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艷 高海英
摘要:班主任的職業(yè)道德幸福感和職業(yè)道德倦怠感是一個矛盾的合成體,班主任承受著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從而產(chǎn)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問題,給班主任工作帶來新的挑戰(zhàn)。因此,研究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首先就要解決班主任的心理健康問題。學會自我調節(jié)和堅持讀書,是調整班主任心理健康的好途徑。
關鍵詞:班主任 心理健康 自我調節(jié) 讀書
常聽老師們尤其是班主任在一起抱怨:“這個班的學生沒法教了,真是氣死我了”。抱怨歸抱怨,該教還得教,而且得往好了教??墒沁@氣一大,勢必要傷身。這也恰恰反映了當今社會教育界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班主任正經(jīng)歷著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多、更重的壓力,他們身兼多種角色,集多種心理壓力于一身,幾乎超出了他們所能承受的壓力,令他們無法面對急劇變化的現(xiàn)實,從而產(chǎn)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問題,給班主任的心理帶來新的挑戰(zhàn)。作為與學生接觸最多,影響最大的班主任,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是難以估量的,因此,研究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首先就要解決班主任的心理健康問題。
維克多·雨果有一句名言:比大海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班主任亦如此。作為班主任,首先,應該愉快地接納自己,無論自己長與短,保持健康的心境,維護心理平衡。我們都說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其實班主任更應該主動地去享受科任教師所享受不到的班主任職業(yè)幸福感,讓職業(yè)倦怠感無從下手,每天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迎接每一個學生,去迎接每一項任務,去迎接每一個檢查,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集中精力投入到班主任工作之中去。其次,還應該努力加強自我心理修養(yǎng),不斷地完善自我。無論是什么情況,與學生之間發(fā)生沖突也好,與家長之間溝通出現(xiàn)障礙也好,與科任之間發(fā)生矛盾也好,與領導之間發(fā)生不愉快也好,班主任都應“心靜如水”“胸懷博大”,這樣自然也就會“車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若是斤斤計較,那走不出痛苦的永遠是班主任自己。
班主任尤其要學會調節(jié)自我,放松自己的身體,平靜自己的心靈,呼吸均勻,情趣快樂,心理何愁不健康?聽過著名的教育學家魏書生在吉林舉辦的一次講座,他說,教師每天要做的事:一松二靜三勻四樂。說道教師尤其是班主任的心坎里去了,是的,班主任應該學會通過一定的自我調節(jié)方法,隨時主動地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保持相對穩(wěn)定而樂觀的情緒,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作用,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努力把班主任工作由沉重復雜轉化為輕松有趣。
“放松”是一劑良好的“鎮(zhèn)靜劑”。學校每學期都要進行衛(wèi)生評比,紀律評比。每周都有值周的師生,每次的扣分都要在黑板上公示。剛開始,我真是有些接受不了,常常批評學生打掃不徹底,而且罰學生多值日,直到不扣分為止。可是自己靜下心了,卻發(fā)現(xiàn)原來是自己錯了,冤枉了學生。因為分擔區(qū)的面積較大,學生難免有疏漏的地方,一個小小的紙片沒撿不代表學生值日不認真啊。而且,同樣是分擔區(qū)有垃圾,值周老師看到我們班的了,沒看到其他班級的,還有就是學生剛剛打掃完,一陣風刮過又臟了,意識到了這些,我忽然就原諒了學生,忽然就放下了評比的分數(shù),我告訴自己,學生已經(jīng)盡力了,扣分就扣分吧。這樣一想,所有的不滿與不快都一掃而空。
班主任在工作中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比如,有的同學屢教不改,班主任對此不能喪失信心,應該表現(xiàn)出一種堅定不移的態(tài)度,用堅持不懈的工作去感化他。當然,究竟采用什么方法,還應考慮實際情況,有時可以通過變換環(huán)境而使自己暫時回避一下,等情緒完全冷卻了再作處理,千萬別讓自己“原地受罰”。今年開學,我們班轉入了一個學生,剛來第一天,他就站在走廊里把多媒體教師所對的窗戶打開了,趴在那里望風景。我看到以后,叫住了他,他眼睛一眨:“干什么呀,老師,怎么了?”我氣不打一處來,剛要發(fā)作,忍住了。我看著他一句話也不說,他又說:“怎么的呀老師,我也沒怎么地??!”我仍然不說話,就是看著他。他終于不說話了。那好,我說:“那里是你該站的地方不?”“不是”。好,承認錯誤了,這樣就好辦了。我接著說:“那你說怎么了?”“老師,我錯了”。我很慶幸當時自己沒有發(fā)火,冷靜地處理,既給自己留有了一個思考的空間,又給學生留了一個回旋的空間,這樣,既解決了問題,又維護了自身的心理健康,何樂而不為呢?
有時,班主任也會因為其他班級的榮譽或機遇而產(chǎn)生羨慕甚至是嫉妒。這時,可以運用“酸葡萄效應”來減輕或者消除因此產(chǎn)生的心理失衡現(xiàn)象,維持心理平衡。開學初,學校讓我接手一個相對而言學習成績較差、紀律較亂的一個班,當時我是帶著情緒接的??墒羌热灰呀?jīng)接了,就要付出百倍的熱情與精力。我告訴自己:沒有關系,把亂班管理好了,自己的能力才被人認可,好班已經(jīng)沒有什么潛力了。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管理,我們班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想想如果當時我只是嫉妒別人,而不及時地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不注意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那么,我的班級真的永遠只能在人之下了,那我對學生就太不負責了。
讀書,也是班主任調整自我心理健康的一個良好的途徑。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曾不止一次地強調教師要讀書,他說:“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發(fā)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的時間,就要讀書?!蔽蚁胱鳛橐幻嘀魅?,尤其想做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尤其要讀書,不間斷地讀書,讓自己變得更加有智慧,這樣,處理起班級的種種問題就會得心應手,如魚得水。
我們都說要有一顆平常心,其實,這顆平常心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對人的生命來說,最重要的兩個字是什么?呼吸!眼睛看電影得交費,現(xiàn)在不用上電影院了,可在家得交電費吧。耳朵聽音樂會,得交電費。嘴,就更貴了??墒?,用鼻孔深呼吸,呵呵,免費。所以,老師們,學會感恩吧。抓緊時間回報社會,扔掉求之不得之苦,回歸內心。不嗔、不怒、不怨、不恨,何愁心理不健康!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杜殿坤 譯.給教師的建議.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2.
[2]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