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群
晚清的淺絳彩瓷器,是中國陶瓷繪畫史上最具文人氣的一個品種。中國文學史上一些膾炙人口的佳話,在淺絳彩瓷器上都有體現(xiàn)。本文給大家介紹兩件以“覓得清香不計寒”為題的淺絳彩瓷:汪章的踏雪尋梅瓷板與黃南浦的林逋愛梅溫酒器。
汪章瓷板高40厘米,寬27厘米,是典型的尺二標準板,繪唐代詩人孟浩然踏雪尋梅的故事。孟浩然(689-740年),字浩然,號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田園隱逸派和山水行旅派詩人,與王維并稱為“王孟”。明代文學家張岱在他的《夜航船》一書里記載,孟浩然情懷曠達,常冒雪騎驢尋梅,曰:“吾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背上。”使得踏雪尋梅的故事廣為流傳。此后,踏雪尋梅成為形容文人雅士賞愛風景、苦心作詩的情致。
一千二百多年來,無數(shù)文人墨客以此為題創(chuàng)作繪畫作品,然而流傳下來的很少,這件瓷板可以說是一件踏雪尋梅題材的佳作。
孟浩然的一曲“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家喻戶曉,但孟浩然究竟是一位何等的儒士?唐代山水田園詩人王維曾為孟浩然畫過像,畫中孟浩然“頎而長,峭而瘦,衣白袍,鞋帽重戴,乘款段馬,負琴而從,風儀落落,凜然而生”。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見到這幅畫后,題詩說:“雪霽天涯冷更嚴,騎驢何處覓青簾?蕭條萬木空山里,短句猶堪信口占?!睂γ虾迫毁澴u有加。在淺絳彩瓷畫師汪章的筆下,孟浩然依然是頎而長,峭而瘦,但身上的白袍換成了黃袍,頭戴紅巾,騎在一頭健碩的毛驢之上,好一個鳳儀落落。畫面正中,孟浩然與一位藍衣高士正在交談,兩人背后是一株百年的老梅,凌寒怒放。腳下是淺淺的綠草,冬雪已經(jīng)融化。整幅畫面全然不見冬的蕭索與荒寒,而是處處充盈著盎然的春意。
出生于湖北襄陽的孟浩然是愛梅的,也是愛雪的。有學者統(tǒng)計,在孟浩然存世的265首詩中,有九首是寫梅花的。其中《荊門上張丞相》:“共理分荊國,招賢愧楚材。召南風更闡,丞相閣還開。止欣眉睫,沉淪拔草萊。坐登徐孺榻,頻接李膺杯。始蔚蟬鳴柳,俄看雪間梅。四時年龠盡,千里客程催。日下瞻歸翼,沙邊厭曝鰓。佇聞宣室召,星象復中臺?!庇妹坊ㄕf明季節(jié)的變幻,感嘆時間的飛逝和這種美好際遇的短暫?!杜阋κ咕}惠上人房》“帶雪梅初暖,含煙柳尚青。來窺童子偈,得聽法王經(jīng)。會理知無我,觀空厭有形。迷心應覺悟,客思未遑寧。”借梅花表達和朋友的友情?!岸砜囱╅g梅”和“帶雪梅初暖”都是借雪和梅抒情?!拔釔勖戏蜃?,風流天下聞?!边@是李白對孟浩然崇高的評價。李白喜歡孟浩然的詩作,也非常欽佩孟浩然的人品,在李白的眼中,喜愛梅花、重義重情的孟浩然,也有著和梅花一樣的高貴品質(zhì)。
出生于安徽黟縣的汪章也是愛梅的。在存世的瓷畫作品中,多處出現(xiàn)梅花的風姿。除了花鳥作品上出現(xiàn)梅花外,汪章也極喜歡讓歷史人物出現(xiàn)在梅花之旁。筆者曾見過一塊汪章的“木蘭從軍”瓷板,畫面上花木蘭著戎裝,騎白馬,穿行在梅花叢中,颯爽的英姿與俏麗的梅花相映成趣。本文介紹的這塊孟浩然尋梅瓷板,從布局上較“木蘭從軍”更為老到,人物立于中央,老梅置于畫面左上,右上部大塊留白處題款,使得整個畫面更加均衡,清清爽爽,無一絲拖泥帶水之感。大簇的梅花用了粉彩,更加突出了花朵的質(zhì)感。題款為“覓得清香不計寒之句,屠維赤奮若皋月寫意,漢云汪章?!薄耙挼们逑悴挥嫼笨赡苁卿浨叭说脑娋?,但出自哪位詩人之句已不可考。屠維赤奮若皋月即光緒十五年(1889年)農(nóng)歷五月。值得說明的是,這個題款是籍貫安徽歙縣的蔣玉卿所書。這也是一位愛梅的瓷畫家,因為下面要介紹的第二件淺絳彩瓷上的題款和瓷板上的題款一模一樣。
黃南浦的林逋愛梅溫酒器在我的朋友圈里轉了一圈,最終戲劇性地擺進了我的書櫥,其中的故事不再詳述。中國傳統(tǒng)的四愛圖在晚清的淺絳瓷器上出現(xiàn)很多,在這個溫酒器上,林逋先生獨坐于孤山的山坡之上,安詳?shù)赝胺轿Q律仙斐龅囊恢γ坊?,沉醉在一片無欲無求的境界。林逋(967-1028年),字君復,又稱和靖先生,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北宋著名詞人。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jīng)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卒。世人所稱“林和靖”,乃是由宋仁宗追賜給他的謚號“和靖先生”而來。林和靖以冰清玉潔的品格彪炳千古詩壇,他一生從未做官,過著清靜淡泊的生活。他特別喜愛梅花,幾十年在孤山種梅養(yǎng)鶴,有“梅妻鶴子”之稱。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山園小梅》:“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边@首《山園小梅》是林逋的代表作,詩中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被稱為詠梅的千古絕唱。這首詩的影響也很深遠。歐陽修說:“前世詠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保ā稓w田錄》卷二)王十朋說:“暗香和月入佳句,壓盡千古無詩才”(《臘日與守約同舍賞梅西湖》)。辛棄疾奉勸人們:“未須草草賦梅花,多少騷人詞客??偙晃骱痔幨浚豢戏至麸L月。”(《念奴嬌·賦傳巖叟香月堂兩梅》)林逋詩句中的“疏影”、“暗香”也成了梅花的代名詞,姜夔譜詠梅調(diào)也以“疏影”、“暗香”為詞牌名,可見林逋的這首《山園小梅》影響之大。千百多年以后,晚晴淺絳畫師徐照還以此為題畫了一對梅花帽筒。溫酒器的背面題款為“覓得清香不計寒,己丑初秋,黃南浦作”,不但題款和汪章瓷板一致,題款者也是蔣玉卿,創(chuàng)作年份也是光緒十五年(1889年),只是在季節(jié)上稍微晚了一些,到了九月。
黃南浦,名蔚,字文卿,又字南浦,是光緒中晚期的一名淺絳畫師,和籍貫安徽黟縣的汪章相比,名氣實在是太小。檢索其存世的二十余件作品,幾乎全部為人物畫,但畫作的質(zhì)量實在是不可小覷。其筆下人物的形態(tài),老者平和、仕女嫻靜,處處顯示著作者高深的文化素養(yǎng)和淡泊的精神心態(tài)。溫酒器的蓋子上繪一眉清目秀的少年,癡情地守望著眼前的一叢紅葉,題款“仿趙大年筆法”,趙大年即北宋皇族畫家趙令穰。黃南浦在1889年秋天創(chuàng)作此件溫酒器時,能夠請到景德鎮(zhèn)著名代筆題款人蔣玉卿為其作品題款,一方面是蔣玉卿認可黃南浦的功力,二人惺惺相惜,另一方面黃南浦也可能是徽州籍畫師,二人因鄉(xiāng)情而熟識。但不論是何種原因,二人因瓷器而相識,因梅花而相知,共同創(chuàng)作了為后人所稱道的文人瓷畫。
汪章的踏雪尋梅也好,黃南浦的和靖愛梅也好,在畫意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跳出了歷史典故的窠臼。這正是晚晴文人瓷畫的獨特之處,既取材于歷史故事,又不拘泥于歷史故事。在俗稱“橘皮釉”的白色瓷箋上盡情揮灑自己的筆觸,恣肆抒發(fā)自己的思想,這在陶瓷繪畫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從汪章和黃南浦的其他作品看,他們二人的書法都不錯,但兩人都沒有親自題款,而是由蔣玉卿題款。這也說明了晚清淺絳彩瓷畫師和古代的文人雅士一樣,喜歡雅聚,詩酒之余,共同在一件瓷器上揮毫,彰顯志同道合的雅趣。蔣玉卿在汪章、黃南浦的作品上題款是如此,王鳳池在金品卿、王少維作品上題款也是如此!(責編:雨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