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琴
【摘 要】 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少教多學”屬于全新的教學模式,它改變了傳統(tǒng)授課模式,主要以學生為主,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最大限度的做到創(chuàng)新學習、自主學習,同時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從而達到學有所獲的根本目的。本文章將對初中英語“少教多學”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進行綜述。
【關(guān)鍵詞】 初中英語 少教多學 教學模式 策略
由于受到我國長期傳統(tǒng)教學以及應試教育的影響,目前大部分中學教師都采用注入式教學,學生的實踐體驗較少,重點傾向于理論知識的灌輸;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受到限制,都是以教師規(guī)定目標學習,嚴重剝奪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權(quán)利,進而使學生降低了對初中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在新課標中要求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傳統(tǒng)被動的學習模式,從而發(fā)揮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以及主動性。
1. 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
在過去的應試教育中,英語課堂都是以教師為主,45分鐘課堂時間教師獨霸講臺,強行對學生灌輸知識。在整堂課程中學生的思維都是跟著教師走,教師教什么,學生也就學什么,完全忽略了學生的主動性,這也將學生變成了單純接受知識的“容器”,很被動的進行學習。但英語課與其他學科不同,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很多時候需要學生親自參與從而才能更好的發(fā)揮出學生的能動性,更好的接收知識。因此,在對初中英語進行教學過程中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和觀念,這同樣也是開展少教多學的重要前提。
教師應當相信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心中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相信學生能夠獨立自主的進行英語學習,更不能將自己的思想強行灌輸給學生,應當鼓勵學生敢于去做、敢于去想,掌握學習上的主動權(quán)。在傳授學生“過去進行時”語法時,教師大可不必將語法的概念分析過于透徹,而是應當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間,引導學生去思考疑問句形勢、否定句形勢的構(gòu)成等。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并不是一味的講解占用寶貴的課堂時間,而是分重點授課。讓學生自學自悟,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總結(jié),以達到“少教多學”的目的。
2. 為學生“多學”創(chuàng)造條件
葉圣陶曾經(jīng)說過“任何教學的最終目的都是不需要教。學生如果能夠達到自己去探索、辨析和歷練,獲得知識和熟練運用的能力這種境界,難道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嗎?”同樣的道理,在對初中英語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要使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就一定不能多教,始終以學生為主體,為自學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給予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和學習空間,從而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生動起來,通過教師的指導提升自學能力。例如在教學江蘇澤林牛津版初中英語上冊第六單元Detective stories時,結(jié)合單元內(nèi)容設計教學任務,使學生開動腦筋,參與到語言練習中。除此之外,還以小組為學習單位,尋找句型和重點詞組,使學生充分掌握這些詞語的用法。
3. 學習過程中合理指導
少教多學并不是放手徹底不教,因此不能忽視了教師的作用。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難免會遇見方法、認知等各種因素的障礙,此時迫切希望得到教師的啟發(fā)、幫助和引領(lǐng),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有序、有目標的進行探索,同時當在沒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學生才能更好的客服問題和困難。因此,在初中對學生進行英語教育時還需要注意學法的指導,從根本上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更好的自主學習。
在對學生進行45分鐘的授課中,除了要將大部分時間教給學生自主學習之外,同時還要對其進行適當?shù)狞c撥。例如當學生在對某些知識理解不夠全面或不太懂時,教師便可以對其進行點撥和啟發(fā),與學生一起尋找知識的本質(zhì)特點從而加深對整篇課文的理解;當學生在學習期間遇見“瓶頸”時,幫助其疏通思路。逐漸由少指點、少解說向不指點、不解說過度。再者,教師還應當注意方法性的指導教學,當學生徹底掌握了英語學習的方法后才能提升學習信心。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將學法指導貫穿整個課堂中,使學生真正做到自主學習的目的,變被動為主動。
4. 結(jié)語
隨著教學的深入和改革,使教學模式也發(fā)生了改變,在對初中生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注意避免不要對其灌輸過多的知識,占用太多的課堂時間,盡可能的做到少教,從而給學生留下更多的實踐體驗、思考的機會,使其能夠在學海中自由翱翔,釋放學生潛在的能力和智慧,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樂趣、喜悅,提升英語學習的興趣。
■
[1] 蘇亞平. 構(gòu)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少教多學”模式的探討[J]. 中國校外教育, 2014(03).
[2] 黃靜. 初中英語“少教多學”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 廣西教育, 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