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外打工,但時?;丶遥驗樵卩l(xiāng)下還有一處不能割舍的宅院,和宅院里堅守著的妻子。
每一次回鄉(xiāng)下的家,都要經(jīng)過村頭的一座老宅。平時,只是往里面掃上一眼,就過去了,算作禮節(jié),也是因為不自主的好奇。對于這座老宅來說,我是無須多看的,過去的事情我啥啥都記在心里。
得回清閑,腳步比較散漫,不由自主地站在了門口,往里多看一眼。院子打掃得干干凈凈,幾只母雞在一只大公雞的統(tǒng)領(lǐng)下,悠閑地覓食。一位老人,雙手撫著拐杖,是撫,不是扶。坐在屋前的臺階上,屁股下面是一個泛灰的蒲團,他正閉著眼看太陽。老家的人管這叫曬眵目糊兒,說是這是在和太陽老爺兒嘮嗑兒呢,有清閑與享福的意思。不過在我看來,此時他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是在透過數(shù)十年的煙云,在清醒的夢中回到了從前,還是在沉睡的清醒中回憶過去的時光,抑或是在坐禪一般的入定中傾聽過去好久好久的各式各樣的聲音?是,也許不是。但是我相信,這個宅院在他的記憶里盛滿的都是過去的時光,過去的時光伴隨著他的記憶,越來越鮮活,越來越有味道,耐得住咀嚼,那香,想化,化也化不開。
這時候的陽光很安靜,干爽而明亮,灑落在他干瘦得如一捆秋收后,晾曬在向陽坡地上的高粱稈一樣的身上。寸八長的頭發(fā)顯得更加蒼白,但胡子總是刮得干干凈凈,就像從來都沒有長過,皺巴巴的臉面,黑紅而散發(fā)著光澤,顯見是一個喜歡干凈的老人。
這個老人,他曾經(jīng)自豪地跟我說過,我爸我媽結(jié)婚的時候他喝過喜酒,鬧過洞房。我出生的時候他曾經(jīng)喝過喜酒,我娶媳婦的時候他也喝過喜酒,我有兒子的時候,他也喝過喜酒。按照營子里的輩分,我應(yīng)該叫他大爺。
他有七個子女,兩男五女。我和他的二兒子是光腚子娃娃長大的,一起和過尿泥,一起摔過泥碗碗兒。摔過跤,打過架,偷過瓜果梨棗,還一起捅過馬蜂窩,被馬蜂蟄得嗷嗷叫,鼻青臉腫。
我到現(xiàn)在還記得,那是70年代,我們都在“抓革命促生產(chǎn)”“工業(yè)學(xué)大慶,農(nóng)業(yè)學(xué)大寨”的激情歲月里成長。年年秋后生產(chǎn)隊有喜報:糧食產(chǎn)量過黃河、跨長江、放火箭……可是,糧食它沒有腳,不聽人咋呼,不跑,不跳,更不飛,該多少還是多少,每年每口人固定三百多斤糧量兒。吃不飽,瓜菜代。在遼西我的老家,瓜菜其實就是野地和園子里的菜棵兒。瓜們無非是倭瓜、角瓜之類。把瓜菜當(dāng)菜吃,是佐餐下飯,可要是把它當(dāng)作了果腹的口糧,那就不一樣了。
那時候在這個宅院里,他們家是熱熱鬧鬧的一大家子,說笑聲、吵鬧聲盛滿院子,要是盛不住話,可以鋪滿半截街。除了秋冬,在春夏兩個季節(jié)尤其是青黃不接的夏季,缺糧的日子,一家老少背筐握簍兒一起出動?;貋頃r往一起一湊,野菜也好,樹葉也好,凡是能入得了口的,就可以煮一鍋菜粥。掏兩大盆,滾燙烙熱,一家子人圍著禿嚕禿嚕喝。別人以為是美味,要是真嘗嘗的話,才知道那味道欺負(fù)舌頭。
如今,女子們一個個出嫁了,男子們都有了出息,到大地方安家落戶,成了人才,個個顯赫,回來的時候大車小輛,搬不完的名煙名酒、山珍海味。幾年前,老伴兒沒福享受,撒手走了,把享受兒孫的福分留給了他。
如今,每逢年節(jié)的例行熱鬧之后,做風(fēng)云散。留下這樣的一個空空的宅院讓他守著。他家的院子里有一棵大榆樹,一抱粗,好幾房高,上面有一個喜鵲窩。喜鵲窩很大,是老窩壓新窩的那種。老人在心里記著那個喜鵲窩已經(jīng)存在了多少年了,每一年上面建了新窩,每一年下面最老的舊窩都會枯朽墜落下來。偶爾也有老的喜鵲掉落在樹下,他認(rèn)得,這是老去的哪哪個喜鵲,嘆氣后掩埋在樹下。年復(fù)一年,每一年的春天,有新的喜鵲來絮窩,老爺子都能認(rèn)得出來,那是哪哪年喜鵲的兒女。就是躺在炕上,使耳朵聽聽,一點兒不差。
如今,宅子也老了。老了的老宅也只是剩下了他一個人。
我家現(xiàn)在還不老,因為還有我的妻子住在這里,我時?;丶?,一同認(rèn)真打理,不斷新建一些新的建筑,于是顯得天天生氣盎然。但是,一雙兒女都在外面工作和讀書。我也知道,他們也不會再回來長久居住,他們都“出飛兒”了。偶爾歸來,那是回家看看。
晚上,妻子告訴我,德峰大叔和大嬸回來了。德峰大叔是現(xiàn)今營子里最有文化的人,會寫書法又善于畫畫,我們兩個人說話對撇子。于是,我喝了一杯酒,然后到本族的德峰大叔家閑聊,正趕上他吃飯,于是叫大嬸拿來一瓶酒,陪著我喝,喝著,就說到這個事情。德峰大叔感慨萬千。
他是教師,現(xiàn)在已經(jīng)退休,女兒幾年前出嫁,找了一個好婆家,日子很好。兒子讀完大學(xué),在省城找到了工作,買了樓房,娶了媳婦。德峰大叔是去年收完秋的時候就去了省城的兒子家。走的時候,大門上落了鎖,才回來,計劃過完年還要到省城去,但是,他家的房子院子建設(shè)得很好,還有地,等明年開春兒種地的時候還要回來。
于是,我們從營子的東頭按家數(shù),一直數(shù)到西頭,一百多戶人家,走了和沒走的,或者已經(jīng)在計劃走的都有誰誰家,并且說到,現(xiàn)在營子里的樹木在瘋長,已經(jīng)沒人去砍伐和理會了。除了山上和營子周遭兒,更多的是在宅院里。
早晨,我特意起了早,一個人從營子的東頭開始,沿大街慢慢地往西頭走,一家家地查看。大街上的人并不顯得少,趕著牛羊上山的,帶著農(nóng)具下地的,騎著摩托車開著汽車出去打工、經(jīng)商的,送孩子去幼兒園、小學(xué)校的……營子的變化實在難以想象。
在土石房的包圍中,夾雜著兩層或者是三層小樓,有造型別致的歐式小樓,有把兩所房子摞起來的方正小樓,有的是貼了瓷磚的水泥平房,也有的破敗得沒人住的老房子,千奇百怪。
來到營子中間,靠近山邊的一戶人家。門外靜靜地停著一輛大卡車,車上有許多鍬鎬鋼釬之類的工具。隔壁一家女人爬上自家的房子,在面對這邊的房檐上壓上一塊紅布,我知道,附近有房屋要拆了。
我走進院子,庭院里荒草萋萋,一人高。墻根下,墻縫里生長著許多大小不是一個輩分的榆樹、棗樹、椿樹……原來的園子去年顯見種過玉米,茬子還沒刨。
我站在當(dāng)院心,可以看見屋子的后墻已經(jīng)坍塌了,站在院子里可以看見后山的啥啥樹以及鐵青的巖石。這個院子里的最后一代都是我的哥們姐們。長子和我的關(guān)系最好,經(jīng)常在一起玩。我們都沒有考上大學(xué),相繼出外打工,他做得好,后來把姐妹兄弟都帶了出去,在一個大城市安家落戶。頭幾年,把父母也接走了,就留下了這么一座空空的宅院。
宅院里唯一不老的就是那一盤石磨。
我撫摸這盤石磨,很硬,很涼,那感覺和三十年前一樣,一點沒變。我記得,我們在這盤石磨上寫過作業(yè),下過獸棋,吵過架。那時院子里一共七口人,他們一家子六口人,東屋住著他們的光棍老叔,整天吵吵嚷嚷。可是,這一轉(zhuǎn)眼的工夫,都不見了,人走了宅子就沒了人氣,沒人氣的宅子立時就老了。
我在想著的時候,一幫剛剛吃完早飯的男人吵吵嚷嚷地走進來,顯見他們是喝了小酒兒,個個精神煥發(fā)。其中的一個人我認(rèn)識,是這個院子里最小的姑娘的女婿。他看見我很是驚喜,撕撕巴巴地給我敬煙,說,沒人住了,都進城了,放壞了就白瞎了。趁還有好檁木,扒了拉回家去,給老家的父母劈了當(dāng)柴燒。我嘴上說,這是應(yīng)該的,應(yīng)該的。可是,我的心里卻開始流淚。
這工夫,幾個人已經(jīng)爬上了房頂,一個人踢下來一樣?xùn)|西,我撿起來看看,我認(rèn)得,那是一個墨水瓶,因為擰緊蓋子,里面還有些許的藍色墨水。
我拿著這一樣?xùn)|西走了,我不忍眼看著老屋被拆散。
吃完早飯,我一個人爬上營子后邊的山頂,坐在山頂上,居高臨下,俯視這座古老的村莊。太多的歷史如同高空的長風(fēng)一樣撲面而來。
我居住的這個村莊,它有歷史,以一種特殊的“魏營子文化”蘊含享譽全國。它與周遭地區(qū)同時期張家園上層文化、夏家店上層文化等都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并以附加堆紋鬲為標(biāo)志,構(gòu)成了一個興起于殷墟二期,強盛于商代晚期和西周的諸多考古學(xué)文化。1971年我的大姐夫在耕地的時候耕出了一件青銅銅羊飾,從而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西周墓群,到1975年,又連續(xù)發(fā)掘了七座墓。墓中出土有銅甲、鑾鈴、羊頭飾、綠松石珠、金臂釧銅盔、當(dāng)盧等文物。這批墓葬是西周早期的燕國貴族墓。
最為難得的是,在出土的棺槨卯榫夾縫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大麥穗。
至今,在挖菜窖的時候,還可以在兩米之下看見古人耕種土地的田壟、墻基,偶爾還有半扇石磨或者是一面銹得分不清了里面外面的銅鏡。山頂上,雨水剝蝕的每一口,都會扦出一片數(shù)千年前的陶片。
如今,樹木已經(jīng)開始嗚嗷嗷涌入營子了,誰知道啥時候,還會被人趕出營子呢?
人來了,趕走了樹們,它們不敢擅自走進宅院。錛鑿斧鋸列架子等著,黑洞洞的灶膛張著嘴等著;人走了,錛鑿斧鋸銹死在送往去廢品堆的毛驢車上,黑洞洞的灶膛讓屋頂漏下的雨水浸濕了,長出了白白的胖蘑菇,于是樹們無憂無慮地回來了,在宅院里尋找曾經(jīng)的立足之地。樹們住滿了宅院,為老宅做伴,陪伴它們老去。
這也許就是大自然的規(guī)律。
當(dāng)然,當(dāng)樹們住滿宅院的時候,不是悲慘的流離失所,是宅院里的人們遠走高飛了,過好日子去了,實現(xiàn)了祖祖輩輩的夢想。那么,人再回來呢?他們一定會把樹們當(dāng)作原始土著人的,也或是先人一樣地敬仰。
我以為,不管是人來,還是樹來,當(dāng)樹們住滿宅院的時候,無論如何,都是一件好事情。
責(zé)任編輯 葉雪松
魏澤先,蒙古族,1963年生于朝陽縣。當(dāng)過教師、村干部、電視臺編導(dǎo)、記者,現(xiàn)供職于朝陽廣播電視臺。遼寧文學(xué)院第四期新銳作家班學(xué)員,遼寧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先后在《散文》《鴨綠江》《滿族文學(xué)》等報刊發(fā)表散文百余篇。有散文入選《2007年我最喜歡的中國散文100篇》,出版散文集《大雁往北飛》。與人合著長篇歷史小說《紅山女神》,與人合作膠片電影《四合屯的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