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柏
迷人的西雙版納,滔滔的瀾滄江。我慕名來了,來到這個美麗的地方。我興致勃勃地?fù)Q上傣族服裝,手持銀缽、水盆,潑水去!
清晨,一輪朝陽照耀在寬闊的瀾滄江上。從青藏高原千年奔流、滾滾而下的水,清澈透明,金光閃閃,傣族民眾視為圣水。取圣水儀式開始了,在一列身披黃色袈裟僧侶的護(hù)持之下,七位傣家少女,挑著瓦罐,把江水挑到岸邊倒入金缸。她們,步子走得很輕很輕,擔(dān)子挑得很穩(wěn)很穩(wěn),莊重地、肅穆地、虔誠地做著取圣水的每一個動作。姑娘們知道,她們擔(dān)負(fù)著全族鄉(xiāng)親期盼的“七孝女”神圣使命呢!
傳說,七位女兒從天王那里得知,分管季節(jié)、農(nóng)時的父親,無視天規(guī),為所欲為,亂行風(fēng)雨,錯放冷熱,弄得雨旱失調(diào),禾苗枯死,人畜遭災(zāi)。她們大義滅親,割下父親的頭顱抱在懷中,不時輪換,互用清水潑灑,沖洗污穢,洗去遺臭。后人紀(jì)念為民除害的“七孝女”,便流行潑水節(jié),意用圣潔之水消災(zāi)免難,互祝平安。所以,七位“孝女”姑娘今天早早起來,沐浴身子,頭束孔雀開屏髻,身穿孔雀垂翼衣,來江邊取圣水。
廣場上,圣水來了,大法師來了,僧眾紛紛跪下,雙手合十,聽法師誦經(jīng)祈福。傣族全民信佛,全民崇水。在人們的心里,水與佛、佛與福、福與水是融為一體的,水即圖騰,水即生命,水即好運,水即幸福。此刻,上萬人剎那間沉寂在一個靜謐的時空中,堅信潑過水的日子會更加吉祥。
拜水畢,人們先用手指、松枝蘸水輕輕灑身。晚輩將水灑在長輩的手臂、肩背上,表示對長輩的尊敬與祝福;長輩也將水淋在晚輩的頭上,表示來自長輩的賜福,然后相互潑灑。上至耄耋老人下至髫發(fā)少年,盡情地潑,盡情地澆。
潑水忙,潑水狂,朵朵水珠串串花!不論潑人的人還是被潑的人,雖然從頭到腳全身濕透,但都高興異常。當(dāng)上萬人把水舀起潑向天空,似萬條白練當(dāng)空舞。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本族的、外族的、本地的、外地的、本國的外國的各色人等,誰能無動于衷?迎新年啊,來潑水呀!除舊垢啊,來潑水呀!恭吉祥啊,來潑水呀!結(jié)友誼啊,來潑水呀!有情分啊,來潑水呀!添力量啊,來潑水呀……
暫別潑水廣場,走進(jìn)大街小巷,人們嬉戲追逐,逢人便潑。所有店門一律開著,但都不開張??蛦枺河猩??店答:有水。店問:要啥?客答:要水??蛣傓D(zhuǎn)身,店里就一盆水潑過來,客即轉(zhuǎn)身亦一盆水潑過去,水禮往來真叫一個痛快!
現(xiàn)在潑水又有新用具,名叫“潑水槍”,槍肚子里裝滿了水,往身上一掛,儼然是一名水兵,水槍打得準(zhǔn),打得遠(yuǎn)。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背后來一槍,當(dāng)面又一槍,全身水汪汪。潑!潑!潑潑潑!到處是水的世界,水的洗禮,水的祝福,水的歡歌。
潑水生情處,還在瀾滄江。
風(fēng)光旖旎的江邊上,青年男女匯聚于此,恣情涉足江中,個對個潑,列對列潑,圍成圈潑。一位身穿靚色衫裙的姑娘下水來了,小伙子們一齊朝她潑,女孩招架不住,干脆用水盆把頭蓋住,蹲到水中,姑娘“危難”之中,一帥哥挺身救美,于是,帥哥和美女一起成為“目標(biāo)”。
姑娘們也不示弱,江中結(jié)伴潑帥哥,逮著哪位喜歡挑逗的小伙子,準(zhǔn)讓他變成落湯雞。
一對戀人來到江中,你潑我,我潑你,倒很是默契。潑你潑你就潑你,你潑你潑任你潑,來個潑你愛你沒商量。
月亮升起來了,篝火燃起來了,象腳鼓打起來了,孔雀舞跳起來了,“高升”放起來了,“花包”丟起來了……
夜幕下,潑水節(jié)又掀高潮。白天潑水對上了眼、晚上丟包牽上了手的青年男女,悄悄退出歌場,去了那個幽靜的二人世界。在水與情、趣與美的抒發(fā)之中,潑水人的激情似那江水湍流不息,一浪接一浪,一浪勝一浪!瞧,一個個邊唱邊跳,邊跳邊飲,如癡如醉,以至醉倒在江畔,伴火而眠。
潑水節(jié)是傣族新年,民間習(xí)俗流傳了七百多年。每年傣歷六月下旬、公歷四月中旬舉行,持續(xù)三至七日,大潑有三天,小潑又三天。頭三日為“麥日”、“惱日”、“王子來臨之日”,活動規(guī)模大,后來的日子,天天潑水忙,天天潑水樂。
潑水的日子,江朦朧,水朦朧,人朦朧,意朦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