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王軍
摘 要:主要對初中英語教學文化教學的實施策略進行研究,通過四個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主要有:運用網(wǎng)絡媒體,共享文化資料;重視文化內涵,樹立文化意識;巧妙使用文化,開展文化活動;豐富課程內容,保證知識、語言、文化共存。教師應根據(jù)課堂和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課堂質量和學習效率。
關鍵詞:網(wǎng)絡媒體;文化資源;文化教學;課程內容
語言是一種交流的工具,人們通過對語言的使用,能夠充分反映社會發(fā)展的情況,語言的使用與社會的文化有一定聯(lián)系。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涵蓋了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內容,利用文化知識,讓學生在不知不覺間掌握文化知識,通過這種方式感受到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更加深入地理解英語知識和文化,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合理運用網(wǎng)絡媒體,共享文化資源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網(wǎng)絡多媒體已經成為主要的教學工具。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大量應用教學資源,并讓學生學習這些文化內容。利用多媒體技術,學生能夠與不同國家的學生進行交流,這種方法能夠更好地讓學生了解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增加學習的興趣。教師還可以利用投影儀技術,為學生播放英語國家的文化短片,讓學生設身處地地了解英語文化氛圍。在《走遍美國》的作品賞析中,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還能加強學生的口語能力。
二、重視文化內容,樹立文化意識
教師應教導學生重視文化內涵,擁有良好的文化意識,通過這種方式,更好地進行英語教學的文化教學。文化主要是社會中特有的一種禮儀、風俗、習慣或宗教信仰等等,通過這些方式,如果學生在應用學習中忽視了社會集團的文化,沒有重視這些文化差異,就會導致英語語境或語法的判斷錯誤。所以重視文化內涵,樹立良好的文化意識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文化滲透,為學生講解不同的語境和文化背景,引導學生掌握不同的文化習俗和俗語。通過對比我國與國外的文化,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應重點進行文化信息的輸入,逐步進行有組織、有規(guī)劃的教學,從而提高文化教學質量。
三、巧妙使用文化,開展文化活動
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應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巧妙利用文化段子引入課堂之中。例如唱歌來引入時態(tài),然后通過友好的見面,引入開場白句式,如“How are you?”教師還可以通過背誦一段課文,表示陳述句式等等。通過這些方法讓學生產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制訂有計劃的活動,讓學生更加了解英語國家,在整個活動中,包含很多英語國家的文化,通過文化沙龍、文化專題講座等多個方面展示出來。例如在文化講座中,老師應針對一個文化現(xiàn)象進行闡述,或是根據(jù)這種內容,舉辦一個小型的文化講座,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對文化知識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理解。
例如在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帶入到一個講英語的環(huán)境中,可以一邊做動作,一邊說“What am I doing?Im writing/drinking tea.”等等,然后教師要讓學生進行表演,“Read a book,please.”當學生在讀課文時,教師可以問學生“What are you doing?”然后學生會回答:“I am reading a book.”教師讓學生通過這種方式進行表演,“Whats she doing?”并回答這個問題,從而凸顯出這個環(huán)境和新的單詞,讓學生在這種大量的實踐中掌握學習內容。
四、豐富課程內容,保證知識、語言、文化共存
教師針對英語教學內容,應有一個明確的規(guī)劃,然后填入大量的內容,使課堂更加飽滿。例如將歷史知識、地理知識、文學知識或是不同地區(qū)人們的生活方式融入進去。教師應盡量在教學內容中導入文化,讓學生對文化有一個整體的概念。教師應慎重選擇文化,確保教學內容能夠顧及所有的學生,最大限度地降低教育體制的不公平影響。教師應重視學生的知識和行為,關注學生對文化現(xiàn)象的理解,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文化價值,凸顯典型的文化和多元性文化。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充分理解文化現(xiàn)象,對這種現(xiàn)象進行深層次理解和反思,讓學生充分理解價值觀、道德觀和人生觀。
通過對初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分析,文化在英語教學中有重要作用,教師應讓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特點、習俗特點和文化傳播情況,通過這些知識的講解,能夠更好地讓學生學習語言,提升自身的文化內涵和素養(yǎng)。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文化教學中要遵循教育原理,應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促進語言與文化的融合。
參考文獻:
李賢淑.初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實施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4.
編輯 段麗君