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虎
摘 要:通過對物理課堂教學中出現的一些畸形現象的分析,提出了物理課件教學的五“不”原則:不要用動畫和視頻代替教材上的演示實驗,不要違背科學性和規(guī)范性原則,不要盲目使用別人的課件,不要冷落了黑板,不要過分追求大容量的課堂。呼吁:要敢于向課件說“不”。
關鍵詞:新課程;物理課件;五“不”原則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多媒體課件作為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的工具,已經被教師和學生接受和喜愛。課件的制作和使用正在成為探究式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的核心
環(huán)節(jié)。在物理課件應用中,教師遇到了許多困惑、許多問題,尤其是新舊教學方式交織所產生的難以突破的問題。要走出困境,解決問題,提高課件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教師要敢于向課件
說“不”。
一、不要用動畫和視頻代替教材上的演示實驗,以防喧賓奪主
CAI技術是指計算機輔助教學,這定義就已經明確了計算機是為教學服務的工具,它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是輔助性的。新課程更加強調了課堂教學中的師生關系: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課件的制作和應用不能打破這種師生關系,而要鞏固這種關系。
有些教師在課件的設計過程中夸大了課件的作用,用動畫和視頻代替一切。例如,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為了節(jié)省時間、追求高效,對一些演示實驗不親自演示,而是用動畫或視頻替代。誠然用動畫模擬更加生動、細致,但它是虛擬的,實驗的過程和結果失去了可信度。教師把現象和結果通過動畫硬塞給了學生,學生會對此抱有懷疑態(tài)度。視頻實驗替代了教師的操作演示實驗,課堂就失去了趣味和活力,沒有了教師和學生的交流,學生的觀察能力也不能得到鍛煉,學生那種疑惑期待的、驚心動魄的經歷也沒有了。
這樣的課堂教學改變了學生、教師和課件應有的關系,把課件推上了主體的地位,而將學生放在了被動接受的地位。因此,教師在課件設計時要從思想上認清課件是為課堂教學而服務的,教師也只起主導作用,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在課件制作和使用時要處理好三者的關系,讓課件發(fā)揮應有的輔助性作用,以防喧賓奪主。
二、不要違背科學性和規(guī)范性原則,以防混淆視聽
在物理課件制作時,要保證內容呈現的客觀正確性,即遵從科學性的原則。例如,在用動畫模擬行星繞太陽做橢圓運動時,動畫中的行星做的是速度大小不變的橢圓運動。學生通過模擬動畫直觀地“看到”了行星的運動軌跡,學習了開普勒第一定律。但在學習開普勒第二定律時,發(fā)現前面的動畫有問題,因為第二定律說明了行星繞太陽的運動是離太陽越近越快,越遠越慢。導致錯誤的原因可能是教師在制作課件時疏忽了,或者不會制作。假如有學生提出來,教師最好的托詞是電腦做錯了。實際上,這個錯誤是教師的錯誤,而這卻給學生一個錯誤的信息,導致對物理規(guī)律理解上的不
準確。
在課件中使用不規(guī)范的物理符號,也會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在課件的制作中使用的物理符號和單位,必須和現行的教材一致,不能隨意地使用舊的符號。有些教師習慣了舊教材中的表示方法,比如,把彈力用N表示,把拉力用T表示,把摩擦力用f表示;把Km說成公里,把cm說成公分,把Kg說成公斤;把電壓表叫做伏特表,把電流表叫安培表。雖然這樣使用沒有錯誤,但是不規(guī)范,會使學生產生混亂,影響學習效果。
教師在課件制作和使用時應遵從科學規(guī)范的原則,對定義、概念、規(guī)律的表述要準確,不能出現錯誤,不能亂用物理符號,以防混淆視聽。
三、不要盲目使用別人的課件,以防邯鄲學步
課件的使用提高了教學效率,但是要制作一節(jié)課件卻很費時
間,要經歷設計、搜集資料、制作和調試等過程。教師的工作量很大,這樣就出現了課件共享現象:一種情況是采用同教研組其他教師制作的課件,另一種是在網絡上下載課件。但要注意,如果把別人的課件直接用來上課,那是很別扭的,使教師上課時無所適從,只能被課件牽著走。不是別人的課件做得不好,而是這課件不符合自己教學的個性、風格。因此,教師在使用別人的課件之前,要結合自己的個性做局部的調整和修改,以便在課堂上駕馭課件,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課件的輔助作用。網絡課件更是良莠不齊,教師下載后要甄別使用,大幅度修改,切忌直接使用。
因此,教師在使用其他老師或網絡上的課件時,不能盲目使用,以防邯鄲學步。
四、不要冷落了黑板,以防照屏宣科
課件是CAI技術進行課堂教學的核心,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
式。但使用它并不是完全否定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由于過度地強調課件的功能,黑板已經淡出了課堂。一堂課下來黑板基本上不用,傳統教學中的板書全部由課件展示,教師只是站在電腦前點點鼠標,做講解說明。例如,畫受力圖,課件可以直接展示,也可以模擬教師分步作圖。如果結合傳統方法,先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畫,然后教師在黑板上邊作圖,邊做講解,效果更佳。這樣的教學更加真實,有利于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又如,在講解例題時,教師可以用課件把解析過程播放出來,照著屏幕講解,也可以讓學生自己看解題過程。如果教師先用課件把題目展示出來,然后引導學生,邊分析例題,邊在黑板上寫出解題的過程,就能發(fā)揮教師解題的示范性作用,提課堂教學效率。
課件使教師拋棄了黑板這塊寶貴的陣地,而拋棄黑板就等于
否定了傳統的教學工具。傳統的教學工具也有它的優(yōu)勢,黑板也有它無可替代的作用。要把傳統的教學手段與先進的教學技術結合起來,取長補短,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教師要記住,不要冷落了黑板,以防“照屏宣科”。
五、不要過分追求大容量的課堂,以防“滿堂電”
在使用課件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最容易犯的錯誤是無形的加大課堂容量。這是因為在課件中,像板書、作圖、例題的過程示范等都可以在課件中預先做好,這樣一來,一節(jié)課的容量就大幅度地增加。由于課堂容量大,在教學時教師導學很倉促,節(jié)奏很快,學生也像看電影一樣。這樣不僅沒有發(fā)揮課件教學的優(yōu)勢,反而剝奪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大量地灌輸知識,學生只有機械地接受,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探究性課堂活動。因此,教師在設計課件時,要遵從物理教材的章節(jié)安排,不要隨意添加內容。用PPT制作的課件幻燈片一般十五張左右為宜,學生答題的內容沒必要在課件中展示,選練習題不要貪多,力求課件簡潔、美觀、實用。
在用課件教學時教師要控制好課堂的容量,把使用課件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完成思考與討論,做好小組合作探究活動,做好課堂練習。不要過分追求大容量的課堂,以防掉入高科技的“滿堂電”。
人是有情感的,教師的美好情感是支持學生學習的最大精神源泉。課件永遠不可能代替教師。教師在使用課件進行課堂教學時,要認清課件在教學中的輔助功能,不要用課件完全代替一切,把握好物理課件制作的科學性和規(guī)范性,處理好課件的個性化和共享性的關系,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教師還要不斷地反思,總結教學的成敗,敢于對自己的錯誤說“不”,讓錯誤和失敗成就自己。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提高制作課件的技能,發(fā)揮課件教學的優(yōu)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走在新課程改革的前沿。
參考文獻:
余麗芳,聶傳輝.如何避免物理教學中應用多媒體課件引起的弊端[J].高等建筑教育,2003(06).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