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軍
近年來中國的文學批評,無論躲進多深的校園、多密的“圈子”,都無法避開不絕于耳的批評和詰問,說其“缺席”“失語”“失效”的有之,斥其“吹喇叭抬轎子”“紅包批評”“學者黑話”的有之……2013年,王安憶更是在一次座談會上直接說“今天的文學批評使我感到恐懼,對所有的批評我都是不看的”,認為文學批評對作家創(chuàng)作常常是強勢介入和蠻橫曲解,真正嚴肅認真的批評反而沉默。有數(shù)量沒質量的批評,聲音“洪亮”,聽者寥寥。這種作者不買賬、讀者不滿意甚至批評者自己也無奈的狀態(tài),日益顯示著文學批評基本功能的衰退。衰,是力弱,蛻,則是質變。造成這種境況,如果僅是強調外部因素,諸如市場經濟環(huán)境、體制化的生存訴求、社會轉型期多元文化標準之類,避而不談從業(yè)者自身的問題,諸如立場、操守、底氣、修養(yǎng)等等,顯然欺人又自欺。
姑且拋開那些繁復的闡釋,文學批評離不開求真、向善、審美的本質定位。它很專業(yè),但并不神奧,“外行”人照樣可以看出批評界立場游移混亂、立場缺失、立場西方化等等諸多弊端。當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筆記》等“文化散文”風行時,很多批評直面的不是文本本身和一些讀者的追捧,而是糾纏于作者是否“認錯”“懺悔”的歷史追剿。當所謂“下半身寫作”興起時,否定之聲首先從批評家那里響亮地發(fā)出,使得不少普通詩歌讀者以為尹麗川等人就是文學流氓。十多年前,劉亮程的《一個人的村莊》博得了眾多著名批評家一邊倒的贊美,以至于現(xiàn)在還有讀者以為城市里的牛糞是美的(《城市牛哞》),農民進城就得要扛著鐵锨(《扛著鐵锨進城》)。某些文學新作甫一上市,腰封上著名批評家的精短“推介語”即赫然入目。而事實卻是,被推介的作品相當多是名至實不歸。不敢懷疑的讀者,只能自認閱讀水平太低。當批評家們頻繁出入于各種機構組織的研討會、座談會的時候,他們的評論文章很多類似于當下市場環(huán)境中的某種“影評”“畫評”,成為不折不扣的商業(yè)化批評(有人稱作“紅包批評”)。罔顧創(chuàng)作實際,從現(xiàn)實生存的人際關系需求出發(fā),一味地吹捧和贊美卻不敢或不愿說出作品的“壞處”,是人情批評的主要特征。如第五、第六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公布之后,有關“羊羔體”和周嘯天詩詞引起了極大爭議,批評界任由網絡等公共媒體眾說紛紜,卻發(fā)不出本應該有的客觀評價聲音。而“中國文學史難得、世界文學史罕見”的作品評價,很容易讓讀者聯(lián)想到商業(yè)批評和人情批評的親密媾和。這種不持立場唯利益唯人情是圖的評論,不僅嚴重傷害了讀者,更傷害了批評本身。唯西方批評話語為“學術”“學理”的傾向,基本集中在“學院式”批評。學院批評的優(yōu)點是學理性強、行文規(guī)范,從業(yè)者大都經過博士學歷的專業(yè)訓練,講求批評的理據(jù)性和權威性。缺點在于,離文學現(xiàn)場較遠,因而對創(chuàng)作實際把握不夠,經?!把员胤Q希臘”地引經據(jù)典,左一聲“薩義德”,右一句“阿倫特”,張嘴閉口都是“伊格爾頓”“弗蘭克·富里迪”等等,借用舶來的理論標尺以“術語轟炸”的方式生搬硬套地衡定作品,把形象鮮活的文學創(chuàng)造肢解成了無生氣的學術碎片,形成新的“學術八股”。讀者在“看不下去”“看不懂”的抱怨中,指斥這一類批評是“學者黑話”。為避刻薄之嫌,恕不在此枚舉實例。
文學是一個龐大的言說系統(tǒng),起碼應該包括三種寫作類型: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批評和文學理論研究。由此也就派生出文學從業(yè)者的三種身份:作家、批評家、學者。現(xiàn)實中,作家與批評家的區(qū)別明顯,批評家和學者卻常常被重合為一類。例如,連續(xù)六屆魯迅文學獎中的“優(yōu)秀理論評論獎”,已有29部(篇)獲獎作品,其中批評與理論研究的界限卻極為模糊。實際上,人們忽略后兩者的差異性,是因為文學批評的獨立性沒有得到有效彰顯。個中緣由,在于是否堅持了文學批評的立場、倫理、知識構成、藝術感悟力等職業(yè)操守和素養(yǎng)。這也是文學批評家說話的底氣所在。
毋庸置疑,作家、批評家和學者在從業(yè)立場的本質定位上,都必須有求真向善的持守。以此為基準,文學批評與文學研究又應該也是必然地各有追求。相對說,文學研究總體上是“回望式”的視角,偏于“過去時”,更注重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思潮和現(xiàn)象的既往,就此梳理和總結文學發(fā)展流變的規(guī)律與特征;文學批評則是“即時性”或“當下性”的把握,側重于“現(xiàn)在時”和“將來時”的聯(lián)系,關注的是文學創(chuàng)作與文學現(xiàn)象的現(xiàn)場,進而為作家和讀者提供建議和引導。在從業(yè)的倫理上說,面對作家及其作品時,批評家應該是客觀的,既不能居高臨下、頤指氣使,也不能顛倒黑白、指鹿為馬,更不可低眉順目、討好逢迎。法國批評家蒂博代在《六說文學批評》一書中認為,文學批評可以分為“尋美的批評”與“求疵的批評”。但在當前的文學環(huán)境中,要求批評家好處說好、壞處說壞頗為不容易?;蛘呤钦f“優(yōu)點”不易,說“缺點”更難。70多年前的《咀華集·咀華二集》之所以到今天還廣受贊譽,客觀上印證了批評家李健吾堅守和踐行求真向善的批評倫理的可貴,也為當前的文學批評樹立了榜樣。文學批評應該具備基本的思想高度和精神高度,同時也要有相應的審美水準。二者如一枚硬幣的兩面,缺一不可。思想高度指向批評家思考的深度和廣度,精神高度則來自于批評家的倫理操守、綜合修養(yǎng)。批評家作為專業(yè)讀者,在對作品進行審美感悟和把握時,固然需要天賦和靈氣,但更要通過后天的學習積累培養(yǎng)“音樂的耳朵”。這本是老生常談,卻成為當前文學批評亟須解決的一個問題。顯在的事實是,不少批評家分析作品時,會談到哲學、歷史、社會、文化等多種內容,就是不談作品的美學元素體現(xiàn)在哪里?;蛘哒f,在這樣的評論文章里什么都有,就是沒有文學。文學批評處于創(chuàng)作和閱讀之間,是聯(lián)結作家與讀者的橋梁與紐帶。按此理解,批評家就要一面對作者說話,指出其創(chuàng)作的優(yōu)點與不足;一面對讀者說話,引導其閱讀的角度和方法。但現(xiàn)狀卻是,批評家很少與讀者說話,他們似乎更喜歡和作家說話,和各類媒體說話,甚至干脆預設一個結論,自說白話。
從文學創(chuàng)作的層面看,新世紀以來的中國文學發(fā)展早已超出了當代文學史教材所涵蓋的史實范圍,在傳統(tǒng)的文學型類之外,還有大眾化文學、新媒體文學的逐漸強盛,使得當今文壇已產生結構性變化。體量龐大、數(shù)量眾多的作者及其作品,越來越顯示出從文學觀念、寫作方法到審美趣味、價值追求的分化和多元。無論是宏觀的把握認識還是具體作品的微觀分析,讀者都迫切需要批評家的指向與引導。從時代發(fā)展的層面看,當代中國正經歷有史以來最深刻的變革。農業(yè)文化向工業(yè)文化的社會轉型,體現(xiàn)的是中華民族在全球化背景下由落伍到勇起直追的奮進精神。但是,歐美國家一二百年前就已完成的工業(yè)化進程,與還在農業(yè)社會里踱步的古老中國形成了較長時段的歷史錯位。當我們打開國門快速追趕的時候,這種“錯位”對政治、經濟、文化直至具體民生等領域和觀念的沖擊性影響,都在新時期尤其是本世紀以來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留下了鮮明而復雜的印跡。晚近三十年的社會發(fā)展與中國文學的同步性、互文性,恰如胡適所說的“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這就要求文學批評不僅應該重視文學創(chuàng)作的內部分析,還要關注作為創(chuàng)作之源的外部生活現(xiàn)實,立體性地讓讀者知其然,進而知其所以然。以近幾年文學批評界的熱點議題之一“城市文學”為例。不少評論者都把晚清以降中國文學對現(xiàn)代城市的描述前后貫通,認為城市文學或所謂的“城市想象”是一個循序漸進的藝術表達過程。殊不知這種判斷的背后,是對百多年來中國社會發(fā)展的懵懂體認,由此也曲解了“城市文學”的內涵。批評家應該明白,進城的農民工對現(xiàn)代城市的感受和駱駝祥子對北平的認知根本不同,“打工文學”面對的燈紅酒綠與穆時英等人筆下的紙醉金迷也有本質的區(qū)別。此處的“不同”與“區(qū)別”,揭示了今天的“城市文學”只有和當代中國的社會轉型相對應,才具有題中之意。
文學批評并列于作家創(chuàng)作,是具有獨立文體特性的藝術化表達。但現(xiàn)實中的批評文體實踐卻難盡人意,有些批評文本甚至令人不堪卒讀。典型的特征是理論術語層疊繁多,晦澀難懂;句法歐化,纏繞錯雜;借用西方文藝理論資源引經據(jù)典,狀貌高深。表達效果顯示為理性有余,感性不足,多知識性,對作品的具體感受疲弱,文字表達僵滯呆板,毫無文采。閱讀這樣的評論文章,比理解作品還困難。動輒上萬字的長篇大論,可謂“你不說我還明白,你一說我反而糊涂”。與此相對的另一個極端,則是貌似“質樸”實則“無文”的即興隨意。而無論是“學者黑話”還是“膚淺敘說”,都是既造成了對讀者的輕慢,也直接傷害了文學批評的功能和效果。而文質兼具的批評,即使有言辭犀利、過度闡釋之偏,也依然會入學術之理、入讀者之心,如海德格爾對凡·高畫作《農鞋》的評論:
從鞋具磨損的內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著勞動步履的艱辛。聚積在硬邦邦、沉甸甸的破舊農鞋里的,是那永遠在料峭寒風中、在一望無際的單調田垅堅韌和滯緩的步履。……在這鞋具里,回響著大地的無聲召喚,顯示著大地對成熟谷物的寧靜饋贈,表征著大地在冬閑的荒蕪田野里朦朧的冬眠。這器具浸透著對面包的穩(wěn)靠性無怨無艾的焦慮,以及那戰(zhàn)勝了貧困的無言喜悅,隱含著分娩陣痛時的哆嗦,死亡逼近時的戰(zhàn)栗。
這段廣被引用的文字,即使不就漢語翻譯再做潤色,也已經顯示其表達的魅力。波德萊爾說:“最好的文學批評是那種既有趣又有詩意的批評,而不是那種冷冰冰的、代數(shù)式的批評,以解釋一切為名,既沒有恨,也沒有愛。”那種深陷于學術論文規(guī)范而不能自拔的“學院派批評”,正是無愛無恨、冷冰冰的代數(shù)式批評的最好范例。而美文批評應該形態(tài)豐富,風格多元,具有感悟性的語言和靈性的筆法,是一種能夠流傳的獨立的文學文體。近幾年來,李健吾的文學批評文體越來越受到關注,被譽為20世紀最具文學性的批評家,尤其顯示出人們對于美文批評的期待與渴望??晒┙裉斓奈膶W批評作為鏡鑒的,還有勃蘭兌斯、魯迅等人的批評文本。李敬澤在《見證一千零一夜》中的感悟式批評,亦可以成為當下文學評論從業(yè)者的寫作樣本。甚至受到責罵的“酷評”式寫作,其語言形式上的才情魅力也很值得借攀。
(責任編輯:王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