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意梅
【摘 要】為了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高中語文的小說教學需要一種全面的策略分析。當前教育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研究工作就是語文教學,新課程標準的頒布無疑為課程改革吹響了號角。在新課改下,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秀教師和研究者從實際的教學的方法出發(fā),從自身的工作中分析出教學改革策略,提出了一些新的創(chuàng)新觀點。小說教育作為一種人文性的基礎學科也面臨著教學理念的轉變,探索語文教學模式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將教學課堂變?yōu)閹熒?、團隊討論,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小說、分析小說主旨和情感,將已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之中就是當前階段高中語文小學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語文;小說教學;策略解析
一、新課改下高中語文的小說教學現(xiàn)狀
現(xiàn)階段的高中語文的小說教學存在著許多問題,教師在授課時往往只關注自我的講解和分析,授課以單方面“輸出”為主,而缺乏學生的雙向溝通和反饋,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因為教師往往沒有意識到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接受能力已經較強,課程講解有必要進行變革溝通。
另一方面,高中教學目前使用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衡量優(yōu)秀學生的指標主要是考試成績,過分關注考試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個體性和自主性。部分語文老師在進行小說閱讀教學時,教導學生使用教條化的閱讀方法去了解小說結構和要素,結果導致學生只是為了應對成績考核的“白皮”學習。
除了上述兩大方面問題,高中語文小說教學目前過于追求個性化和創(chuàng)新,往往脫離現(xiàn)實生活,長此以往慢慢脫離了高中語文教學的大方向和初衷。高中語文老師應該側重對學生的閱讀方式和閱讀分析進行詳細指導,將學生不當閱讀方式進行修正,使其集中在閱讀關注,最終重新恢復小說閱讀教學的教育意義。
二、新課改下高中語文的小說教學優(yōu)化策略
(一)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閱讀思維看,學會正確的鑒賞方法
高中教師已經明白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方向上具有不同點,在認識到差異性的存在同時給予正確及時的引導。使學生形成對小說閱讀的獨立見解和正確思考。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給學生充裕的時間和機會互相交流、分享、討論,使學生在討論的氛圍中形成獨立的閱讀思維,在團隊分享討論的過程中培養(yǎng)對小說閱讀的興趣點。久之,這種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方式可以逐步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改善現(xiàn)狀。需要明白的是,學生一定是教學課程的主體,而老師的角色便是那位負責指導和適當時候給予幫助的導師。教師應該激發(fā)并且抓住每一位學生對小學課程的興趣點,在課堂上進行對話,通過團隊溝通和對話幫助學生分析在小說教程中遇到的難處和問題,和學生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最終使學生形成獨立思考閱讀的目的。
學生獨立思考,自主產品疑問,就會在興趣的指導下探究分析問題。最終可以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結合已知的知識體系,解答疑問,最終不僅深入了解了小說,而且也提高了分析、探索能力。賞析方法可以使用“五點賞讀法”,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鑒賞方法。一般來說,五點賞讀法主要分為五步:找到切入點、占據(jù)制高點、扣緊連接點、突破疑難點、把握著重點。
(二)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模式
學生對小說的閱讀方式和喜好可以決定其對文學的偏好,進而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質和正確的價值觀。每個人的生活經歷和性格愛好不同,必然導致了每個學生在閱讀同一篇小說課文中有不同的見解和視角,也會融入學生的個人情感因素在里面,所以,高中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深入理解這一點,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想法,不過分使用書本的“條條框框”去束縛學生的思考和情感,不將教師自己對小說的個人見解強加給學生。高中語文老師可以啟發(fā)學生用聯(lián)系和比較的方法去進行小學閱讀和理解,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小說中的人物特征,分析和體驗小說人物的情感和精神特色,達到幫助學生脫離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枷鎖的目的。
(三)教師應該主導小說教學的方向
高中語文教師在課程上應該把握住上課的主體和研究方向,不能完全將課堂交給學生,尤其不能使學生脫離課程主體。一般來說,小說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學生應該在小說作品的時代背景下去做閱讀理解和深入分析,不能過于偏離時代背景,不可以追求個性化和標新立異以免失去小說閱讀的根本意義。
一些小說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表現(xiàn)出對當時政治社會的不滿或者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小說作品往往具有情節(jié)跌宕、中心思想明確、意義深刻等主要特點。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幫助學生抓住小說的主旨以及線索,嘗試讓學生去分析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讓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學習。
(四)讓學生了解小說的基本信息
小說的基本信息包括中心思想、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簡介、小說寫作特色等等。要讓學生深入了解小說的主題和風格,必須深入了解小說作者的興趣愛好、個人生活經歷、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寫作愛好風格等等。與此同時,語文教師還需要幫助學生了解復雜詞匯和特殊詞匯的理解。一般情況下,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通讀小說作品,過程中將不理解或者特殊的詞匯進行標注,團體交流以及油老師講解。語文教師最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小說的中心思想,賞析小說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確定小說創(chuàng)作的政治、文化、經濟等環(huán)境,理清小說的重點發(fā)展情節(jié)以及線索、表達主題。
(五)激發(fā)學生閱讀小說的樂趣
興趣是學習的推動力,也是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的前提。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學生在有了對小說的了解后,自然而然會形成對小說閱讀、分析、討論的興趣。語文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帶著輕松和愉悅的心情去閱讀小說,不應施加壓力,引導學生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尋找到積極地意義。學生在閱讀了一定量的作品后,可以形成自己獨特的觀點,并且對比小說中的思想和形態(tài)可以反思自己的行為方式和是想觀念。通過這種自主獨立的方式,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語文教師對學生閱讀上的引導可以是多方面的,比如特殊詞匯、蘊含的特殊情感、重要情節(jié)等等,可以開拓學生的思路、建立多方面的閱讀體驗。
(六)分類閱讀小說,突出類型特點
為了使學生在不同層面上進行體會和理解,語文教師必須對小說類型進行不同類型的劃分。劃分的類型可以是字數(shù),也可以是敘述方式、篇章結構安排等等。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些特點,對小說主角性格特點、語言等方面進行分析,從而分析小說整體架構,凝練出小說的主旨。長篇小說的篇幅太長,閱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所以學生很少主動閱讀,即便讀取也是注重情節(jié),而新課標下,提倡的是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要想走出這片“教”與“學”誤區(qū),就必須從源頭抓起,真正掌握小說而文體特征,填補教學的理論空白,讓小說理論真正可以指導小說的教學實踐。
三、結束語
小說是我國擁有悠久歷史和廣泛閱讀群體的一種文體,卻在我國的高中語文教學中遇到瓶頸,從本文分析的現(xiàn)狀和策略分析中可以得出,當前高中語文教學的還存在著幾大問題,例如學生對于小說的理解過于片面化和單一化,語文教師教學過程中也缺乏基礎的互動等。小說教學是語文教學中難度較大的環(huán)節(jié)之一,針對目前的現(xiàn)狀和可行的策略,最重要的是積極開展小說教學研究,上好小說教學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多角度思考方式,讓學生脫離語文教師的單方面講解,嘗試由自己去發(fā)掘小說閱讀的樂趣,在不同層面上對小說進行理解和體會,從而使高中語文的小說教學不斷優(yōu)化改善,新課改之下的高中語文小說教學之路定會越走越開拓,越走越輝煌。
參考文獻:
[1]屠錦紅、喬暉.我國百年語文教科書變革之反思[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35).
[2]葉在華.淺談人教版高三語文教學[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03).
[3]吳君.文本細讀,讓閱讀芬芳四溢—談新課改下高中小說教學[J].中學語文:下旬,2011,(11).
[4]陳娟.高中小說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語文天地,2014,(25).
[5]許元洪.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小說”五點賞讀法”研究[J].現(xiàn)代語文(科學研究),2009,(07).
[6]吳海燕.小說的文體特征與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語文教學[J].學語文,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