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麗饒
虒,讀sī,虒亭是地名,位于山西省襄垣。
虒,我很感謝有這么一個字,它是專為我的家鄉(xiāng)虒亭鎮(zhèn)而存在的。虒亭本名為虎亭,某個朝代從外地來了某個大官,對虎字有忌諱。于是這位官老爺大筆一揮,在虎背上加了兩刀,就將虎改作了虒。那位官老爺就是春秋時晉國大夫羊舌赤。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虒亭就是古韓大地上的一處兵家必爭之地,羊舌赤來此做官,“羊入虎口”犯了地名,他便就地筑亭鎮(zhèn)虎,并且將虎字改為虒字,虒亭一直沿用至今。
魘亭鎮(zhèn)古老的歷史里,有幾位偉大的人物,也有幾樁光輝的事跡,頗令我等后人引以為豪。東晉高僧法顯,出生于虒亭鎮(zhèn)龔家溝村。他是歷史上赴西天取經(jīng)第一人,比唐僧西天取經(jīng)早230年,也是唯一從陸地西行海上歸來的中華第一高僧。位于虒亭鎮(zhèn)東的千年古剎寶峰寺是法顯大師出家修行的寺院。麻衣祖師法濟大師,在鎮(zhèn)東紫巖山上的古洞創(chuàng)研了《麻衣相術(shù)》。此外,上黨戰(zhàn)役中發(fā)生虒亭鎮(zhèn)磨盤垴村的磨盤垴戰(zhàn)役血流成河的英雄故事,至今于民間傳頌。而上黨戰(zhàn)役主戰(zhàn)場之一“土落截?fù)魬?zhàn)”遺址,便是生我養(yǎng)我的麻糊村,現(xiàn)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麻糊村本名土落村。歷史記載為古銅鞮治(銅鞮,今山西沁縣),而現(xiàn)在行政歸屬襄垣縣,且至今仍是半個村的人講襄垣方言,半個村的人講沁縣方言。既是如此麻糊不清,我則更樂于稱其為麻糊村。
麻糊村的山
中秋。麻糊村正是“早穿棉襖午披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的天氣。人們在這樣的季節(jié)卻從不曾有此等閑情逸致。漫山遍野的莊稼熟透了,黃燦燦的,期待著收割。農(nóng)人們的心都隨莊稼鉆進了深山里。麻糊村祖祖輩輩開墾出來的所有田地都分布在這山間。是層層疊疊,不規(guī)則的梯田。
麻糊村的山有遠近之分。遠山種莊稼,近山住人家。全村大約百余戶,零亂地散落在朝南的半面山坡上。各家都筑有一串宅院,圍著高矮不等、顏色各異的院墻。院和院之間用寬的窄的、爬高就低的白土路連接起來。從遠山上望過來,就像是一張網(wǎng)。網(wǎng)面上蜿蜒的白線條最終匯合于村東,連著汽路,那是麻糊村唯一的出口。住在山腳下的人家,每戶大門外都有一個寬敞的打麥場。麥場開外不出兩百米,便是綿延起伏的山巒。但這山仍舊算是近山。大約是背陰的緣故,近山上的莊稼向來長勢不好。倒是漫山的德國槐年年花香襲人,樹樹林陰密蔽。有人說,這一溜山是麻糊村的鎮(zhèn)村之寶,護佑村人世世代代福壽安康。也有人說,這片山形似一條魚,風(fēng)水旺女,所以麻糊村的人出外謀生歷來陽衰陰盛。然而,唯有一個不爭的事實,興許可與風(fēng)水之說略有相關(guān)。山腳下的幾戶人家,無論哪一姓哪一族的孩子,都天生有一個頗為高凸的額頭。那么,他們的母親或奶奶往往在孩子一出生就開始輕揉慢捻,想盡可能將這獨特的高額頭撫平。于是,出生于山腳下的孩子,被人笑作山藥蛋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近山之外便是遠山了。遠山與近山之間隔著一條寬闊的白土路,還有一灣長年不斷的溪流。路與小溪并行,延伸至大山深處。深山里長滿了樹木和莊稼,夏日綠得發(fā)黑,秋則黃得耀眼。和煦的陽光從西山坡上斜鋪下來,山野里閃爍著點點金光。農(nóng)人們亮開嗓子吆喝牲口,腔調(diào)里明顯有抑制不住的喜悅和激動。秋,是麻糊村最歡快的季節(jié),人們晝夜忙得不亦樂乎。連山雞、野兔和狗獾子也跟著興奮起來,大著膽子頻頻出沒在田間。在麻糊村,這些野生的鳥獸是從沒有人獵捕的。即使偶爾有一兩只山貓躥進村,人們也會友善地給些吃食。有的山貓待慣了,便在村里住下來。
小時候跟著大人到田里收秋,常常忙得忘了晌午。山上的松子、酸棗,沙棘、山楂、野核桃便是我們最好的零嘴兒。鄉(xiāng)下孩子講究少,隨手摘來就吃。大人是無暇理會這些東西的,就任由它在大山深處靜悄悄地落了一茬長一茬。父母倒更希望我們采回一把黑木耳,逢年過節(jié)或待到家中來客人時,還可以炒盤下酒菜吃。山中的木耳卻不常有,偶爾在腐爛了的榆樹段子上能找到一些。長大以后再來到山野里,不再如孩童時那般貪戀山果子,嘗個鮮也就罷了。
麻糊村的水
太行山上,水源稀缺。然而麻糊村卻依山傍水,因此顯得尤為富有。位于村東的寶峰湖(原名后灣水庫)始建于1959年,后經(jīng)過多次改造?,F(xiàn)水域面積約1300平方公里,總庫容1.303億立方米,達1000年一遇洪水設(shè)計,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是一座防洪、灌溉、工業(yè)用水、水產(chǎn)養(yǎng)殖等綜合利用的大水庫。
寶峰湖四面環(huán)山,宛若金盆,更與鎮(zhèn)東的寶峰寺交相輝映,被譽為太行山上的小西湖。秋天的早晨,湖面上霧氣升騰,分辨不清對岸的人家和山影。這個時候,村里的人們通常不靠近湖邊,露水太重。倒是遠道而來的釣客并不介意了。他們?yōu)榱嗣烂赖剡^一把釣隱,早出晚歸,風(fēng)雨無阻。說到底,還是怨寶峰湖的風(fēng)光秀麗、魚蝦肥美太過誘人。國慶長假期間,來自河南、河北以及省內(nèi)城市的釣客絡(luò)繹不絕。他們食宿在就近的村莊,為寶峰湖而醉。到底是農(nóng)村人淳樸,在鄉(xiāng)親們心中,來者皆是客,盡吃盡住盡拿盡用,卻從不主動向客人收取費用。多多少少就隨人家的心意給,如手頭不便,白吃幾碗面條也算不上個事。我當(dāng)然明白麻糊村人的心事,大家在意的并不是釣客付不付錢,而是人家能為寶峰湖的魚專程趕來,還如癡如醉,廢寢忘食。驕傲!麻糊村的人驕傲!
所有的魚都是野生魚,所有的釣都是免費釣。有人捕到上百斤的草魚,有人摸到碗口大的毛蟹,也有人誤打誤撞撈到體型罕見的老鱉。鯉魚、鯽魚、白絲魚是最常見的。偶爾釣到鱸魚、鯧魚也并不稀奇。即使水產(chǎn)如此豐饒,但當(dāng)?shù)厝说牟妥郎蠀s不常有魚蝦蟹貝之類。無需驚訝,自古以來便是如此,以五谷雜糧為生。一代又一代傳下來的觀念,草木皆有情。沒有點狠心的老百姓們,對這些生靈輕易下不了手。也正因為如此,寶峰湖的自然風(fēng)光和野生動植物才得以最好地保護。時下正值秋高氣爽之際,成群的野鴨和白天鵝盡情享受著入冬前的最后一小段宜人時光。它們快活地飛繞于深藍色的湖面之上,時高時低,由著自個兒的性子。這些小東西們,生生是讓麻糊村給嬌慣壞了。誰說不是呢,生于此地,長于此地,在哪還能享受到如這般的疼愛和嬌寵。況且,別處也再難有這清凌凌的水和藍瑩瑩的天。endprint
麻糊村不發(fā)達,村人們至今仍是吃地下井水。聽老人說,麻糊村的井水分兩種:一種是山上滲出的空山水,一種是來自寶峰湖的透河水。打井的老匠人可以辨得出,村里哪個位置能打出什么水。相比透河水,空山水則更加甘甜、清洌,也更受歡迎。二十年前,村里只有兩口井,村西的小井和村東的大井。小井簡陋,既沒有井蓋,也沒有轆轤,更沒有井棚,但小井的水是空山水,因此來小井上挑水的人多,而設(shè)施較為齊全的大井,則成了人們聚眾聊天的場所,長長的青石水槽上,滿滿坐著一溜人。尤其是夏天,有月亮的夜晚,男女老少,談天說地,好不熱鬧。
麻糊村的窯洞
我越來越覺得,應(yīng)該將麻糊村的窯洞稱作是一種民間手工藝術(shù)品。小時候,并不這么認(rèn)為,大約是因為自幼生長在窯洞里,對它的造型結(jié)構(gòu)早已司空見慣,直到離開麻糊村好些年,來南方以后,常常有人和我聊起家鄉(xiāng),我才認(rèn)真地回想起麻糊村這些神奇的窯洞。
在許多南方朋友眼中,窯洞就是在半山坡上找一塊較為工整的地方,朝山體內(nèi)挖個洞,然后將內(nèi)壁削光了住進去。嚴(yán)格來講,這算是最簡陋的窯洞,這樣的窯洞在麻糊村隨處可見,主要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村人們用來打地道戰(zhàn)的。在這些結(jié)構(gòu)最簡單的土窯洞背后,有四通八達的地下通道。有的通到別人家屋里,有的通到鄰近的村子,有的甚至更遠。奶奶那輩人常常會聊起麻糊村地道的結(jié)構(gòu)和出入口布置。時至今日,也許再沒有人清楚了?,F(xiàn)今人們通常用這樣的窯洞來放柴火、麥糠或雜物。
住人的窯洞更多是在平地上,用磚和黃土砌起來的。工匠們無需計算,單憑多年的實踐經(jīng)驗,便可精準(zhǔn)地利用我們在教科書中學(xué)到的力學(xué)原理。寬敞的拱形窯洞內(nèi),用不著一梁一柱,即可穩(wěn)定牢固地供幾代人居住。家鄉(xiāng)的舊院內(nèi),正面就是三孔窯洞,那是爺爺留下的。窯洞冬暖夏涼,舒適宜人。尤其是寒冬季節(jié),室外冰天雪地時,燒一把熱烘烘的炕火,坐在暖融融的土炕上,圍著小炕桌吃一頓熱騰騰的餃子,最是舒坦了。夏天則不同。即便是酷暑難當(dāng)?shù)募竟?jié),窯洞里也不覺得熱,而且越往里走越陰涼。因此偌大的麻糊村,也從沒有誰家吹電風(fēng)扇或鋪涼席。當(dāng)然,隨著時代的進步,麻糊村人也在不斷地追求時尚元素。后來,在村東建起的一串串新院內(nèi),便很少有窯洞了。大多是幾間敞亮的磚瓦房,也有蓋小洋樓的。人們也不再壘土炕,而是請木匠做木床,或干脆像城里人那樣買張大席夢思床。
窯洞有個很奇怪的特點,就是越?jīng)]人住越容易坍塌。這些年,進城務(wù)工的年輕人多數(shù)在外面買了新房,即使留在麻糊村的,也幾乎都在村東的汽路邊重建了新居。那么村西的一大片舊窯洞,便在閑置中陸續(xù)塌成了一堆堆廢墟。
麻糊村的面食
對于吃,麻糊村的祖上有個說法,就是好吃不過餃子。逢年過節(jié),迎親待客,總要包頓餃子。
麻糊村的一日三餐,以面食為主,但決不僅限于面條和饅頭。單單餃子,就有蒸餃、煮餃、煎餃和腥湯素餃這好幾種。面條從工藝上講,拉面、扯面、刀削面、擦面、撅面、刀撥面、飴鉻、揪魚、貓耳朵等是最常吃的。按烹飪方法又分為拌面、湯面、炒面、鹵面、蒸面。饅頭類有黃蒸、饅頭、窩窩、面羊、抓錢、剪刀、蓮花、棗山、壽桃。餅類有煎餅、烙餅、鍋盔、干饃、關(guān)公燒餅。還有一些類別不明確的,如炒餅、疙瘩、拌湯、灌腸、調(diào)和飯、莜面栲栳栳等。
對于外地的朋友而言,這些面食也許不僅僅是名字抽象,更難以想象它們的形狀、做法和口感味道。但至少,每樣吃食在不同場合、不同節(jié)日或不同時間里,都有它不同的說法。比如花嬸帶個小伙子上門來提親,女方家備什么飯就顯得尤為重要。拉面就說明姑娘滿意,有“拉攏”之意。手搟面基本等同逐客令,“趕”人走。如果吃餃子,會顯得女方家重禮儀,對男方以貴客相待,但還得看有沒有搗蒜泥作蘸料。有蒜,意味著有緣無分,吃了這頓餃子就“算”了。沒有蒜是好事,說明故事還有下文。待到姑娘出嫁那日,中午飯又特別有講究。若吃餃子,就是“包”上金銀財寶嫁出去,將來能過上好日子。若吃貓耳朵,就表示娘家人早盼著你出門,因為貓耳朵也叫捻疙瘩,有“攆”的意思。吃撅面的人家,往往不是有繼父就是有繼母,暗示從此“斷絕”關(guān)系,不再來往。當(dāng)然,平日里吃個家常便飯是沒有太多講究的,頂多是些風(fēng)俗而已。大年初一吃餃子,初二吃抓錢,正月早上餾黃蒸,供神擺棗山。清明攤鍋盔,端午燜粟米,臘八熬米粥,冬至包餃子。老人做壽獻壽桃,七月十五送面羊。總之,各有各的來由。倒讓人覺得,麻糊村人吃的不是面食,而是一種博大精深的面文化。
我常常一個人,坐在一家小面店,專注地吃一碗面,從中比較它和麻糊村面食的區(qū)別,算是求同存異吧。畢竟離開家鄉(xiāng)許多年,對我而言,面的味道早已成了麻糊村的味道。
麻糊村的未來
中秋回家時聽說,有能源勘測隊先后來過麻糊村幾次,測出村里的地下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如今,當(dāng)?shù)卣执髲埰旃母阏猩桃Y,正忙著張羅寶峰湖旅游景點的開發(fā)事業(yè)。我不禁心頭一緊,有一種擔(dān)憂。近些年游覽過不少風(fēng)景名勝,親眼目睹許多經(jīng)過人工開發(fā)的景觀,往往失去了原生態(tài),真真招人心疼。因此,我多么渴望自己能擁有一個神奇的口袋,通過悄然無聲七十二變,好將我的麻糊村裝進兜里藏起來。即便有人愿意投資,任憑將來有再好的前景,我寧可統(tǒng)統(tǒng)放棄。
并非不顧家鄉(xiāng)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亦非不念父老鄉(xiāng)親的苦難,只是,不忍,不忍麻糊村失去它祖祖輩輩留下來的容顏。
責(zé)任編輯:黃艷秋
題圖攝影:子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