一樣,氣氛有點壓抑。于是有人把這個情報及時向項羽匯報了。
項羽一聽火冒三丈,于是親自走到龍車前扯下龍車的屏帷,把那“劉邦”從輦車里轟了出來。
事實證明,假劉邦的易容術(shù)并不高明,除了有幾分朦朧的相像外,真?zhèn)我豢幢阒?。正在項羽不可置信,楚兵們面面相覷時。假冒劉邦的紀信開始說話了:“項羽老匹夫,你中計了,真正的漢王早從后門腳底抹油,溜之大吉了,他們現(xiàn)在已走遠了,你們想追也來不及了,哈哈哈?!?/p>
這是他最后的笑聲,因為隨后項羽為他安排了火葬。
紀信死了,他生前沒有得到了“利祿”(賞賜),身后也沒有得到“功名”(沒有被追封),但他的大名卻永永遠遠地印刻在了中國歷史的歲月長河中,成了一名王朝奠基的犧牲者。
(摘自·歷史檔案揭秘歷史檔案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