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怡青
摘 要:《史記·趙世家》中包含了大量神異性材料,這些神異性材料甚至勾勒出了趙氏五百多年的發(fā)展輪廓。文中神異性材料和歷史真實相結合,使史傳文敘述方式更加生動,同時這些神異性材料的選取和記錄也體現(xiàn)了司馬遷的歷史觀和天命觀,神異性材料的價值是不容忽視的。
關鍵詞:《史記·趙世家》;神異性材料;天命觀
一、《趙世家》中的神異材料記述
若從神異材料在文本中的記載方式來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少量的神異描寫作為小片段穿插在文中,在文本中只是側面材料,主要起著烘托和佐證的作用。一種是大量神異描寫在文本中有著提綱挈領的作用,神異描寫出現(xiàn)在文本多處地方,甚至伴隨著文本中所描述的事件整個發(fā)展過程。后者的典型代表就是記載神異事件材料最甚的《趙世家》。趙霈林先生在《司馬遷與帝王天命神話的終結》中說“《趙世家》中神話和神話材料貫串通篇,為全部《史記》所僅見”①《趙世家》中的神話相當復雜,有的神話材料涉及多個時間段,從獲得預言到預言成為現(xiàn)實歷時上百年。在一個事件發(fā)展過程中會不斷地有神異性描寫出現(xiàn)。
《史記》中記載趙氏建立到滅亡約五百多年,在這五百多年中,神話和神異性材料幾乎統(tǒng)攝了整個趙氏的發(fā)展,趙氏的興盛、遭禍、復興、衰落、滅亡,每個階段都伴隨著神異描寫。
趙氏逐漸興盛,繁衍至五世時趙夙生。“趙夙,晉獻公之十六年伐霍、魏、耿,而趙夙為將伐霍。霍公求犇齊。晉大旱,卜之,曰‘霍太山為祟。使趙夙召霍君于齊,復之,以奉霍太山之祀,晉復穰?!雹谮w夙能夠得封耿地,當然和他所創(chuàng)軍功有關,但司馬遷在敘述時依然加上了占卜一事。而后趙衰追隨晉文公重耳,出謀劃計使得晉文公可以返國并最終稱霸諸侯,文中僅用一句話說明了原因,“趙衰卜事晉獻公諸公子,莫吉;卜事公子重耳,吉,即事重耳?!雹蹚内w盾到趙文子時期,歷經(jīng)晉靈公、晉景公、晉厲公三世,這期間趙氏命運起伏變化都根據(jù)趙盾的一個夢境展開?!俺?,趙盾在時,夢見叔帶持要而哭,甚悲;已而笑,拊手且歌?!雹芙庾x夢境所需要的占卜活動也記述在文中,“盾卜之,兆絕而后好。趙史援占之,曰:‘此夢甚惡,非君之身,乃君之子,然亦君之咎。至孫,趙將世益衰?!雹菀粋€普通的夢境不僅預示了即將臨近的災禍,甚至揭示了趙氏家族未來命運,晉景公三年屠岸賈族滅趙氏,獨遺留了趙氏孤兒,十五年后趙氏孤兒趙武得復趙氏田邑如故。這段歷史的描述中有兩處穿插了神異材料,一是屠岸賈為了滅趙氏滿門而大肆搜嬰,趙氏能夠保佑后嗣緣于趙朔之妻的祝禱“夫人置兒绔中,祝曰:‘趙宗滅乎,若號;即不滅,若無聲。及索,兒竟無聲?!雹蘖硪惶幨勤w氏得以復位緣于“晉景公疾,卜之,大業(yè)之后不遂者為祟?!雹?/p>
及至與趙簡子相關的神異材料是為趙簡子大病五日不醒,扁鵲道明緣由后則簡子寤,對大夫云:“我之帝所甚樂,與百神游于鈞天……帝告我:晉國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將大敗周人于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今余思虞舜之勛,適余將以其胄女孟姚配而七世之孫。”⑧這段來源于夢境的神異性描寫之后,司馬遷又緊接著描寫了趙簡子路遇野人(天帝使者)的情形,通過野人之口對趙簡子的夢進行分析解釋,實質(zhì)上是重新明確地傳達天帝的旨意,射殺熊羆實質(zhì)上是指晉國大亂時滅范氏和中行氏;賜給二笥預示著將來能克代、智氏;賜給翟犬預示其子必克代國且后代將胡服改制,略中山、胡地。
趙襄子受神人竹中朱書,被告知三件事,其一是“余將使女反滅知氏”、其一為“余將賜女胡林之地”以及“至于后世……左衽界乘,奄有河宗,至于休溷諸貉,南伐晉別,北滅黑姑。”趙襄子約于公元前五世紀中期接受的神的預言在公元前三世紀時全部實現(xiàn)。《趙世家》中最后一處神異描寫出現(xiàn)于趙孝成王時期,“四年,王夢衣偏裻之衣,乘飛龍上天,不至而墜,見金玉之積如山?!斌呤犯医忉尨┳笥翌伾喈惖囊路A示殘缺不全不合規(guī)范,乘龍飛天卻不至反墜預示了趙氏有氣無實,而金玉堆積表明趙氏將有憂患。正如夢中所示,趙氏自此逐漸走向衰落直至幽繆王七年即公元前228年為秦所滅。
二、神異性材料對《趙世家》敘事的影響
《趙世家》中常規(guī)的歷史史料和神異性材料相互交融,司馬遷在敘述時將二者巧妙地結合,“歷史的神話化還是神話的歷史化之類的問題在司馬遷那里是不存在的,只要是符合他的六藝,能夠反映歷史,其言尤雅的,他都看作是歷史記載下來。以今天的觀點來看,就是歷史與神話交錯的局面在歷史著述中存在并發(fā)展著?!雹嵘癞愋圆牧辖o略嫌干癟的歷史事實敘述添加進濃重的感情色彩,也給其敘述過程創(chuàng)造出緩沖地帶。史傳文不能只是單純的史實堆積,神異性材料在增強敘述效果層面起著不能忽視的作用?!囤w世家》中的歷史大概可分為四個階段,分別以趙盾、趙簡子、趙襄子、趙孝成王為中心,司馬遷所記載的與這四人有關的神異性材料足以概括趙氏五百多年的發(fā)展演變,這一演變過程可以用“否極泰來,盛極則衰”八字概括,歷史的發(fā)展往往如此,但是如何用合適的節(jié)奏來記敘歷史的大開大合是及其考較史官功力的,司馬遷正是將其卓犖的史學和文學才華以恰當?shù)姆绞襟w現(xiàn)于《趙世家》中,才使得《趙世家》既不失史傳文的真實及歷史著述特性又有極強的可讀性。
三、司馬遷選取神異性材料的深層意蘊
《趙世家》一文中的神異性材料類型有占筮、夢境以及神人授書。雖然形式不同,但都指向同一個深層含義,也就是司馬遷所說的“究天人之際”。這些神異性材料所體現(xiàn)的都是天神和世人(擁有王權的少數(shù))之間的溝通交聯(lián)。如果說《五帝本紀》、《殷本紀》等篇章之中的神異性材料選取是因為久遠的上古時代本身就是歷史與神話傳說相互交融,那么在世家、列傳諸篇中所出現(xiàn)的神異性描述則真實地反映了司馬遷的天命觀。
錢鐘書先生曾說:“馬遷唯不信天道,故好言天命;蓋信有天命,即疑無天道,曰天命不可知者,乃謂天道無知爾。天道而有知,則報施不爽,人世之成虧榮悴,應各如其分,咸得所當,無復不平則鳴或飲恨吞聲矣。顧事乃大謬不然,理遂大惑不解?!雹狻吨袊軐W大辭典》中將天命劃歸為中國哲學用語“或指上帝的旨意和命令、或指必然性或命運,或指先天自然的稟賦?!睆臍v史材料的選取和記述中不難看出司馬遷具有比他所處時代更為先進的歷史觀,因此這里所說的天命觀也是具有一定的先進性的。從《趙世家》的材料中可以看出,司馬遷相信天命的存在,天命被認為有規(guī)律和至上神兩種意義。個人乃至國家王權的命運都聽命于天神的安排,天神具有不可抗拒性和至上性,順天則興,逆天則亡,因此趙簡子、趙襄子絲毫不敢忤逆天神的命令,這些人間的王權擁有者不過是天神命令的執(zhí)行者,起到的作用就是溝通天人。天神的安排看上去似乎是單純的命令,其實歷史會順應其安排發(fā)展完全是因為這樣的安排符合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王權的擁有者要以德奉天,才會得到神的旨意和授權;個人必須德才兼?zhèn)洳拍苁艿教焐竦那嗖A并對其委以重任。正如趙盾直言正諫,不惜冒犯晉靈公,故能得到神靈指示得以知曉趙氏后代數(shù)百年命運起伏。這樣的天命觀并不同于單純的天人合一觀念,更不是無條件地相信天道,逆來順受。司馬遷在《伯夷列傳》中就曾對天道公正提出疑問“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積仁潔行如此而餓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薦顏淵為好學。然回也屢空,糟糠不厭,而卒早夭。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余甚惑焉,倘所謂天道,是邪非邪?”司馬遷所相信的天命不是無可奈何之際的推諉和借口,《蒙恬列傳》中蒙恬面對秦二世賜死的命令起先拒絕但最終卻說:“恬固當死。起臨洮之遼東,城漸萬余里,此其中不能無絕地脈哉?此乃恬之罪也。”隨后服藥自殺。司馬遷認為蒙恬作為名將,在秦朝初建政權還不穩(wěn)定時,沒有做到直言強諫以撫恤百姓,休養(yǎng)生息,而是好大喜功,為了自己的功德置百姓勞苦于不顧,這樣的作法才是導致他最終慘死的根本原因,與所謂的地脈并無關系。從這點可以看出司馬遷天命觀的先進性,保有仁德且順應民意就是順應天命,司馬遷的天命觀受到董仲舒天人感應觀念的影響,但他思想的主體仍然是儒家的仁德觀念,因此他相信天命并且在天神的旨意中處處貫穿儒家思想的精華。雖然這種天命觀在今天仍不能逃脫被貼上唯心主義的標簽,但在歷史相對性的前提下依然不能否認它的可取之處。
神異性材料被選取進入歷史著述并不是沒有理由的,這些材料并不是司馬遷獨創(chuàng),但他引用時都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進行了修改和整理,因此這些經(jīng)過加工的神話或神異性材料不再是單純的記錄,而是成為了探討研究司馬遷歷史觀、天命觀的重要依據(jù)。同時這些極具文學色彩的記述也給歷史著述增添了生機和活力。如侯忠義在《<史記>與神話傳說——<史記與文學>研究之一》中所說:“由于神話傳說入史,使《史記》的敘事富有故事性,傳奇性,使人物增加了形象性和感染力。這就是《史記》所以具有文學性的原因之一?!钡妒酚洝樊吘故鞘紫茸鳛闅v史著述存在的,不能因為《趙世家》中神異性材料的大量存在而否定其史學價值,更不能因為司馬遷的天命觀而質(zhì)疑《史記》的史料真實。
注釋:
①趙霈林:司馬遷與帝王天命神話的終結——《高祖本紀》和《趙世家》的神話學審視. 天津社會科學, 2002
②[漢]司馬遷:《史記·趙世家》,第1781頁
③[漢]司馬遷:《史記·趙世家》,第1781頁
④[漢]司馬遷:《史記·趙世家》,第1783頁
⑤[漢]司馬遷:《史記·趙世家》,第1783頁
⑥[漢]司馬遷:《史記·趙世家》,第1783頁
⑦[漢]司馬遷:《史記·趙世家》,第1784頁
⑧[漢]司馬遷:《史記·趙世家》,第1787頁
⑨王清華:《史記》中的神話和神異性記述研究, 2006
⑩錢鐘書:《管錐編》第一冊,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306-307頁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
[漢]司馬遷:《史記·伯夷列傳》,第2124-2125頁
[漢]司馬遷:《史記·蒙恬列傳》,第2570頁
侯忠義:《史記》與神話傳說——《史記與文學》研究之一.北京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
參考文獻:
[1] 司馬遷.史記 [J].中華書局,1959年版.
[2] 張強.司馬遷學術思想探源 [J].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3] 趙沛霖.先秦神話思想史論 [J].學苑出版社,2002年3月版.
[4]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 [J].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