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璐
“我們召開大會的本意是希望更多人能夠注意到聲音正在變得重要,但沒想到最后大家卻被無意義的事吸引了注意力。”喜馬拉雅FM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陳小雨在接受《二十一世紀商業(yè)評論》(下稱《21CBR》)雜志記者采訪時有些無奈。
4月17日,喜馬拉雅FM召開了首屆喜馬拉雅大會,會議尚未過半,一則《荔枝FM、多聽FM同時被蘋果App Store下架》的報道引起了關注。隨后關于喜馬拉雅FM優(yōu)化刷榜的帖子被瘋轉。一天之內,喜馬拉雅FM被置于了漩渦中心。
其實這場移動音頻的鬧劇與口水仗,是公關戰(zhàn)役還是互揭老底都不重要,事件更多的意義是警示:移動音頻的風來了,是風口,也可能是風暴?;叵?014年,各家埋頭苦干,或許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去年至今,一幕幕移動音頻版權爭斗連番上演:蜻蜓FM被考拉FM起訴侵權其版權節(jié)目《二貨一籮筐》和《野史三國》,New Radio播客控訴多聽FM侵權,荔枝FM稱因為傳播喜馬拉雅FM擁有版權的郭德綱相聲而遭到投訴下架……喜馬拉雅FM也在4月份召開的大會上首次宣布已獲得大量獨家排他性版權。
版權問題之爭逐漸浮出水面的情景,仿佛回到了視頻網站廝殺的年代?!耙荒臧胍郧?,我們就開始在版權上加強控制,其實也是按照視頻的發(fā)展路徑做了推測。”陳小雨預見到,音頻領域同樣會有一場關于版權問題的激烈競爭。
海納亞洲創(chuàng)投基金董事總經理徐炳東告訴《21CBR》記者,視頻網站經歷了3年版權爭議期,但因為已經樹立了版權意識,音頻市場版權清理的時間會大幅縮短。
以現在的境況來看,版權正在成為行業(yè)門檻。一方面是市場的快速膨脹,已經讓無序生長的紅利消耗殆盡。更重要的是,各家對于存量內容的爭奪趨于激烈,版權爭議從PGC急速轉向UGC內容。
定位廣播聚合平臺的蜻蜓FM自上線以來,完整收錄了全國3000多家廣播電臺的內容,去年末又與中國最大的音頻版權商央廣之聲合作,獲得了大量正版音頻內容。蜻蜓FM的CEO楊廷皓雖然強調版權的重要性,但在接受《21CBR》記者采訪時也直言,如果最后走向以高價和壟斷版權來競爭,那對于行業(yè)的發(fā)展來說是不利的。
對此,陳小雨表示,音頻的版權走向應該照搬視頻,“樂視依靠早期版權資源彎道超車的例子給了我們啟發(fā),在版權方面做了極強的儲備。但問題是,這只是木桶原理中的一塊長板而已,重要但不能成為殺手锏?!?/p>
陳小雨直言,激烈的市場競爭決定了不能有任何一塊短板,才能建起護城河。喜馬拉雅的選擇是進一步開放平臺,建立起一個音頻生態(tài)系統(tǒng),更大范圍地提供音頻云的公共服務,讓音頻的分發(fā)變得無所不在,“聽是一個伴隨式行為,所以音頻就是一個伴隨式媒體,會在移動時代成為一種全新的獲取信息的方式,它能夠釋放雙手,進入每一個生活場景?!?/p>
蜻蜓FM也同樣選擇了將內容與場景做得更多元化,“我們現在都集中了太多的注意力在存量內容上,但這部分可能只是占了整個未來音頻1%,還有100倍的空間可以讓更多人來生產更優(yōu)質的內容,而這些會成為新的商業(yè)成長點?!?/p>
今年年初開始,蜻蜓FM正式布局PUGC,將大量專業(yè)的電臺主持人從線下邀請到線上,也將與大量媒體合作,共同生產“聲音”。
曾任職美國視頻網站hulu副總裁的楊廷皓認為,不少人覺得音頻與視頻市場的發(fā)展路徑可能會類似,但實際上除了音頻制作門檻相較視頻低以外,兩個市場之間存在著較明顯的差異。
楊廷皓說,“音頻領域其實非常分散,傳統(tǒng)音頻市場有二千多家傳媒廣播,根據地緣區(qū)分卻沒有一家非常強勢,所以從內容角度來說,話語權的掌握在視頻領域和音頻領域是有天壤之別的。另外,音頻內容比較分散,平臺跟內容方合作,反倒平臺比較容易獲得強話語權。”
喜馬拉雅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余建軍說,“很多人覺得我一定要有個平臺,不然活不下去,但現代社會講究分工協(xié)作,也就是說你自己可以不用做平臺,而是借力平臺,才是當下自媒體的生存路徑?!边@也是《羅輯思維》的羅振宇強調的“U盤化生存”:自帶信息,不帶系統(tǒng)、隨時插拔,自由協(xié)作。
在余建軍看來,如果要做平臺,那么競爭對手就是所有的平臺,但將內容做到極致,所有的平臺都會奉上各種資源來尋求合作。喜馬拉雅想要成為這樣一個平臺,“人人都能微創(chuàng)業(yè),搞不定的部分則交給平臺?!?/p>
喜馬拉雅與自媒體的合作方式并非只有買斷版權,根據不同的生長路徑會有不同的合作方式。陳小雨向記者解釋,如果是《羅輯思維》這樣強勢的自媒體,擁有自己的核心生態(tài)系統(tǒng),那么圍繞它的不論是視頻還是音頻,都是服務和支持的角色,最合理的模式一定是首發(fā)而不是獨家排他。
相對另外一些自己沒有完整支撐體系的自媒體來說,如果將獨立內容放在所有音頻平臺上,很可能最后得不到任何平臺的資源傾斜。“如果喜馬拉雅不重點推薦,所能夠得到的曝光可能遠遠不如與喜馬拉雅簽獨家版權?!标愋∮陱娬{,在商業(yè)合作過程中,雙方需要尋找互利共贏的方法。
《糗事播報》的主播掉掉就在喜馬拉雅上實現了商業(yè)化蛻變,“節(jié)目播放量在一年內實現了從0到2000萬后,有導演粉絲來找我配音,有了更多與電視臺、電臺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有喜馬拉雅引入的廣告冠名,提供的講師團隊?!倍诖酥埃舻糁皇悄档そ械囊粋€普通小伙。
而在微信上運營著公眾號《深夜食堂》的李明更清楚商業(yè)規(guī)律,他認為自媒體發(fā)展到一定程度都會遇到瓶頸,各種紅利期結束,草根能夠突圍的機會越來越少,除了個性化的內容外,還需要傳播渠道,需要放大器來獲取流量,但這個放大器要花大量精力來完成。
他告訴記者,在他接觸過的平臺中,喜馬拉雅愿意給出的資源與合作內容最多,他只需要負責提供內容,“平臺會引入品牌,促成和節(jié)目的商務合作,只是現在我還不想讓節(jié)目太早有植入?!?/p>
據余建軍介紹,喜馬拉雅FM會和平臺上的自媒體采用分成機制,一種形式是目前在運作的節(jié)目冠名獲得廣告收益。另外,今年下半年會推出廣告平臺,向所有自媒體人分發(fā)個性化的廣告,有一些節(jié)目更小眾,但是很有價值的,就可以培養(yǎng)付費會員。“正如‘一千名鐵桿粉絲理論’那樣,你是創(chuàng)作者或者是藝術家,如果你有一千個鐵桿粉絲,不管你出什么作品粉絲都愿意買單的話,就可以活下來。而喜馬拉雅就是要為不同的對象提供一整套收益解決方案,通過程序化方式讓體系透明化?!?/p>
速途研究院最新的報告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國內移動音頻類APP的下載量已經呈現明顯的梯隊格局,第一梯隊的蜻蜓FM、考拉FM、喜馬拉雅FM的下載量均過億,而Tune In Radio、豆瓣FM、多聽FM、荔枝FM的下載量則累計超過5000萬,位居第二梯隊。
在采訪中,無論是蜻蜓FM的楊廷皓還是喜馬拉雅的陳小雨都表示,今年音頻行業(yè)的空間會翻番,從現在每年400億(相當于傳統(tǒng)廣播廣告一年的收入),增長到至少4000億以上。一方面得益于1億的車主人群,以及近8億以上的移動互聯(lián)網人群,用戶數會翻倍。另外,場景會從原來的車載擴展到全生活場景。
楊廷皓向記者表示,由于音頻內容的存量只是視頻甚至文字存量的1%都不到,所以最開始選擇從PGC進入是最容易的,而電臺就是最主要的內容生產方式,有內容、用戶,也有商業(yè)模式,但如今正在逐漸向PUGC轉變,未來也不排除進入UGC領域。
喜馬拉雅則選擇了從UGC、PUGC再到PGC的反向路徑,并以“主播+獨家版權”模式解決數量與質量問題,“我們對媒體機構、廣播電臺也提供一整套的方案,幫助它們開發(fā)APP,點播、直播、托管,分享喜馬拉雅的流量和收益?!?/p>
在車載與智能設備上,各家也在爭搶市場。以蜻蜓FM為例,已經與福特、沃爾沃、奧迪、寶馬、三星在內的幾大車廠與智能硬件設備廠家進行深度合作,完成系統(tǒng)的預裝。前不久,喜馬拉雅FM也宣布將與科大訊飛、漫步者等硬件設備廠商進行戰(zhàn)略合作,并且與寶馬、福特、通用等十六個汽車品牌合作。
不難看出,平臺之間的差異正在模糊,產品的同質化正在加速,但接下來“馬太效應”將會出現。
一位投資人向《21CBR》記者表示,音頻正在成為一個新的流量入口,耳朵經濟在崛起,聲音的價值在釋放,但當局勢清晰后,資本、資源會越來越集中,相應的差距就會拉開,淘汰一批參與者。雖然目前來看,前幾位的優(yōu)勢還不明顯,但很快就會出現差距,關鍵看誰能夠先建立起自己的盈利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